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3章 乔家三秀才

    经过了坦白局,乔亦雪与宁明旭之间再无隔阂,真可谓心往一处放,劲往一处使。

    宁明旭继续加快增强江陵水师实力,买船扩军。乔亦雪继续壮大白马商盟,加速赚银子。

    虽然抢劫能更快积累财富,终究是不可持续发展。做生意才是根本。

    去了南洋这一趟,乔亦雪带回的货物,自然也分配给了各家铺子不少。不说人人赚得盆满钵满,却也对乔亦雪渐渐盲目信任起来。

    这一次,白马镇终于被乔亦雪练成铁板一块,全镇所有商铺全都加入白马商盟,哪怕是做木炭生意为主的魏家。

    这魏家本是茅婉容的娘舅家,如今还与江陵张府有姻亲关系。自茅家被灭门,魏家在木炭生意方面,基本是一家独大。

    但是,魏家见除了木炭生意,竟然白马镇所有行当,全都加入商盟,还把生意做得越发大了,他们也不敢自大。

    秉承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魏家先是找茅婉容拉关系。被她拒绝之后,魏家又请了张府的一个管事出面说项。

    乔亦雪自然也不愿意得罪张府的人,哪怕只是个管事。最终,吸纳了魏家,商盟却多出个能源大管事来!这人却是茅婉容的大舅舅魏亭翰。

    乔亦雪知道茅婉容不喜娘舅那边的人,主要原因在于当初她娘魏氏,被当作棋子嫁入茅家,且一直过得不如意。

    魏家与茅家联姻,挺过了危机,却对魏氏的生死并不放在心上。这自然引起茅婉容的不满。

    如今魏家有求乔亦雪,这才想起还有这么个外甥女。

    虽然太现实了些,其实也算人之常情。

    自己是坨屎,就莫怪狗跟着。

    茅婉容在魏家眼里,如今有了些价值,便想走动起来。

    尤其大舅舅魏亭翰,那可真是能屈能伸,任凭茅婉容如何冷淡,也经常去看望乔如槐一家。

    不仅他自己去,还时不时的打发屋里的婆娘带着儿女,前去恢复亲情。日子一长,茅婉容对魏亭翰依然冷淡,却被大舅母邢氏笼络住了。

    乔亦雪从南洋回来后,茅婉容便提了魏家想加入白马商盟的事。然后又有张府管事来说和,乔亦雪便顺势答应下来。

    不过,她可不是耳根子软。虽然如今离工业时代还远,但煤炭、木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也照样被使用。

    甚至对风能、水能的利用也早就不是一日两日。

    但是,开采技术所限,柴禾、木炭仍是主流能源。

    魏亭翰这个能源大管事,可不是白叫的。乔亦雪与魏家签署了不少文契,用于购买煤矿、建立炼油厂、打造沼气池等。

    不仅如此,经过乔亦雪的指点,魏家承包了白马镇附近的几处河流。采用围堰截流之法,打造水排、水车等物,改善江陵县境内的耕地灌溉。

    相应的又建立水磨坊、水力锯木厂、榨油厂等综合利用水资源的工厂。

    佛郎机国产出的玻璃,在江陵售卖得火爆,乔亦雪向雷克尔,索要了制作玻璃的方法和材料,便以技术入股,怂恿魏家建设了江陵琉璃厂。

    这时已经能制作出类似玻璃的东西,就是琉璃。只不过两者并不是同一种东西。琉璃杂质多,不耐高温且价格极高,是珠宝类的高价值工艺品。

    时人能做出陶瓷,却造不出玻璃,倒不是技术上解决不了,只是缺少天然碱这种必要的材料而已。

    乔亦雪便指点魏家,用草木灰代替,这便解决了材料问题。这都是她从雷克尔那里了解到的。

    魏亭翰开始还有些忐忑,虽然乔亦雪说得头头是道,却没拿出多少银子。而魏家陆续砸了十万两银子下去,工厂、矿厂开了数十,却还没见到半点收益。

    魏亭翰的弟弟魏亭腾,终于是坐不住了。两兄弟大吵一架,居然闹到分家断亲的地步。

    魏亭翰其实也有些后悔。

    无奈,不知不觉银子就花出去了,想反悔也无法,只得硬着头皮相信乔亦雪不会坑他。

    乔亦雪得知此事,却是淡然的安抚魏亭翰,“没舍哪有得?又想没风险,又想赚银子,四海之内皆你娘啊!且等着吧,包赚!”

    魏亭翰虽然没太听懂她的鬼话,却也只好回去安心搞厂子。他都有些奇怪,自己怎么就跟中邪似的,在乔亦雪的忽悠下,花了这么多银子?

    原本的木炭生意,魏亭翰已经没银子继续搞,被魏亭腾分走了。乔亦雪指导的这些新兴厂子,则完全被抛给魏亭翰。

    转眼到了八月份,乔家九个小小童生,参加了院试。

    可不得了,榜文放出,乔家竟然有三人考中秀才,分别是乔如竹、乔寿铁、乔庐!

    更让乔亦雪有些无语的是,本来乔家是被取中五人,还有石玄机和乔木。结果董学政见这五人都是乔家人,生生将这两人划去了。

    此事被定排名的学正和府教授传出来。虽然他们有打击这位空降学政的私心,但这事确实也有些不公。

    不管乔家几人得中,考卷在那摆着呢,凭什么因为同出一师,同出一家便给黜名?

    乔亦雪倒不争这个,乔家出了三个秀才,已经是极大出乎意料的事。还要什么自行车?

    乔寿铁便是小铁,石玄机便是石九郎的儿子小石头,而乔庐则是改名入了乔家的茅庐。

    十五岁的乔如竹考上秀才还罢了,毕竟江陵文教昌盛。

    当朝张阁老十二岁便考中秀才,要不是被人阻挠,十三岁便能考中举人!

    本来以他的能力,是完全可以考取举人功名的。奈何当时的湖广巡抚,觉得他太过年轻需要磨砺,才压了他一科。直到十六岁那年,才中举。

    然而,他参加会试又被压制。直到他二十三岁那年,实在无人可治,一举考中进士。

    有张阁老专美于前,乔如竹这个十五岁的秀才便很平常了。

    可六岁的小铁、十岁的乔庐也考中秀才,那位董学政实在是难以置信。

    不过,这三人的考卷实在挑不出毛病,他便把字迹略差的小石头和茅庐换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