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足足宕机了好几分钟,一股子凉意从脚后蔓延到了天灵盖,才把棒梗从死机状态惊醒了。
不行!
他可是贾家的独苗苗,可不能被改造成残废。
他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恐惧,慌乱的从地上爬起来,颠着脚着在房子里寻找着出路。
边找边大喊着:“救命,快来人救救我,奶奶,傻柱,妈,快来救我!”
可无论他怎么找,房间里也只有那扇门能逃出去。
只是门已经被上了锁,压根就逃不出去。
屋里的那些小乞丐见状,也纷纷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用的,逃不出去的。
这些小乞丐现在都已经认命了,每天麻木的活着,早上出门要饭,晚上被赶回来。
如果要来的东西不多,还免不了一些毒打。
那些心中不甘,想要逃出去的,都已经被那三个男人打死了。
喊叫了有十几分钟,棒梗绝望了。
他直接瘫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哭的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经历了人贩子,黑煤窑,绝户老大爷,他一路艰辛的回到四九城,眼见就要回家了,却被人当成要饭的给揍了一顿。
揍一顿也就算了,现在居然又被拐到乞丐窝了。
要只是单纯的派出去要饭,棒梗心里还不至于那么绝望,大不了找机会跑回家就行了。
可这仨遭天杀的人贩子,居然还要改造他。
要是摘他个胳膊,断他个腿,以后可怎么活呀!
想到这,棒梗突然后悔了。
如果没遇到陈岩,他肯定不会想着敲闷棍。
而如果不报复陈岩而是选择直接回家,后面的事情也不会发生。
该死的陈岩!
都特么怨你!
我如果缺了胳膊,少了腿,你也别想着好过。
棒梗仿佛找到了发泄的对象,嘴里不停地咒骂着陈岩,拳头已经攥紧,眼睛更是瞪得滚圆,仿佛想要撕碎什么似的。
正当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报复陈岩的时候,门外突然传来了一阵铁链碰撞的声音。
屋里的那些小乞丐犹如惊弓之鸟,纷纷蜷缩在一起,目光惊恐的盯着房门。
下一秒,房门打开,一个耳朵缠着纱布的络腮胡子走了进来。
棒梗定睛一看,咒骂戛然而止。
他认出来,这就是下午暴揍自己的那个人贩子,他的耳朵还是自己咬破的。
奇怪的是,这个络腮胡大汉并没有凶神恶煞的盯着自己,反而脸上挤出一个古怪的笑容,手里还端着一个大瓷碗。
“来来来,喊了这么半天,嗓子也渴了吧,大爷我特意给你熬了碗汤,你快趁热喝了。”
“喝完咱们还得办正事呢。”
此话一出,屋里的那些小乞丐们直接炸开了锅,一个个冲着棒梗疯狂摇头,嘴里时不时的还阿巴几句。
不用小乞丐们提醒,棒梗便知道这碗里的不是什么好东西。
再联想到这些小乞丐们都不会说话,棒梗很快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这汤如果喝下去,怕不是也会成哑巴。
想到这,棒梗便有些慌乱的向后撤了几步,和络腮胡大汉拉开距离。
但络腮胡大汉却一点也不急,等着棒梗退无可退的时候,才咧着大嘴,朝棒梗一点点的逼近。
房间就那么大,没几步络腮胡大汉便走到了棒梗的面前。
没说什么废话,络腮胡大汉伸出手薅住棒梗的脑袋,用力向后一拉,将棒梗的脸强行仰了起来。
“你小子怎么不识好歹呀,为了给你润嗓子,这汤我可是熬了好久的,快点尝尝。”说着,便把碗送了过来。
碗里的汤黑乎乎的,还有些粘稠,还带着一股子刺鼻难闻的味道。
润嗓子?
可拉倒吧,这玩意喝下去百分百变成哑巴。
以后就算找机会逃跑,他这辈子也废了。
别说找媳妇了,以后找工作都够呛,毕竟谁会要一个残疾的哑巴?
想到这,棒梗便死命的挣扎,想要挣脱络腮胡大汉的束缚。
络腮胡大汉见棒梗不配合,脸色顿时冷了下来。
“玛德,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给我喝!”
说着,便将手里的大瓷碗送到棒梗的嘴边,想要强行灌下去。
但络腮胡大汉还是低估了棒梗的求生**,为了不变成哑巴,棒梗竟咬牙挣脱束缚,一脑袋撞在了大瓷碗上。
“哐当。”
大瓷碗直接摔在了地上,里面刺鼻难闻的药汤撒了一地。
络腮胡大汉看着手里的一团头发,不由得勃然大怒。
“玛德,给脸不要脸,劳资现在就打死你!”
说完,竟直接抽出腰间的皮带,狠狠的朝棒梗抽了过去。
“砰。”
“砰。”两声闷响。
棒梗心里一喜,这皮带抽在厚衣服上面,居然一点也不疼。
只是还没高兴多久,络腮胡大汉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直接抬脚朝棒梗狠狠的踢去。
“啊!”棒梗这下高兴不起来了。
络腮胡大汉已经被气炸,抬腿猛踹棒梗,踢得棒梗一阵哀嚎。
“别打了,我求你别打了.......”
“狗东西,劳资今天废了你!”
络腮胡大汉显然已经被气昏了头,一副要把棒梗打死的模样。
屋里的那些小乞丐们也是围在一起瑟瑟发抖,不敢上前帮忙。
足足打了好几分钟,棒梗双手抱头蜷缩在地上,求饶的声音也越来越小。
“别打了,我求求你别打了,我快死了......”
络腮胡汉子肚子里的气也撒的差不多了,揪起棒梗的衣领,啪啪给了几个大耳瓜子。
“呜呜呜,别打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哭?哭有什么用!”
“呜呜~求求你别打了,我可以帮你们拐小孩,我知道有个胡同,那里有好多小孩子。”
嗯?
听到这句话,络腮胡大汉停了下来。
他重新薅住棒梗的脑袋,凶神恶煞的问道:“真的假的?你说的那个胡同在什么地方,那些小孩年龄有多大?”
似乎是担心再次挨打,棒梗一脸谄媚的说道:“当然是真的,那个胡同在南锣鼓巷,我经常从那里过。”
“胡同里的小孩有不少,大的有**岁,小的有四五岁,而且胡同里也没什么大人,最适合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