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9章 勤快的时代 秦寡妇有底气

    许友谅让许三丫带话,刘海中正在给刘光福跑关系,想把小儿子送进红星轧钢厂。

    刘光福十八岁,棒梗也有十四岁,按剧情他是70年下乡的。

    早点把刘光福安排下,这小子在电视剧跟阎解放闹的挺欢的,阎解旷也十五岁了。

    傻柱结婚快有一年了吧,秦淮茹肚子没有一点动静,难道真的上环了?

    贾家日子最近好过不少,傻柱借着食堂主任捞了不少油水,一家人面色红润,贾张氏又变得肥头大耳。

    易中海和苗翠兰两口子,从中也沾了一些光,这三家经过一场婚礼又凑到一块去,小人常戚戚。

    常威抱着小雪领着安安回到东耳房,这房子最近住的次数少,要打扫打扫。

    小鱼端着盆拿着抹布也跟过来,她的任务是看着常九安不要摔倒,安安最近很喜欢撒欢跑。

    两岁的时候才会走路,常威还担心了一阵儿,走路好晚,后来发现这小子太懒,能坐不站着,能爬不走。

    直到有一天,小心把他手里的馅饼叼走了,着急地啊啊大叫,站起来就追。

    发展到现在,到处爬,到处跑,东跨院已经装不下他了,要不是有人看着,敢跳池塘抓锦鲤。

    背着小雪,给她脑袋上盖个毛巾,爷俩开始打扫房子。

    大院里邻居看到这一幕,也挺温馨。

    “常书记,怎么自己带孩子?孩子妈妈呢?”

    “陈琳带她爸妈去买东西去了,我这好久没带孩子了,带他们打扫下卫生,这叫亲子活动。”

    “啥?亲子活动?干活也是亲子?”

    “主打一个陪伴,自己的孩子多陪陪才有感情,每天上班,周末也不哄孩子,以后孩子跟你也不亲。”

    “常书记真是个好父亲,我家那口子,下班回家就倒炕上睡大觉,礼拜天就知道打牌喝酒,也不知道帮我带带孩子,还得是文化人懂女人的辛苦。”

    常威看了一眼这个小媳妇,忍着端正脸上的表情,这女人啊,真是会关联,说亲子能联想到女人的辛苦。

    除了会抱怨,你支棱起来啊,你就把孩子扔他爹怀里,今天必须干活,你看他干不干。

    穷人家孩子有几个不会干家务的,很多男的干的比女的还好。

    这年头家里就一个孩子,又没有辅导班,都是放养式教育,你辛苦个屁,小孩都会自己热饭扫地擦桌子。

    前世的自己,四五岁已经会热饭刷碗洗袜子,七八岁的时候熟练使用煤气灶,活黄泥煤面封炉子。那个年代小孩干活太常见,城里只要不是贫苦户要做手工的,基本家里没那么多活。

    跟农村妇女比比,那点活都不到人家十分之一,那时候暑假最喜欢三姨家,鸡鸭鹅狗马多,活也多,玩着干也跟着铡草料剥苞米煮猪食,表姐干活干到累哭,那时候农村为啥要生儿子,壮劳力不是吹的。

    两口子都懒的要命,跑这里借着吐槽说自己多难。

    自己家那么多房子,以前就花姨、三丫和小鱼收拾,她们也不耽误干别的事。

    这年头,只要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哪个普通人不是一天到晚忙忙叨叨的。

    就说贾张氏,都说她懒得要死,镜头里贾家不脏吧,小当槐花没有满脸污垢头发像油毡纸吧,那时候家里能有多少活?

    (小时候,父亲常年出差,就我跟我妈在家,土豆丝就是那时候练的刀工,干完活不耽误学习和出去玩,我家还养了几十只鸡,每天还要剁鸡食喂鸡拣鸡蛋,还有一块小菜地伺候,贾家没我家活多。隔壁小媳妇二十多岁,没做过饭,一个无业家庭妇女不会做家务,那年头勤劳为美,谁不嘲笑?)

