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5章 马和骆驼1

    朱元璋和马秀英的婚事,全部由郭子兴进行操办,先行订婚,订了婚后的第二天,朱元璋就被提拔为卫队总长兼一大队大队长,按一般风俗,从这时起,新郎和新娘就不能见面了,说如果见了面,婚后夫妻二人会经常吵架。朱元璋就搬出帅府,住进了驿馆。朱元璋自思还有近半月的时间才能完婚,完婚时城内必然热闹,如果郊外元兵进城捣乱,势必造成很多麻烦,与其这样闲着不如主动出击,清剿他们,一则巩固濠州,二则可以在清剿匪徒时同时招兵。思考成熟时,就在当天的军事会议上提了出来,因为朱元璋现在是总卫长,有资格参加军事会议。元璋的提议获得了大家的支持,只有孙德崖一人反对,说这是芥癣之疾,不足为虑,当前任务是守城。元璋道:“‘芥癣之疾’久而不治必成大患。濠州城外由元兵控制,濠州根基不稳,他们再进行搔扰,会麻烦很大,清剿他们是最好的守城,二则把各乡元兵赶走,成立起乡、镇政权,来年公粮税收才有来源;同时我们还进行广泛招兵,可以增加士兵来源。”

    元璋一席话,获得通过。元璋主动请缨,下乡清剿残匪和募兵;这事得到了郭子兴的支持和许可,因为他一提到前些天被元兵劫持的事,横身就起鸡皮疙瘩,去清剿他们,还可以增收入和兵源,是一举多得的事。当时就决定抽五十个人由朱元璋带领下乡清剿元兵。第二天朱元璋就带上五十人去清剿太平乡,徐达得到消息,第一个就来从军,骑上马随大队人马直奔太平乡,将盘踞在乡政府中十余个元兵一网打尽,还缴获了不少财物。朱元璋将所缴财物分成三等份,一份留与乡镇政权作济贫之用,一份分与弟兄们,一份带回城里上交帅府,郭子兴乃是一个贪财之人,见第一天就有收入,自然高兴。

    朱元璋没有忘记整顿乡政权和财政收入,留下两名士兵协助巩固乡政权和募兵,然后他每天带上人马收复一至二个乡,本来这些元兵余孽军纪涣散,经常有抢民事件发生,百姓对他们深恶痛绝,现在听说郭子兴女婿亲自带兵清剿残匪,自然大力支持。所到乡镇均受到百姓的欢迎。

    乡间那些元军只不过是些散兵游勇,是些乌合之众,实际上没有什么战斗力,这些人只不过三五成群,最多不过十来个人,一听说驸马爷的清剿队伍来了,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纷纷逃之夭夭,少数不识时务的,最后只落得身首异处,呜呼哀哉。

    关于招兵之事,从第一天起就没忘记这事,当天他就派上快马直奔**县吴家庄给吴桢弟兄送信,二吴接信后带上众弟兄星夜赶到濠州太平乡,投奔朱元璋,吴桢邓愈等人来了,元璋自然十分高兴,他们见朱元璋一身戎装,英气勃勃,成了元帅女婿,自然十分欣慰,吴桢也没有忘记将当年的宝剑归还给朱元璋。招兵成绩显着,十多天就招到了三百多人,他就把这三百人分成三个大队:一大队队长徐达,大队副吴良;二大队队长邓愈,大队副丁德兴;三大队大队长吴桢,大队副吴复、茅成。

    元璋把徐达介绍给大家,大家见徐达魁梧、高大、武功高强,徐达见众弟兄个个非平庸之辈,大家都十分高兴。

    人手多了,朱元璋把新兵也编进来,不几天濠州城郊清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各乡各镇秩序井然,生产、市场、农贸、税收正常进行,财政收入明显好转,朱元璋从中也学了很多东西,以后每到一地就如法炮制,这项措施对于安定后方,经济复苏起了很大作用。郭子兴见短短十多天连城内秩序都有变化,心中很高兴。

