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65章 君臣议事

    “臣编练民团共有两千两百人,军饷来源为臣经商一部分,泉州海商捐助一部分,条件是臣必须保证泉州府城安全。”

    “臣编练民团的地方位于宝岛中部,原本想直捣海盗巢穴,但军力不足、器械短缺,不能成事,后得知海盗有所行动,方才倾力上岸打击海盗,但仍然有不少海盗逃脱,请皇上治罪。”

    “臣恳请皇上支持各府县编练民团之策,但要做出调整,不能让编练民团成为各府县世家大族贪污、败坏纲纪的借口,或许专人专事,少些掣肘,亦能成事。”

    “臣非抗命不来江宁,因得知海盗贼心不死,仍想上岸劫掠,臣决意率领民团和海盗周旋到底,未能剿灭海盗之前,无颜面见皇上。”

    “臣俘虏海盗返回宝岛,以海盗为苦力建设完善宝岛民团基地,以期对海盗形成打击,让他们无力上岸劫掠。”

    ……

    十一月十八夜,江宁皇宫勤政殿内皇帝皱着眉头看完苏圣平提交的奏章,转头对内侍监监正道:“福建那边没有后续消息传来?”

    那老太监低头弯腰,面无表情,道:“没有,泉州府城的那些民团,并没有参加今年这次和海盗的战争,那些民团的情形之前监里汇报过。至于参加莆田和福州的那些民团,当时莆田府城被围,内侍监无法出城查探,再者民团伤亡极小,没能找到甲胄、兵器。还有就是苏圣平管理民团极为严格,停留在莆田和连江、宁德等地期间,无人能够靠近,也查探不出民团情形。再有就是老王爷那边传来消息,只知道民团确实没有拿走任何海盗劫掠的东西,反倒是被各地官府私吞了,民团只是抓走了那些俘虏。”

    皇帝静静听完,道:“明日一早传周秉政和唐海刚觐见,先见周秉政,再见唐海刚。”

    第二天一早,刚到兵部衙门上值的周秉政就被急急忙忙召往勤政殿。前往勤政殿路上,周秉政心里想着皇帝召见定然是为了海盗的事情,恐怕是因为苏圣平上奏章的事情。至于苏圣平建议的专人专事,周舟早就写信跟他提起,只是不知道这样做到底行不行,为什么苏圣平编练的民团如此厉害,其他地方的民团却是如此不堪一击,难道真是简单“多方掣肘”就能解释的?

    周秉政一进勤政殿,皇帝就把苏圣平上的奏章给他看,自己在那批阅其他奏章,估摸着周秉政已经消化了苏圣平奏章中的信息,才缓缓开口道:“爱卿怎么看?”

    做了几年皇帝,赵世卿如今不论神态语气,还是心理都已完全是皇帝风范。也难怪他志得意满,短短几年时间,就让东南党取代江浙党掌握朝廷大权,但又不至于像当初江浙党那样独大,还把户部等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又成功的让东南党成为江浙、江淮两党攻击的主要目标,自己再居中调停裁判,掌握着朝政的主动权。

    就像现在,他问周秉政怎么看,到底是对什么怎么看也不明说,只能看大臣自己的理解。这样做不仅把握了谈话的主动权,还能给大臣造成心理压力。当然,这是对一般大臣而言的,像杜文心是懒得猜,会直接问皇帝对什么怎么看,而像周秉政这种一般都能猜中皇帝想要问什么。

    周秉政合上奏章,这次他了懒得猜了,低头道:“臣早年曾经教过苏圣平几年学问,那时他还是十二三岁的少年。臣当年就发现苏圣平才高于人,小小年纪就见识非凡,但却又心高气傲,完全受不得委屈。”

    “观他历来的作为,若说他心中无忠君之念、爱民之心,以他的聪明才智和经商之道,完全可以过上令人羡慕的日子,也不至于前往宝岛那样的瘴疠之地筹划打击海盗。”

    “何况奏章所说的海盗袭扰沿海之事乃是事实,浙江沿海已有多起海盗上岸袭扰事件,海盗小股聚集,多则上百,少则几十,到各个乡村去劫掠。兵部判断这些海盗都是探路的,如果他们能得逞,恐怕以后海盗就会以这种路线上岸劫掠,大规模的攻打县城、府城的情形。虽说近阶段不大会出现这种情形,但等海盗羽翼丰满,有攻城能力必会大规模攻打城池。”

    “所以,臣对苏圣平奏章所说的在宝岛设立民团,攻打海盗巢穴之事深表赞同。但单纯的依靠他个人经商和海商捐助,恐怕进展缓慢,恳请朝廷给他支持。至于他所说的专人专事,免除地方干扰,臣觉得还需商议。”

    皇帝问到:“为何?”

