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宴尘?朕记得他才刚升任参将,不过领着三千人的飞雷军。一下子要将整个西边的防线都交给他,还让他做两万人的统领,何卿如此器重他吗?”
叶倾怀的语气中透露着惊诧和抗拒。
她怎么也没想到何青长会推举陆宴尘。按理说,就算他推举的人选不是京师中顾世海的人,也该是允州徐晔的人,怎么也轮不到陆宴尘。
而她下意识的抗拒则是源自于那份藏在心底的恐惧。
“陛下,陆宴尘虽从军不久,但他武功卓绝,尤擅弓马之术,且此人通晓兵法谋略,深谙领兵之道,臣以为有将帅之才,可堪重用。”
何青长难得这样不吝言辞地夸赞一个人,可见他对陆宴尘确实是十分欣赏。只是他的夸赞不仅没有打消皇帝的疑虑,反而让叶倾怀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把陆宴尘培养成一名威震四海的名将去替她打天下。
并不是因为她质疑陆宴尘的军事能力。相反,她比谁都更清楚陆宴尘有多擅长领兵打仗这件事。
那可是能率领二十万叛军攻破皇城的人啊。
叶倾怀犹豫了一会儿,问道:“除了陆宴尘,还有合适的人选吗?”
何青长略一沉吟,道:“陛下,瀚海一带多是草原,且西戎擅长牧马,机动性很强,我军若要短时间内快速平息战事,务必要派出一支强力的骑兵。陆宴尘不仅弓马骑射在军中是为翘楚,而且是允州出身,熟悉当地环境和语言,臣以为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叶倾怀长叹了口气,她环抱双臂,垂下了头,神色十分凝重。
“何卿,北狄的军师还是图格吗?”
何青长怔了一下,不知叶倾怀为何突然问到这个,但很快他便答道:“是。”
“他如今在北狄军中地位如何?”叶倾怀又问道。
“他在军中威望很高,北狄二王子洛迪很信任他,可以说他是整个北狄军实际上的统帅。”
按照叶倾怀的要求,鹰卫一直在暗中查探图格的过往和动向,何青长所言和鹰卫回报相差无几,图格在北狄如今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你觉得,陆宴尘和图格见过面吗?”
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让一贯沉稳的何青长都直接把惊讶和不解写在脸上了。
他忖了一下,道:“臣觉得,应当没有。据说图格一直坐镇在中军主帐,从不出现在前线。我军中除了几个探子,应当没有人见过他。”
叶倾怀点了点头,何青长感觉皇帝好像松了口气。
果然,叶倾怀很快就给出了结论:“何卿,朕相信你的判断,既然你说西军必须要陆宴尘,那就陆宴尘。但是,他没有统帅过大军,连副将都没有做过,又是太清阁出身,贸然给他这么多人,难以服众。这样,先少给他一些人,让他去与西戎周旋。西戎不是只有几千骑兵扰境么?你便也给他这么多人。若他当真可堪重用,再拨人给他。”
何青长犹豫了一下,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多话,只是道:“微臣领旨。”
“快过年了,内阁要做来年的预算。这段时间京中事多,你就别再往外跑了。前线有徐晔在,一时出不了事。”
何青长领了旨。
——
沈归荑见到叶倾怀的时候,已经是月上中天。
叶倾怀倚靠在书案边,背对着殿门,在看着墙上的地图若有所思。
李保全进屋给炉子换完新炭,见叶倾怀还在盯着那张地图看,他走到叶倾怀身边,给她递上了一个手炉,轻声提醒道:“陛下,沈姑娘来了。”
叶倾怀接过手炉,对他点了点头,道:“你先休息吧,后面让芳华姑姑来就行了。”
李保全应声退出了屋去。
屋门关上后,叶倾怀对沈归荑笑了笑,道:“等久了吧?从宫外回来?”
皇帝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沈归荑没有寒暄,她有要务在身,不敢耽搁。于是她只是点了点头,便走上前从怀中掏出一只竹筒,递给了叶倾怀。
叶倾怀取出竹筒中空白的纸张,在显影水中过了一遍,纸上的水眨眼间便干透了,显现出密密麻麻的字来。
是陶远的密报。
他呈报了三件事。
其一,坤宁宫失踪的宫女铃雪在宫外没有查到任何痕迹。
其二,顾世海手下有一支暗卫,近来这些人频繁出入顾府。
其三,北狄王庭发生内乱,二王子洛迪发动政变,老国王身死,大王子出逃。
前两条叶倾怀都是匆匆扫过,但看到第三条,却让她神色一变。
北狄政变了?难道这才是他们退军的真正原因?
叶倾怀仔细查看下去。
消息来自几名鹰卫安插在北狄军中和城中的眼线。
北狄大军班师后按照老国王的要求驻扎在距离王庭五十里外的阴山脚下,老国王听说二王子洛迪在此役中缴获银钱逾两百万,要求洛迪带着所缴钱物入宫觐见。洛迪不从,当夜带兵突袭王庭,发动了政变。王庭的几千驻军远远不是洛迪大军的对手,很快便城破了。洛迪虽然还没有以国王的身份临朝,但已经掌握住了王庭的话语权。
这是明面上发生的事情。陶远对几个探子的密报做了总结,呈报了北狄国中一些重要人物在政变中的伤亡以及如今北狄国中的情况,并说明事情发生在五天前,此事应当很快就会传开。
陶远还补充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
北狄近年来和西戎、月之频频发生战事,导致他们的国库并不充盈。此次北狄从景朝军中缴获两百万两白银的事情传到王庭后,老国王和国中主和的大臣们皆是大喜,一致认为此战既然得了好处便可以收手了,继续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与大景作战没有意义。但是洛迪并不肯收兵,最后国王下了通牒,若是洛迪再不北撤回庭便剥夺他王子的身份,洛迪这才回了王庭。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这道通牒,让洛迪下定了政变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