    五月二十六日下午,朱元璋带上徐达、邓愈、吴桢、吴良、丁德兴赶回濠州城,准备作新郎,剩下的人继续清乡,由大队付带领队伍继续扩大战果。

    徐府提前送给朱元璋两百两银子,为他准备了新郎必要的物品,为朱元璋解了燃眉之需,加上朱元璋人缘好,现在要作帅府乘龙快婿,兄弟们来送礼的自然很多。

    从五月二十六日开始,郭大帅府中就张灯结彩,设席开宴,热闹了两三天。郭大帅招赘,自然城中军界、政界、商界的知名人士、社会贤达都趋之若鹜,纷纷前来攀龙附凤,送情纳礼,整日高朋满座,胜友如云,川流不息,就连整个濠州城都热闹非凡,直到二十八日良辰吉日,宾相司仪,锣鼓喧天,笙簧齐鸣,鞭炮震耳,到时男女宾相徐达和谢华扶出男女新人,交拜天地,二拜高堂,堂上坐着郭大帅和夫人张氏,笑得合不拢嘴。礼成,送入洞房,夫妻合美,龙凤呈祥。

    常言道:人生第一快事是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快事中的快事莫过于和尚洞房花烛夜,白丁金榜题名时,一个一文不名的和尚登时成了帅府的乘龙快婿,一个僧人,一下坠入红尘的温柔梦乡,其快乐的程度,是可想而知了。洞房之夜照例几度巫山**,一夜颠鸾倒凤,说不尽的恩爱。

    自从元璋入赘后,在众人眼中已是身价百倍,府外人称他为“朱公子”、“朱爷”,府内人称他为“姑爷”。

    入赘三天后,元璋照例下乡进行清乡,一边巩固地方政权,一边进行招兵工作,来参军的既有本州人,也有远方人,连镇江的花荣、胡大海也赶来参军了,还有耿再成、耿炳文、华云龙、唐胜宗、陆仲亨、顾时、陈德、费聚、周铨、周德兴、陈桓等,很多人后来成为大明功臣和栋梁。

    一个月的招兵和募兵活动,共招得士兵七百余人,朱元璋将这七百余人编为七个大队,然后带回城内向郭子兴交令,郭子兴就令朱元璋为镇抚,专管这七百人。同时卸去总卫长和一大队长之职,由张禄继任。其原因是元兵余孽被消灭,每天就没有什么缴获上交给帅府,郭子兴就不高兴。他那两个宝贝儿子就跑到郭子兴耳边说坏话:“现在朱元璋在各乡镇收了不少税,这些钱都被他一个人揣进了腰包。”

    郭子兴本来就是个耳根子软的人,又没有什么主见,听了这些话就十分生气,想寻机惩治朱元璋。

    这一天帅府又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彭大和赵均用来投奔的问题。原来徐州李二(芝麻李)被元兵贾鲁带两万余人打败,李二被杀,李二手下的两支人马约有一万人在彭大和赵均用两人带领下,一路逃到濠州来投奔郭子兴,孙德崖想借助外来势力,消灭郭子兴,就想接纳这股势力,但孙德崖见事关重大,不敢擅自作主,就来禀告郭子兴,郭子兴拿不定主意,决定在军事会上讨论。

    在会上分为两派,一派以孙德崖为首,极力主张接纳,准其进城,理由是同是友军,来了可以壮大我们的力量。

    另一派以朱元璋为首则极力反对。他说:“彭、赵是草莽出身,纪律性差,进城后会骚扰老百姓,第二,我们并不知道人家的来意。请问:他们来是投降大帅,还是投靠大帅?”

