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二章 我还想要一个人

    良久之后,那上千士卒中爆发出一阵惊呼。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p>

    “我没听错吧,六个红心。”</p>

    “这是真的吗?我等便是连十发全中都做不到啊。”</p>

    “关键他还是个文官。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朝有这样的厉害的射手啊。”</p>

    “关键是,居然在陛下面前如此。这也委实太过大胆了。”</p>

    “也不知陛下会不会治他一个大不敬之罪。”</p>

    “陛下只会见猎心喜。”</p>

    而台阶上的李世民看着身前的罗彦,居然吐了口吐沫。罗彦眼睁睁看着李世民喉管颤动,心里暗笑,脸上却带着几分惶恐说道:“恕为臣不敬,一时运气,侥幸赢得陛下一筹,还望陛下恕罪。”嘴上虽然如此说道,可是心里想的却是,要不是想给你留点脸面,直接十发全中红心。</p>

    确实,有了两个技能在身的罗彦哪里会出现什么失误。那未曾命中红心的四支箭,其实都是罗彦可以放水了。要是有人将四个箭靶放在一处,就能惊奇地发现,这四支箭居然都是命中箭靶的同一个位置。</p>

    又吞了口吐沫润润喉咙,李世民这才反应过来:“行了行了,你也不要在我面前得瑟了。话说,你什么时候有了这般厉害的箭技?军中善射的将军多了,但是能够如你这般的,我还是头一次见。老实交代,你到底还藏着什么本事。”</p>

    李世民的震惊难以附加,哪里还能顾得上找罗彦的麻烦。他的内心迫切地想知道,眼前这个年轻人到底还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秘密。</p>

    “君子六艺,以前罗彦家境贫寒,自然是什么都学不了。而今受陛下恩遇,生活优渥,自然不甘自己成为那只知埋头苦读的书袋。当初渭水桥畔,陛下隔津与那颉利谈话,岂不知臣心中只悲愤。从此之后,每日里若有闲暇,便虚耗心神演算那弓箭之道。加之自己也有些蛮力,三年务虚,一朝务实,不想居然有这般成就。”</p>

    虽然对于罗彦所说仅靠心中演算便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有些质疑,可是听过罗彦苦练弓箭的理由,李世民还是一阵感动。叹口气,李世民说道:“真是难为你了。朝中有你这般忠心耿耿朝气蓬勃的臣子,真是我李世民之幸事。”</p>

    这话说的罗彦心里有些发虚,连声称不敢。</p>

    看着李世民脸色逐渐缓和,罗彦这才谨慎地问道:“陛下,方才打赌的事情,你不会反悔吧?”</p>

    罗彦问这话的时候就像是小孩子试探大人一样,让李世民一阵好笑:“既然打赌你赢了,那我也不会反悔。只是,这件事情还需要我好好考虑一番。你什么时候随军出征,担任什么职司,这些事情都需要安排好了。”</p>

    望着罗彦,李世民有些感慨地说道:“你的能力,才是真正让我犹豫不决的原因啊。”</p>

    说完也不向罗彦解释更多,走到千军前面,高声说道:“今日演武,朕非常开心。你等的表现不枉我这三年来承受的压力。想必你等也听说了,不久之后,我大唐便要出征突厥。战场上的你们,杀敌立功是你们应该做的,我要求的是,但有大战必有尔等,尔等出阵大战必胜。你们,能不能做到?”</p>

    “战必有我,我必克敌。”也不知道是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而今听起来,依旧觉得热血澎湃慷慨激昂。</p>

    连罗彦都忍不住说了一句:“要是到时候我掌这支兵马,必将那颉利擒来献给陛下。”</p>

    虽然身边的人都觉得罗彦有些吹牛,不过转过身来的李世民却一脸开心地说道:“对,就是要你这样的志气。”</p>

    一行人在李世民愉悦的笑声中回到了太极殿,开始面对永远也看不完的奏疏。</p>

    时间转眼就到了十月,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筹备和计划,出征突厥的事情终于正式确定了。这天朝会,当李世民听过朝堂中众官的奏报,一脸严肃地对殿下说道:“突厥先前与我和亲,本为姻亲。然阴助梁师都这般逆贼,更是屡犯劫掠我边境百姓,实为姻亲所不取。自今日起,我大唐对突厥宣战。”</p>

    听到李世民这个一句话,群臣脸上都是一紧。这一刻,终于到来了。</p>

    当然了,面色严肃,但是内心都充满了期待。</p>

    “命兵部尚书代国公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张公瑾为副,率领中军;并州都督英国公徐世绩为通漠道行军总管,由东路率主力直接进入突厥腹地……”一系列的任命下来,六路大军悉数由久经沙场的大将军率领,而且悉数交付便宜行事之权。</p>