    拎着爬梯子要上房的安安,给他一块小抹布去擦凳子。

    槐花想跟安安一起玩,哥哥姐姐都上学了,这院里没人陪她玩,看到身高比她还高的安安,很有交流的**。

    小鱼看了常威一眼,常威对小当和槐花没有歧视,这两个孩子纯粹是家里养歪了。

    贾张氏天天说家里一切都是棒梗的,女的嫁出去是泼出去的水,家里的东西和她们无关。

    要么被pua成功,全家姐姐妹妹围着唯一的男孩活,要么就是变成仇人,彼此算计。

    贾家风水不好,克死公公克死父亲,教育更是从根上就烂了,只有棒梗才是贾家的希望,所有人都靠着棒梗活。

    把两个小家伙放在罗汉床上,一人嘴里放了一点虾酥糖,奶糖太大怕吞下去噎死了。

    小当也跑过来趴门框看,小鱼在她嘴里也放了一块虾酥糖,小当心领神会脸朝着门内,小松鼠一样快速咬碎吞下去,用手抹了几下嘴唇。

    贾家人心眼子都用小事儿上了,可惜了。

    摘下裹头的毛巾,脱下外套,连着小鱼和安安的外套一起泡盆里。

    坐在躺椅上,招手让小当进来,摊开手一把花生瓜子。

    小当小声说着谢谢,拿了几颗花生,常威拉过她的手,花生瓜子都放她兜里。

    “在这吃,吃完再带妹妹回去。”

    安安拿着一块糖,撅着嘴发出啧啧声,投喂槐花。

    这孩子,平常这么喂狗的,现在把槐花当小狗了。

    抱着小雪,双腿夹着安安,甩着双腿悠高高,小鱼翻了好几下白眼。

    爸总是这样,把安安当小动物玩,奶奶看见肯定要骂他的。

    安安没心没肺笑着,嘎嘎乐,槐花玩了一会儿,发现没人骂她,胆子也大了起来,抱着常威的腿要一起悠高高。

    两个孩子一条腿一个,轻轻荡着,小雪坐在怀里吐泡泡。

    小鱼帮小当剥花生,她发现喂人吃东西挺好玩的,以前安安都不用她喂。

    喂小心,小心就会汪汪叫,小当多好啊,还会甜甜地说谢谢姐姐。

    常威脸色古怪,自己家孩子什么怪癖,拿人家孩子当宠物养。

    小当和槐花扶着墙出门,吃太多了,除了糖和花生瓜子,还有肉干,奶粉,甜滋滋的酸梅汤,外加西瓜和桃子。

    常家是天堂吗?怎么会有这么多好吃的?

    跟着秦淮茹逛街回来的棒梗很不开心,他以为跟着妈出去逛街买凉鞋很开心,没想到家里两个妹妹吃了那么多好吃的。

    常威贴心跟秦淮茹交代,孩子吃多了,不用担心,少吃一顿,明天就好了。

    秦淮茹回家问了两个女儿吃了啥,听完以后,她都吞咽了几下口水。

    别说刚结婚,就是跟傻柱结婚后也没吃过这么多好吃的,常威当了肉联厂书记,家里岂不是顿顿山珍海味,羡慕陈琳的每一天。

    贾张氏骂着两个没良心的孙女,都不知道省着点吃,带回来给他们吃。

    小当说常叔叔让他们在那里吃完,不许往家带。

    贾张氏屈起食指,用指节敲着顶嘴的小当,嘴里不停地骂着:“没良心,贪吃鬼,家里东西你少吃了,外面吃好吃的,不想着带回来吃,你哥哥没吃呢,奶奶我还没吃到呢,没良心,白眼狼。”

