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悦耳的消息

    经受过一场动荡,红墙碧瓦更添历史痕迹,但在烈阳的洗礼下,那辉煌的宫殿依旧熠熠生辉。

    久居室内的朱高炽决定出门活动筋骨,炽热的阳光穿过叶间缝隙洒在他身上,却并未使他不适,得益于霸王功的庇护,寻常热度无法撼动他分毫。

    一套拳法施展完毕,全身骨骼随之舒展开来,肌肤上泛起细细的汗珠,侍候在侧的小太监连忙递上一块布巾。

    谣言风波过后,朱元璋几乎更换了大半个皇宫的仆人,这小太监便是新人,脸上满是紧张不安。

    草草地擦了几把脸,朱高炽随手抛出布巾,吩咐道:“一会儿我要去御书房见皇祖父,去准备一下,我要沐浴。”

    小太监匆忙点头,慌乱地拾起布巾,急忙跑向屋内,或许是过于急躁,竟被门槛绊倒,摔了个结实。

    朱高炽眼角瞥见这一幕,心中不禁轻松些许,接着继续练习拳法。

    御书房内,朱元璋倚在龙椅上,手中握着一份奏折,面带笑意。

    朱高炽见此情景,快步走近,笑着问:“皇祖父,何事让您如此欢喜?”

    朱元璋将奏折平铺在桌面上,招手示意:“炽儿,你过来看便知,这对大明来说,是个极大的喜讯!”

    “吕易在后宫散播流言,现已伏法,吕氏一族被彻底铲除。锦衣卫彻夜调查,发现吕氏竟暗中勾结宫中之人,公然买卖宫中职位,经查明,依大明律,应予以抄家……”

    朱高炽读到这里,眉心微蹙,这怎能算是好消息,这不是直指皇祖父的痛点吗?

    “共查扣黄金八百斤,白银千两,白玉五百斤,珍珠等宝石六箱,古董书画四箱,私窑瓷器二十多套,金银铜器三百余件……”

    一串串鲜活的数字跃然纸上,让朱高炽眼前一亮,未曾想小小的吕家竟积累了如此巨额的财富,如此一来,武昌水灾的缺口或许就能填补上了。

    他缓缓抬眸,看见朱元璋眼中闪烁的喜悦,看来皇祖父的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皇祖父,这些财物何时能用于救灾?”

    “炽儿,莫急,这些宝物需入库妥善保管,要将其兑换成银两还需办理相关手续。”

    朱元璋轻轻压了压手,欣慰地回答。

    大明的宝库,实乃珍藏稀世之物之地,自dy失陷,那些沉睡百年的瑰宝便归于朱元璋麾下。然而,这些宝物虽价重连城,却无法解当下的迫切之需。

    它们犹如前世的固定资产,想转换为现银绝非易事。况且,这些珍宝早已烙印皇家威仪,承载着王室的根基,简单说,就是皇家的压轴之物,岂能轻易示人?

    更何况,就算提前售出,市面上也鲜有人能承受高昂的价值。这些宝物更多是地位与阶级的象征,在这法规森严的社会,流通起来困难重重。

    \"皇祖父,您得抓紧,一旦入库,这些宝贝就难以再取回了。\"

    朱高炽审视着奏折上的清单,目光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朕明白,此事即刻便会传达下去,相信朝臣们会理解的。\"

    朱元璋笑答,武昌的难题总算有了对策。

    \"那孙儿就代表武昌的百姓向皇祖父致谢了!\"

    吕家的财富之巨让朱高炽暗自思量,是否能设法将这些权贵的钱财巧妙地引出?

    朝廷养活着上百官员,每位官员年复一年提出无数建议,一旦被采纳,赏赐自然不在话下,加上俸禄,便是他们家族势力的基石,朝廷在这方面耗费颇巨。

    能否找到方法,减少这类开支呢?

    朱高炽思路大开,深思熟虑,对他而言,金钱只是数字,但对于百姓,一个数字就能保障他们一年的安康。

    \"炽儿,你在思索什么呢?\"

    见朱高炽沉思,朱元璋忍不住询问。

    \"孙儿在考虑如何充实国库。\"

    \"呵呵!充实国库不如充实百姓的口袋!\"

    朱元璋放下奏折,严肃地说,他建立大明的初衷就是为了百姓福祉,国库的钱财源于百姓,理应回馈于民。

    若有一天,百姓安居乐业,甚至无需朝廷扶持,那才是他朱元璋理想的天下。

    朱高炽闻言,眼中掠过一丝领悟,但要做到这点,谈何容易。在皇权触及不到之处,权贵常为了私欲不断压榨百姓。

    正交谈间,门外宦官通报。

    \"陛下,纪明求见!\"

    \"宣!\"

    朱元璋示意。

    \"炽儿,此人是朕从朝中为你挑选的助手,每个人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见解,我希望你能从他那里学到多元思维。\"

    不久,一位儒雅的青年男子步入殿内。

    \"微臣纪明参见陛下!\"

    纪明出身微贱,与朝廷里的权贵不同,他们不懂民间疾苦,而他对世事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十七岁他崭露头角于乡试,十八岁又在会试中脱颖而出,未及二十便踏入朝廷,谋得一官半职。

    朱元璋显然洞察了他的才干,故将他委派给孙子,朱高炽即将接手朝政,有了纪明的辅佐,无疑能减小不少阻力。

    朱高炽审视着面前这位青年,竭力在脑海里搜寻他的事迹,却一无所获。不过,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智者被淹没,也并非史书记载不详尽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