黑山峪谷之外。
明军大营之内。
燕王府的营帐之中。
朱瞻墉身披铠甲,英姿勃勃地坐于主座之上。
在其下,列坐着朝廷的诸多重臣。
英国公张辅领头,黔国公沐晟,征西大将军陈懋,亲卫将军樊忠,乃至陈懋之子陈昭等武将,皆齐聚一堂。
朱瞻墉扫视众人后,开口道:“本王打算,半月之内,荡平黑山峪谷内的帖木儿残部,各位有何高见?”
朱瞻墉的话语,使得大帐内一时寂静无声。
所有人惊讶地注视着朱瞻墉。
半月内平定黑山峪谷内的三十万帖木儿残部——要知道,这黑山峪谷中,帖木儿帝国的天子亦在其中,虽败犹荣,士气未尽。
而山谷之内的情况,无人知晓。
要在半个月内攻克黑山峪谷,全歼三十万帖木儿大军,众人内心均无把握。
英国公张辅沉稳老练,低声道:“殿下,半月之内攻下黑山峪谷是否过于仓促?实无此必要……如今帖木儿残部被困山谷,我军无需强攻,只需固守月余,待其粮草耗尽,敌军自然不攻自破。”
沐晟久镇云南,乃久经沙场的老将,微微颔首道:“敌军如困兽犹斗,此刻进攻,未必能全胜,反增伤亡。不如将其困死山谷,使其不战自溃,岂非更妙。”
樊忠默不作声,心中清楚,这位燕王殿下主意已定,他只需等待指令即可。
至于陈懋,更是无话可说。
他亲眼目睹这位燕王殿下几乎一举消灭帖木儿近二十万大军。
朱瞻墉看了张辅和沐晟一眼,平静道:“但诸位可曾想过,我们在消耗帖木儿的同时,也在消耗自身。帖木儿残部不过三十万,而我们包围他们的军队已超七十万。”
“七十万大军围困半月或一月尚可,但若两月、三月乃至半年,诸位以为,是帖木儿残部先自行瓦解,还是我大明七十万大军先支撑不住呢?”
“况且各位大人想必也有所耳闻,大明西北叛乱,我们的补给线已遭受严重威胁。现下我尚能维持补给,可若时日一长,会出现何种变故,谁能断言?”
“因此,此战宜速战速决,不可拖延。”
朱瞻墉的话语,令张辅和沐公陷入沉思。
朱瞻墉正色道:“所以,本王决定,半月之内,定要解决这场战事,否则,不知会生出何种变数。”
张辅对朱瞻墉十分敬重,毕竟他曾亲自带领朱瞻墉的十万龙骑军征战安南,深知龙骑军之威力。
他相信能带出如此恐怖军队之人,绝非庸碌之辈,且朱瞻墉在外声名显赫,十一岁随朱棣北伐,军中威望极高,非他人可比。
“殿下的计策,不妨直言,陛下曾言,军中大小事务,由殿下定夺,我等自当遵循。”
沐晟看了看张辅,未加评论,他久驻云南,对朝政之事,远不及张辅熟悉。既然张辅已然应允,他自然没有异议。
朱瞻墉环视众人,淡然道:“我欲撤军!”
“什么!”
在场之人皆有些愕然。
怎么回事?刚才还说半月内拿下黑山峪谷,转眼就要撤军?
陈懋不解地望向朱瞻墉,疑惑问道:“殿下,这是为何?”
朱瞻墉微笑,随后道出了他的计策。
众人闻言,皆为之震动。
“殿下,此计未免过于大胆吧,万一他们并未按您的设想行事,我等如何应对?”
张辅虽对此计心动,但也忧虑,不禁发问。
朱瞻墉淡笑道:“他们别无选择,除非他们真想被困死在这黑山峪谷之中。”
“臣是担心万一。”
张辅忧心忡忡地道。
“没有万一,我们此刻要做的,就是引导他们走上我们的道路,即便有万一,也要让这万一消失。”
朱瞻墉自信满满地说道。
“臣明白了。”
张辅立刻领悟了朱瞻墉的意图,微微点头。
“如此,各位还有何话要说?”
朱瞻墉扫视全场,问道。
“我等谨遵殿下之命。”
“好,那就按计划行事!”
“是!”
不久后,黑山峪谷之外,整个明军大营开始行动起来。
不过半日,整个明军大营撤得一干二净,不留一人。
这一举动恰好被一直监视明军的帖木儿斥候发现,随后消息传入黑山峪谷中,落入帖木儿耳中。
“明军撤退了?”
帖木儿眉头紧锁。
明军突如其来的举动,令他举棋不定。
在这绝对优势之下,为何明军忽然撤退?难道西北或京师的变故已起作用?可是,为何也先至今未有消息传递给他?
如果不是西北与京师的变故,那明军为何突然撤退,给他们喘息之机?这其中是否有陷阱?那么,他们是要继续留在黑山峪谷中,还是选择离开……
喜欢大明:被迫登基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