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粗壮的根茎

    在一个异次元的平行大明世界里,朱棣凝视着眼前的玉米田,眼中闪烁着锐利而兴奋的光芒。

    “亩产七八百乃至上千斤,你确定这不是在哄骗老夫?”他语气严肃地问。

    朱瞻墉笑眯眯地道:“我怎敢欺瞒家父大人呢,这玉米确实拥有如此惊人的产量。在南京城,孩儿已开辟了一百亩田地专用来种植玉米,并且此刻正是它们丰收之际。您若不信,不如随我前往一观便知。”

    朱棣听罢,轻轻点头,思索片刻后,随手摘下一个金黄饱满的玉米棒,开口询问:“此物名叫玉米,该如何食用?”

    朱瞻墉回答道:“玉米可煮可烤,待到午时,我会让人准备一番,让您老人家品尝新鲜滋味。”

    朱棣点点头,手中握着玉米棒,揭开叶子仔细端详,半晌才放下,忽然问道:“你手握这般宝物,为何早时不拿出来,偏要等我来到你的越王府才让我见识,你心中还有没有我大明江山?”

    朱瞻墉连忙辩解:“父亲大人误会了,不是孩儿不愿拿出来,实在是这玉米需要先在我大明的土地上培育一番,至少要让它适应这里的气候土壤。直到最近,孩儿确认了玉米在这儿的确可以达到如此高产,才有底气向您展示。若无实际产量作证,孩儿岂敢冒昧地带给您看,您会相信吗?”

    朱棣听后,略微皱眉,觉得朱瞻墉所言确有道理,即便此时,他对玉米的高产仍然心存疑虑。

    “罢了,暂且信你。除了这玉米,还有什么?”他追问。

    朱瞻墉面带笑容道:“父亲大人,请随我来。”

    随后,他引领朱棣与一同前来的铁三娘等人穿过金黄的玉米田,来到了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田野。

    朱瞻墉指向这片绿意盎然之地,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容:“父亲大人,这片土地上的作物,保证您猜不出一亩地能产出多少……”

    朱棣瞥了眼这片绿色作物,全是低矮丛生的植物,不禁皱眉道:“少卖关子,这里到底种的是什么?”

    朱瞻墉神秘一笑,并未立刻回应,而是走入田间,随意拉起一棵绿植,猛地一扯,只见其根部粗大结实,呈土红色,根茎之间相连,一株绿植下竟有四五条粗壮的根茎!

    朱棣见到这一幕,不禁惊呼:“这是萝卜吗?”

    朱瞻墉笑着摇头:“非也,此乃番薯。这东西亩产可达三四千斤,更神奇的是,只要适宜的地方,还可以实现一年两熟!它只需要吃上一两个就能饱腹呢。”

    朱棣闻听此言,心中不由得一阵震撼:“当真?!这世上哪有亩产三四千斤的作物,还能一年两熟的?你该不会是在戏耍我吧!”

    朱瞻墉一脸认真地说:“我绝非开玩笑,父亲大人请想,刚刚我拔出来的根茎有多少个,多重。王府内这片番薯地只占半亩,若您不相信,我这就叫人把这些番薯全挖出来,我们再一一过秤,看孩儿是否有说谎。”

    朱棣目光炯炯地盯着朱瞻墉,严肃地问:“你是认真的?”

    朱瞻墉斩钉截铁地回答:“是的,非常认真。”

    “那就叫人来称!”朱棣的眼中闪烁着期待。

    假使真如朱瞻墉所说,番薯亩产能达到三四千斤,那他将毫不犹豫地大力推广种植。一旦大明全国都种上了番薯,大明江山便会稳固如磐石,再也不必担忧旱灾饥荒导致的军队缺粮和民间惨剧发生。

    朱瞻墉果断下令,很快,一座小山似的番薯堆出现在朱棣和朱瞻墉面前。王府管家上前,恭恭敬敬地道:“殿下,这批番薯共重一千七百二十二斤三两三两八分。”

    朱棣身形一顿,瞠目结舌:“你确定?”

    “微臣不敢撒谎,分毫不差。”

    朱棣眼珠子瞪得滚圆,死死地盯着眼前这座小山般的番薯堆,心中激动不已。事实上,在目睹所有番薯被挖掘出来的一刹那,他就已经相信了朱瞻墉的话。但当他听到确切数据时,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

    有了番薯,从此以后,大明再无需担心缺粮问题,百姓也不会因灾荒而被迫卖儿鬻女,易子而食。同时,大明的国力也将大幅提升至新的层次。

    朱瞻墉瞥了眼兴奋的老父,微笑道:“实际上,番薯还不是我种植园中最好的东西,还有一种作物,其价值不亚于番薯,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棣心中再度震动,眼前已有了惊人发现,居然还有比番薯更胜一筹的事物!他迫不及待地追问:“是什么?比起番薯来,又是怎样的一种作物?”

    朱棣显然已经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

    朱瞻墉回应道:“那作物名为土豆,种植起来比番薯还要容易些,产量也相差无几。虽然番薯种植相比普通作物稍显简单,但仍有一些限制,比如在水源不足或干旱地区很难成活。”

    “然而土豆却无此困扰,即便是干旱地区,虽然产量可能会有所下降,但却决不会影响它的成熟。并且土豆在整个大明境内都能种植,没有任何地域限制,比番薯更容易普及。”

    朱棣的眼神愈发炽热。

    他知道,土豆加上番薯——这是他给大明带来的双重神器。只要父亲大人同意全力以赴地推广种植,那么许多大事,朱瞻墉便可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了。

    喜欢大明:被迫登基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