    李世民的手笔不可谓不大,好多事先不知道计划的大臣一时间都惊呆了。</p>

    这样的手笔,比开国初期数路大军攻伐大唐周边诸豪杰的情形也差不了多少。</p>

    不过,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了李世民此次征伐突厥的决心。待旨意宣读完毕,李世民对殿中接旨的数位将领说道:“此番大战,倾尽大唐所有物力。若是不能一战而定,一旦形成对峙之势,大唐就要重蹈前隋大业年间的覆辙。众位将军,大唐,就拜托你们了。”</p>

    话不可谓不重,以李靖为首,登时拜道:“必不令陛下忧心,我等必将那突厥尽数灭了,以显我大唐神威。”</p>

    满意地点点头,正当李世民要宣布退朝,让群臣各自回去准备的时候,忽然见李靖上前一步,央请李世民:“陛下,微臣此次出征,深感责任重大。然近年来劳于军务,精力多有不济,唯恐有一时疏漏,颓丧了北伐大计。因此臣还想向陛下要一个人,以辅助微臣。”</p>

    李靖这话让别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毕竟李世民已经将张公瑾分配给他做副手了。这样一说,明显是看不起张公瑾咋滴?</p>

    “哦,到底是何人?可是你那得意门生苏定方?他不就在你所率大军之中担任将领么?反正我已经给了你便宜行事的权利,这个不需要征询我的意见啊。”</p>

    “苏定方虽然勇武,也跟随微臣学了不少的兵法。但是和我所要的人比起来,还差了不少。”</p>

    “不是苏定方?难道是侯君集?”</p>

    “也不是潞国公。”</p>

    “那你说说,到底是谁?满朝文武,我实在想不出能够让你如此看重的人了?”倒不是李世民有意忽略程知节尉迟恭他们几个。越是大战的时候,越要注意后方的稳定,而程知节他们几个,正是领了这样的重任。在大军征伐期间,严加镇守大唐境内。</p>

    “微臣想要的人,便是陛下近臣,中书舍人罗彦。”</p>

    “什么?”不仅是李世民,只要是在这朝堂上的,没有一个不惊叫出声的。绕了这么大一个弯子,合着要的就是这位啊。</p>

    当初罗彦请求随军出征确实引起了满朝上下的关注。不过,那个时候大家都是抱着一副看戏的心态来看罗彦上蹿下跳的。谁都知道,征伐突厥这样的大事,李世民越是重视,就越不会强加干涉军务。即使是如今率军的主将,那都是兵部和十二卫的将军共同参议才有的结果。</p>

    谁想到,到最后还真是让罗彦这家伙如愿了。</p>

    “代国公,罗彦是不是到你府上求你了。早知道你让他求我啊,求我我一定让他去,虽然我说话不管用。”惊讶过后,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这里头有黑幕。向来好事的程知节站出来,也不管李世民在场,张口便如此问道。</p>

    听了程知节的这话,李靖被弄得有些苦笑不得。看了李世民一眼,见他也一脸好奇,李靖只能如实禀报:“诸君可记得月前罗彦所讲《三国演义》,某这些天回到家中,每每思量,便觉得其言之中虽然极尽沙场征伐之惨烈。然隐藏在其中的韬略,逐个挑选出来,让我也大吃一惊。”</p>

    “反复思虑数遍,才知讲此书者,必然精通数算奇谋,更兼人心揣摩,绝非一般人物可言。”</p>

    李靖是谁?当世用兵第一。不知道有多少年轻的将领想投入他的门下学习兵法。但是直到如今,他也不过是收了苏定方一个弟子。择徒极其严格,也就意味着他的眼光之高。可是,如今他居然将罗彦看的比苏定方都重。</p>

    这样的消息如何不让众人震撼。</p>

    “虽然微臣也知道纸上谈兵的道理,但是罗彦此人,确实胸中颇多韬略。加之他先前也自请跟随,微臣一想,这样的年轻人,确实该给他个机会,让我们看看他的真本事。”</p>

    李靖没有说出来的是,罗彦自身有能力是一方面,但是他想着借此让李世民安心才是更为重要的目的。</p>

    毕竟辖制着大唐最精锐的十数万精兵,自己又不是李世民的铁杆嫡系,要是不让自己时刻处于李世民心腹的监视之下,莫说李世民担心,他自己都担心。一个张公瑾,虽然是行军道副总管,但是真要大军出击,难免会有分兵的时候,所以还是多带上几个为妙。</p>

    而这样既是李世民的心腹,又不会扰乱自己军事安排的,必然要通晓军务才行。想来想去,能够要出来的,也就只有罗彦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