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汗早已打湿了严嵩的袍服,刚一出无逸殿,年近七旬的严嵩便健步如飞大踏步走出了西内。
见老爹出来,严世蕃也直接拿着几封密信凑了过来。
“爹,各镇兵马都在路上了,这些总兵官的胆子是真肥啊,每年竟喝了这么多的兵血,我大明朝怎就养了他们这帮贪官!”
严嵩压根就没搭理严世蕃。
“我告诉你,现在、马上回家去搬银子。”
“咱们家有多少银子,就取多少银子出来。”
“全部拿去重赏百姓登城助战。”
严世蕃闻言一怔,登时便不乐意了。
“爹,那都是咱严家的银子,咱们拿自家的银子给朝廷办事?”
“孽障,都这会了还想着你的银子!若是没有百姓登城助战,你我父子二人的人头就要挂到城门上激励三军将士了!”
“这关咱们严家何事?”严世蕃的心中尽是震撼,严嵩的老脸依旧阴沉。
“伱就说这银子你是取还是不取?不取我现在就吊死在安定门外去看看能不能换你一条小命!”
严世蕃闻听此言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再也没有了二话,恶狠狠的咬牙道:“定是有人蛊惑圣听,待俺答退兵老子一个也饶不了他们!”
“快滚!”
严嵩上了马车,没有回家而是掉头直奔顺天府衙。
在顺天府衙的对面,便是京师的城隍庙,此时京师供奉的城隍还不是杨继盛而是二百年前在燕京就义的大宋丞相文天祥。
自俺答入寇起,城隍庙外便香火不灭,不少无处可去的百姓更是聚在城隍庙四周。
“下官顺天府知府马坤,拜见严阁老。”
“顺卿,快,将府衙里的人都唤出来。”
马坤朝着府衙里喊了几声,便有两班衙役跟在其身后跑了出来。
在不远处的茶楼中。
徐阶与屠侨两人望着脚下不远处满头大汗的严嵩,端着茶盏脸上的笑意却快要遮掩不住了。
“子升,今日之事当真是出乎你我意料了,依你之见陛下可是对他严分宜动了杀心?”
徐阶端着茶盏摇了摇头。
“不好说,说不好,这得看他严阁老能不能募到兵了。”
二人相视一笑,屠侨倏然道:
“他严分宜当初对百姓取之尽锱铢时,可曾想过有今日?”
“都这会想起百姓来了?难哟。”
徐阶却摇了摇头。
“话不能这么讲,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严相公家里还是不缺银子的。”
“此番严家不出点血,怕是难过关喽。”
站在顺天府外的严嵩知道,这会怕是方才在西苑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藏在哪个角落里等着看严家的热闹呢。
严嵩也顾不得许多。
“老夫知晓各位街坊在城中无有住处,强敌压境,京师守备空虚,京营有房子,有吃喝,若有壮士愿为国效力,登城助战,朝廷不会亏待你们的!”
严嵩话音刚落,便听到城隍庙中有人“呸!”了一声。
“我连襟就是京营的,京营都多少年没发饷了,你姓严的不知道?”
“京营尚且如此,你怎么好意思开这个口?”
这种事情都不用徐阶故意去挑唆。
但凡是在京师生活超过三代人,谁不知道京营是什么模样。
“严阁老,我没听错吧?京营的房子还能住人吗?!”
“你也一把年纪了,这么说真就不怕下拔舌地狱?”
“……”
严嵩看着面前汹涌的百姓,心情分外复杂。
“各位街坊,乡亲,即便是朝廷一时犯难,我严嵩深受国恩,自掏腰包给你们出饷可行?”
“千错万错,俺答走后,诸君在问罪于老夫,亦胜过让那贼寇破城啊!”
严嵩的话,在百姓的心中可信度几乎为零。
“我们没听错吧?严阁老自掏腰包?”
“分宜相公给咱们掏军饷啊?怕是兵部都不敢这么想啊!”
不只是谁先笑了一声,城隍庙外很快便笑成了一片。
在百姓笑声中心的严嵩低着头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顺卿,去看看我家运银子的马车来没来。”
严嵩已然是豁出去了,哪怕是豁出去弄个倾家荡产,也得弄上几万百姓上城墙助战。
倾家荡产,总胜过满门抄斩。
马坤闻言刚欲起身,但是在抬起头的那一刻马坤却怔在了原地。
“顺卿,愣着作甚?”
“严阁老,您看……”
严嵩疑惑的抬起头,在府衙前已然排起了一条长龙。
在队伍里站着的,均是正当壮年的年轻人。
“不是要募丁登城助战吗?你总得给俺发个家伙什吧?”
“武库司的刀枪可不行,用武库司的刀枪还不如回家拿锄头上呢。”
“那啥别想多了,可不是看你面子,听说宁秉宪一早就出城了。”
“……”
严嵩看着面前的百姓喉头涌动了一下,嘴里想要说些什么,只是千言万语到了嘴边却没有一个字好意思说出口。
“顺卿,登录名姓,发予兵械。”
“老夫,哎,老夫……省得,老夫省得。”
严嵩语无伦次的看着面前的丁壮。
只得是赶紧组织顺天府的衙役登录名姓了起来。
“得了,快七十的人了,让这些差爷录吧,您老还是好生歇着,管教好自家儿孙吧。”
说罢,那壮士便瞥了一眼远处,只见严世蕃满头大汗的跑到了严嵩面前。
“爹,我来……”
“啪!”的一声脆响传来。
严嵩一巴掌便抽在了严世蕃的脸上。
“让各位见笑了。”
当是时,连坐在城隍庙外的老妪、老翁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远处茶楼之中的徐阶、屠侨静静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幕。
严嵩能看到的,不过是城隍庙前百步之人。
而在徐阶、屠侨眼中的,看到的则是一条由百姓组成,长不见首尾的长龙。
“这是……”
饶是徐阶也不由得叹了口气。
“百姓纯稚啊。”
这是自土木堡之后第一次有外寇兵临京师。
也是帝国散发暮气后第一次面临考量。
严嵩、徐阶、陶师贤、乃至嘉靖都不知道京师的百姓会对戍防京师有何种反应。
这条丁壮组成的长龙用行动告诉了庙堂之上的衮衮诸公。
百姓会唾骂严嵩,甚至会摒弃朝廷。
但这跟登城助战没有关系。
哪怕是到了崇祯十一年、崇祯十五年皇太极南征时,京师依旧有大量百姓登城助战,使清军屡攻而不得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