    “这两个有区别吗?”孙德崖反问道。

    朱元璋斩钉截铁地说:“连这两个都没有搞清楚,就主张进城,这也太不慎重了。这两个的区别很大,对待方法也不一样,这点必须明确。”

    “投降呢?”孙德崖问。

    “如果投降大帅,部队必须整编,人员将领由大帅统一安排,册封官职,由大帅统一指挥领导。”朱元璋说道。

    郭子兴见朱元璋说话虽有些咄咄逼人,但他处处还是维护自己的利益,也就认同他的说法。

    “投靠呢?”孙德崖鼻子里哼了一声问道。

    “投靠嘛,那学问就深了”,朱元璋意味深长地说,“当年刘表坐荆州,刘备来投靠,最后反夺取了荆州,这个故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们应该记住这个教训。”

    孙德崖忙对郭子兴道:“朱公子未免考虑太多了吧?这个家毕竟是大帅作主,接纳不接纳由大帅定。”

    郭子兴有些为难,口中舌头有些搅不转地说:“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嗯,左右有些为难。叫我——叫我怎么——说呢?我们同是红巾军,人家在走投无路时来投军我们,我们不好拒人于千里之外吧?”

    元璋说道:“父帅,我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濠州东北二十里有一个大镇叫临淮关,地临淮河边,地势险要,是一个屯兵的好地方,驻扎三五万人也不成问题,孩儿也去考察过这个地方,与我们濠州成犄角之势,既是来投靠我们,我们当然不能拒他们于千里之外,但二十里还是必要的。彭大和赵均这次向南节节败退,贾鲁必定乘胜追击,随后就到,如果彭大和赵均用驻扎在临淮关,即使敌人来了,他们也不敢轻易乱动,如果他去攻临淮关,我们就在后面攻击贾鲁,使他腹背受敌,我们就好打败他,如果他来攻城,李大、彭均用就在后面攻击他,他总是处于被夹击的地位。这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他们驻扎在临淮关,粮食、日用品都由我们提供。”

    “人家千里来投,这可不是待客之道。”孙德崖说道。

    “现在是打仗,不是请客,请客也不过是兵扎城外,彭、赵二人请入城中宴请三日即可,一万人都请进城来,住三年五载,这个客谁也请不起!”朱元璋正气凛然地说,“你总是想把这些人拉进城里来,他们都是大帅,请问你把郭大帅怎么放?”

    “大帅”,孙德崖继续狡辩道,“他们驻扎城西,我们驻扎城东,共同守城。”

    郭子兴听了,点头表示同意。朱元璋蔑笑道:“敌人来了一围,我们又无外援,大家在一起只有等死!这是笨蛋的守城方法。”

    郭子兴听了这话,脸色骤变。朱元璋继续说道:“这种方法不可取,常言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军无二帅,城无二主。一个城里不能有三个元帅,这样遇事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这个仗怎么打?这里,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寒冷的冬天的草原上,有一个帐篷,帐篷里住着一只马,这时从草原上走来一匹骆驼,骆驼走到帐篷门口对马说:‘外面好冷呵,亲爱的马先生,能不能让我把头伸进人的帐篷里暖和一会,外面实在太冷了。’马慷慨地说:‘好,欢迎。’

    “骆驼就把头伸进帐篷。过了一会又说:‘慷慨的马先生,我的头不冷了,可是我的脖子还很冷,我能把脖子伸进来吗?’

    “马说:‘可以’。

    “骆驼就把脖子伸了进来。又过了一会骆驼又说:‘现在好多了,美中不足肚子还有些冷,要是能把肚子能伸进来暖和一下就好了!’

    “马说:‘那就把肚子伸进来吧!’

    “骆驼就把肚子也伸了进去。过了一会骆驼又说:‘马先生,我这样站在门口,把门堵住了,大家进出不方便,而且缝隙大,冷风也容易灌进来,使帐篷里也变冷,我干脆把后腿也伸进来吧!’

    “马向旁边挪了一步,说道:‘那就伸进来吧!’

    “又过了一会,骆驼对马说道:‘马先生,我现在站累了,想躺下睡觉,请你出去好吗?’

    “马说:‘哎,你也太得寸进尺了,我好心让你进来避风寒,你怎么反过来赶我出帐篷呢?’

    “骆驼不客气地说:‘亲爱的马先生,在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道理好讲,谁叫你不珍惜自己的土地呢?要讲理,你就到风雪中去讲吧!’

    “说完,骆驼毫不客气地把马挤出了帐篷。第二天早晨人们发现这头蠢马被冻死在风雪中。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真理:我们不要把来之不易的土地、城池随便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