    棒梗看到小当兜里鼓鼓囊囊,一把拽过小当,从她兜里翻出花生瓜子,把小当甩在地上。

    贾张氏从棒梗手里拿了几粒花生,边吃边骂小当。

    小当倒在地上委屈地哭了,这是常威开始塞到她兜里的,都被翻走了。

    贾张氏拎起小当,全身搜了一遍,把小当推给秦淮茹。

    “随根了,你妈就藏心眼,你才几岁,跟你妈学着藏东西,不是个好玩意。”

    秦淮茹帮小当拍着身上的灰土,“妈,孩子吃点东西,你怎么这么说?我什么时候藏心眼了,家里好吃好喝的不都先紧着你和棒梗吃。”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中午在食堂吃什么了,每天就带点剩菜回来糊弄我们老少。”

    “妈,要不你去上班,我在家带孩子,你每天给家里带菜,我看看你带什么好吃的回来。”

    “哎呀,你不孝啊,拿着我儿子的工作威胁我,我这么大岁数还让我上班受苦,你真不孝啊,老贾啊,东旭啊,快来看看这个儿媳妇,虐待老人啊。”

    “行了。”秦淮茹一点没客气,直接对着贾张氏大吼。

    “你也知道上班受苦,你还不在家照顾好孩子,你每天衣服也不洗,每顿吃的最多,你凭什么对我大吼大叫。你儿子的工作,我也有份,家里孩子都有份。谁家寡妇改嫁还带着前婆婆,你再跟我胡搅蛮缠,我把你赶出去你信不信?”

    “以后,你要想跟着我过,在家洗衣做饭擦桌子扫地,你不干就自己在西厢房待着,我没义务天天供你吃喝,你不服就去打官司。”

    秦淮茹敢这么大声吼贾张氏,也是前阶段找了一个工友,工友的亲戚就是法院的。

    常威说的大致没错,如果儿媳没把前婆婆养老钱拿走,照顾一下也算仁至义尽,就跟易中海以前照顾聋老太太差不多,想起来给一顿吃的,想不起来老太太就自己吃。

    她已经跟傻柱结婚,易中海两口子也残疾了,所有人都指望棒梗养老,傻柱是奔着她来的,棒梗是她儿子。

    她的地位今时不同往日,她秦淮茹再也不是过去受气的小媳妇。

    只要把傻柱和棒梗攥在手心里,贾张氏、易中海、苗翠兰,都要看她的脸色。

    通过这阶段的接触,她坚信傻柱就是对她念念不忘,何大清、何雨水、于莉只是傻柱人生中的风景。

    傻柱的心里只有她秦淮茹。

    枕边风最温柔,解语花最美丽。

    傻柱已经深陷秦淮茹织成的大网,毒寡妇的丝层层包裹住傻柱,等着被吸成人干。

    至于贾张氏,之前惺惺作态扮演好儿媳,现在不需要了,她抓住这次机会,打掉贾张氏的嚣张气焰,告诉她残酷的真相。

    现在是你贾张氏求着我给你养老,而不是拿个破工作要挟我,就凭傻柱在食堂倒腾钱票,秦淮茹不上班也能过得很滋润。

    贾张氏被秦淮茹的气势吓到,她想到常威的话,傻柱时不时带回来的外快,现在秦淮茹真的不靠她也能养活一大家子。

    她没有能够拿捏秦淮茹的把柄,脸上挤出一个笑容,“淮茹,我老糊涂了,说些气话你别在意,咱们一家人好好过日,比什么都强。”

    “妈,我刚才着急了,你也别放心上,一家人和和美美的,比什么都强。”

    常威摸着小鱼额前的刘海,“闺女,听全了把,这才是四九城底层老百姓存活的本事,只要你给我吃的,我可以唾面自干,还可以叫你声爹。”

    小鱼双手托着下巴,“爸,我以后可不想过这样的日子。”

    “不想过啊,那就多读书多看报,多参加活动,放眼看世界,好好学习,等过几年形势稳定了,爸送你出国读书。”

    “廖阿姨那样的吗?”

    “比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