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0章准备开始杀猪

    “杂文则要写诗和赋各一首,这个题目都是临场才出的,比较考验功力。”东先生抓了抓脑袋。

    “你的诗和赋有没有点底子?”

    赵承想了想,缓缓摇头。

    如今大陈朝之前的唐朝,几乎把诗写到了巅峰水平,在其后的一千多年了,很少有诗篇再能超越唐朝。至于赋,唐以后更是绝少有出彩的了。也就宋词算是诗之后的另一巅峰,但可惜科举不考。

    “没有底子也没关系,只能勤学苦练了。”东先生不以为然,接着往下说。

    “最后一项是策文,不同于考秀才的方略策,进士科的策问难度要低很多,一般都是时务策。”

    赵承想了想说道:“策问都是针对时政的具体事务而出的题对吧?”

    东先生点了点头:“除此之外,还有明经科,要将《礼记》《左氏春秋》等九部正经全部记牢,说是倒背如流也不为过。题目就在这九部正经里面出。也许还会加试《论语》等。”

    “这个考试算是最为宽松的了,如果你诗文不好,就只能考虑走明经科。”

    赵承停下了手中记录的笔,看着自己记录的“课堂笔记”说道:“那么看来明法、明字和明算这三科也都类似,分别需要通晓法律,通晓文字和通晓算术了?”

    东先生拍了一下手:“孺子可教也!”

    “当你选定了自己要考哪一科之后,就要针对这一科所考的内容进行学习。”

    “如果进入官学就读,那么毕业之后,可以直接参加省试。”东先生问道:“你父母可有人在朝廷作官的?”

    赵承摇头表示一概不知:“东先生,这个官学要学几年?”

    东先生说道:“二到三年不等,如果成绩突出,也可以通过推荐,提前参加省试。”

    赵承摇了摇头。进入官学固然可以获得一个通行证,但是时间未免太长了,从官学毕业之后,再通过秋闱和春闱的考试,等到正式迈入仕途,可能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了。

    “东先生,那如果我跟着你学习,也可以直接参加省试吗?”

    东先生笑道:“怎么可能?凡是私塾的学成者,要先发解试,先通过县里的解试,再通过州里的解试,如果全都通过,会得到解状,成为举子,那时才可以参加省试。”

    赵承觉得这条路虽然麻烦,但只要自己学得够快,那么时间可能反而比官学要短很多。

    “东先生,我决定了,要选进士科。”

    东先生出乎意料,他本以为赵承这种每天偷鸡摸狗,嗜赌成性的人能把明经科啃下来,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但是他没想到赵承居然选了第二难的进士科。

    “进士科?你确定考进士科?”

    赵承闭目沉思了片刻说道:“没错,就选进士科。”

    其实他选则进士科也是无奈之举,明经科看似简单,但要考儒、道的经义,而且明经类似闯关,只有闯过第一关才能参加下一关考试。并且帖经、试义、实务策一样不少,都要考的。

    至于后面的明法、明字、明算都类似,需要对大陈朝的专业书籍进行极为深入的研究,才有可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所以赵承的优势反而是看似很难的进士科,只要他发挥的好,时务策应该可以拿到高分,而杂文也有可以取巧的地方,这样再多刷刷题应该就差不多了。

    确定了科目后,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东先生直接扔给赵承几本书,让他慢慢熟悉,其中厚厚的几本都是一个名字《五经正义》。

    接下来的几天,赵承就在三点一线中奔忙,在家里先听东先生讲一遍经,然后跑去城南,必定会遇到孙小铁,接下来自然又是一通昏天暗地的豪赌。

    或赢或输,几个赌徒算清了赌资之后就各奔东西,然而赵承再去仓库监督蛮人们制作味精。

    所以每天赵承一出门,家里就剩下周如霜和东先生两个人。

    周如霜就会把那个木箱打开,在里面挑选一本经书,由东先生负责讲授。

    东先生把书卷拿起来看了一会,又把书卷放下,对周如霜说道:“如霜,那小子现在每天都去赌博,你可知道?”

    周如霜摇了摇头,她有些不悦,不知道为什么东先生也会在背地里说赵承的坏话,难道他也是受了李富的委托,前来劝说的?

    东先生见周如霜明显不信,也不硬劝,接下来开始拿着书卷讲课。

    结果一堂课下来,周如霜发现自己很多内容都没听进去,不知为什么,到了上课的时候就想睡觉,要么就是胡思乱想,一大半的心思都系在赵承身上。

    讲了一段经文之后,周如霜明显走神了,东先生怒道:“如霜!你的心思显然不在经书之上,这样下去讲也是白讲!”

    周如霜连忙赔礼道:“先生勿恼,是如霜错了。”

    “可是……先生,如霜就算把这些经书通通学完,全都记住一字不错,又有什么用呢?我又不能去考科举。”

    东先生抬头望了望天,好久才说道:“再过五天,我就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至于现在,你还是认真学习吧。”

    周如霜被东先生逼得没有办法,只好用心背诵。

    赵承依然是在孙小铁家玩了一会掷骰子,这一次运气极为不好,几乎每一把都输,赵承其实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拿出这些银子就是打算要输出去的。

    因此身上输得再也没有一个铜板时,老渔翁出手了,一次就掏出五两银子,借给赵承翻本。

    而赵承手气也及时转顺,轻轻松松就把刚刚输的那些全都捞了回来,不但如此,还大赚了一笔,足有二三十两银子。

    孙小铁看着赵承离去,心中暗想:“看样子这小子已经完全上套了,再加上这几天不停诱导他借钱,已经颇见效果。”

    “行动就在这一两天吧,只要输出了真火,赵承这小子还不是手到擒来。”

    当天夜里,老渔翁和张一鼓都接到了消息,准备开始杀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