    周秉政答道:“毕竟不是人人都跟苏圣平一样,有海商肯借钱给他编练民团,他又是在泉州本地编练民团。如果我们贸然派人下去,起初的银子朝廷是可以支持,但是没有了当地大族的支持,如何招人?再者现在的民团如何安置?和地方防御使衙门如何合作?军备如何配足?”

    皇帝反问道:“苏圣平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呢?”

    周秉政答道:“陛下,前年底苏圣平之所以会被押往江宁,说出来最直接的原因还是泉州知府和防御使告他不听从号令导致海盗袭扰泉州,但事实如何?当初苏圣平可是去往莆田抗击海盗,他编练民团虽说有泉州知府衙门和崇武县衙的财力支持,但府城的海商也付出了很多啊,苏圣平本人不在的情况下,他的手下不懂得变通,自然要遵照约定和命令保护商人的利益。但是他们也没有躲避和海盗作战,袭扰泉州的海盗同样是他们打走的。只是两个衙门的主官为了回避责任才诬告苏圣平,以至于他被押到江宁,还受尽折磨。”

    周秉政接着说:“当初要各府县编练民团时,臣曾经和他有过细谈,当时并未提及专人专事。臣猜想苏圣平也是后来回想整件事后才想到了这条策略。至于他是怎么做,招人招的是本地人,和地方防御使一点都没有关系。哦,也不对,要说和防御使衙门完全没关系也不对,毕竟他最初的军备都是花钱从防御使衙门那买来的。至于军备如何补足,有钱能使鬼推磨,从各地防御使衙门买一些,再出钱让铁匠什么的仿制一些,也差不多够了。”

    周秉政一口气把胸中的怨言说完,心道:圣平,老夫以朝廷之力编练的民团和各地的防御使衙门,对海盗束手无策,反倒是你以一己之力却能把海盗打的大败亏输,难怪你会跟周舟说朝廷帮不起。老夫想了许久,也不知道你说的对不对,但也只能帮你到这了,希望你能还沿海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至于你说的专人专事,老夫不提也罢!

    皇帝看着以往在自己面前甚少言语的周秉政,他说的内容自己很多都是清楚的,只是如今听周秉政这样说来,倒是听出了不少意味。

    苏圣平是不是对自己也很有怨气,当初自己本就知道苏圣平没错,但还是罢官抓人,还让他差点死在牢中,可自己已经惩罚了那些人了,难道说还要皇帝亲自对他认错不成?

    防御使衙门有那么多资源,完全打不过海盗,朝廷花那么多钱给他们制作军备,却让他们卖给私人,钱还装进自己的腰包。而别人拿着他们卖出去的简陋装备,就能打败海盗,这是因为什么?泉州海商真有那么多钱,还是说是为了自己身家性命逼不得已?海盗又有了新的动向,搞的周秉政似乎也要放弃了,谁能担当大任?苏圣平在宝岛到底搞出了什么名堂,自己完全不清楚,难道那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否则他为什么不来江宁也要去宝岛?

    诸事纷繁复杂,皇帝一时也理不出头绪来,最终还是开口道:“周尚书,那你认为苏圣平提出的专人专事一策是否可行?”

    周秉政答到:“陛下,少了掣肘,自然会有效果。甚至臣认为各地会涌现出更多的苏圣平来,给了他们银钱和政策,供应足够的军备,沿海那么多人,总归会有悍勇之辈挺身而出,与海盗血战。”

    皇帝道:“多出几个苏圣平未尝不是好事。如今花费这么多,竟没有几支民团堪与海盗一战,倘若专人专事能够多出几个苏圣平一样的人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周尚书,你回去后就召集兵部众人制定方略,尽快实施吧!还有,你们制定方略的时候,要注意海盗最新的动向,对如何打击那种分散的小股海盗,要有针对性的措施。此外,苏圣平尽管没来江宁,你们也要互通信息,多问问他的意见。再者,就是苏圣平如果对海盗作战,你们尽可能的给予支持。顺便帮朕转达一下,等哪天他剿灭了海盗,朕在江宁恭迎他,为他庆功。”周秉政赶紧领命告辞。

    周秉政前脚刚走,唐海刚后脚就进来,一番见礼过后,皇帝还是把苏圣平的奏章拿给他看。唐海刚看完奏章后,不待皇帝询问,就开口道:“陛下,应对苏圣平赋予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