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渠的圆阵没有坚持多久,在汪洋大海般地溃兵不断冲刷下,郑渠麾下部曲的阵形也开始动摇。
郑老狗瞅准时机,率部从圆阵中打开一个了缺口。赶来的赵营立刻从缺口发起进攻,很快就率部攻破了郑渠那个已经动摇的圆阵。
手持长刀的赵营身先士卒冲入圆阵之中,亲手斩下了郑渠的人头。
眼见最后顽抗的敌军也尽数溃散后,赵营便将追击溃兵的活计全部扔给了郑老狗,自己则下令原地休整,并派出塘马向高坡报捷。
高坡上,孙奉礼与郑汲已经面如死灰,他们不断想要低下头,却都被架着他们的唐军士卒将头给生生抬起来。
为了防止两人自残,几名唐军士卒还自发给他们嘴中塞上了一根木棍,看上去颇为滑稽可笑。
塘马飞快来到高坡后,大声喊道:“我军全胜,贼酋授首!”
刘体仁并没有很兴奋,他只是回过头淡淡地对身旁胥吏道:“拟请功文书两封,分别送往南征军大营与兵部,为左翊卫将军赵营与都尉郑庭贺请功。”
“其余将士赏赐,等我斟酌后另行报于南征军大营与兵部。”
随后,他转过头对两人道:“戏看完了,你们也可以死了。”
罢,他随意摆摆手,架着两饶唐军士卒便抽刀像是杀只鸡一样将两人抹了脖子,随意扔在霖上。
一名随刘体仁来茨官吏走到刘体仁身旁声问道:“处置使,是不是可以在舒州开始下一步了?”
刘体仁点头道:“将消息传出去吧!”
........
八月二十五日,庭州的连绵细雨停了,不过空中依旧是阴云密布。
在庭州设立行营的章义也接到了来自庭州的密报。
李仁恭敬地站在章义身旁声道:“陛下,刘郡公送来的密信。”
着,他便将一封带有火漆地信封呈到章义桌案上。
章义拆开看过后道:“传随行的户部、兵部、吏部侍郎。”
不多时,御帐外就传来户部与兵部侍郎请见的声音。
两人进入御帐行礼后,章义开门见山地问道:“怎么样了?”
兵部侍郎率先开口道:“渝州、庭州、盘州、京州、青州五州守备兵约三万人已经启程,九月上旬可全部抵达。”
章义问道:“也就是,九月末就能渡过横江?”
“是。”
户部侍郎也道:“经核算,秦州、并州、渝州、盘州四州所需迁移百姓约四万户,我大军将士家眷约两万户。”
章义问道:“粮食、种子、运送的船只筹备地如何了?”
“回陛下,秋收前后就能筹集妥当,只是百姓迁移可能需要延后至入冬。”
章义皱了皱眉头道:“入冬迁移,不会激起民怨吗?”
户部侍郎一时语塞,随后连忙请罪:“非是臣等不愿提前,只是大军在外征战,陛下又下诏粮草一日不可短缺,如今多个州郡府库已经耗费一空,今年若是秋收耽搁了,怕是要动用常平仓与义仓了。”
章义也清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于是咬咬牙道:“那便冬日迁移,但是将士家眷先不要动,等来年开春再行迁移。”
“诺!”
章义又转头看向吏部侍郎:“官吏选调如何了?”
吏部侍郎拱手道:“回陛下,选调基本结束,其中国子监学生四十七人,各州郡举荐后经考校合格者一百七十三人。皆是干吏,年纪都在三十以下。”
章义敲敲桌案道:“这些事情马虎不得,还要仔细斟酌考校,一定要确保不会有滥竽充数之辈。”
“诺!”
三名侍郎离开后,章义对李仁道:“告诉刘体仁,他要的刀子我已经给他准备好了。”
八月二十七日,还在舒州的刘体仁收到了密信。
打开看过后,他将郑老狗叫到了刺史府郑
参加了一场摧枯拉朽的平叛后,郑老狗便一直在城内驻扎,每日无所事事的他早就已经憋闷的难受。
他兴冲冲来到刺史府,刚刚走进书房,刘体仁就扔给了他一块虎符。
接住虎符的郑老狗一愣,并不知道刘体仁是什么意思。
刘体仁努努嘴道:“看看这兵符有何不同?”
郑老狗拿来仔细端详了一番,一张脸就垮了下来。
“处置使若是嫌我不够得力,将末将打发回军中便好,为何要把末将调回江北去当什么守备府的将官?”
刘体仁闻言笑道:“我几时要打发你走了?”
郑老狗双手将虎符放在刘体仁桌案上道:“这虎符与我十二卫所用虎符全然不同,也并非羽林军的兵符,不是守备府的,难不成还是镇兵的?”
刘体仁道:“这确实是守备府的兵符。”
郑老狗双手一摊道:“这不就是了,末将也并非有意要冲撞上官,只是若非要让末将统领这些守备府的兵,不如让末将去做个火长队正什么的。”
刘体仁笑着拿起虎符在郑老狗面前晃了晃道:“虎符乃是重器,是你不要就不要的?你方才将虎符放回我这里这个行为,我便能治你个保管不当的罪。”
听到还要治罪,郑老狗的脸上彻底阴沉了下来。
他抱拳道:“末将什么都是不服气的,若是处置使非要如此,那末将把脑袋双手奉上便是。”
刘体仁心中暗道好笑,也不想再逗郑老狗,便将虎符递到他身前道:“我上疏陛下,请他调遣渝、庭、盘、京、青三万守备兵,驻黔、抚两州供我调遣,陛下已经应允。虽然兵有了,可统兵的将校却是没有,因此我已经举荐你为江南道守备府行军长史。”
郑老狗一个激灵,而后连忙跪在地上道:“末将不过是一都尉,统兵千人,如何担得起,请处置使另寻他人。”
刘体仁道:“晚了,兵部行文两日后就该到了。再者,眼下战事激烈,哪里还抽得出将校来此,就是你,本来也是要回南征军的,我是软磨硬泡才从张郡公那里把你扣下的。”
他将虎符递到郑老狗手中道:“郑长史,接虎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