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章 择校玉泉路

    凡三回来的第二天,马艳红也飞回京都,去那两个试点乡镇办理落户手续。

    具体落户时,马艳红一家三口,带上钱咏琳这个小姑子;凡三一家三口,带上凡学兰这个妹妹。

    经办人略一犹豫,便按部就班给办了。虽然不是标准意义上的夫妻二人,带两个孩子,但这种状况也谈不上违规。

    毕竟,人家也都是正儿八经的一家人,说到哪里都能理解。花这么多钱落户,自然是能落的人都给落下,没有哪个傻帽,愿意让指标白白浪费。

    1月15号下午,两家人户口落好后,凡三就打电话约李婧,次日(周六)一起去她妈妈所在的那所实验小学看看。

    “三子,你口气好大呀!连芝麻官都不是,就敢指使本小姐跑腿。”

    李婧在电话里半真半假地说,凡三一听,不由懵了。

    他实在搞不清这小娘们哪句话是真,哪句话是假,只得赔笑道:“咱不是想着,你是校长家公主,近水楼台先得月嘛!”

    李婧一听,知道凡三当真了,就笑着说:“跟你开玩笑呢,你都听不出来。我明天有事,过不去,你自己过去吧,保安要问,就说事先与王校长预约过。”

    放下电话,凡三决定,以后没事再不联系这小娘们,跟她说话,太累!

    第二天上午,兄妹二人就去了那所实验学校。

    学校在公主坟西,玉泉路那边,附近不少军事院校与航天院所,旁边是着名的建国中学。

    这所实验小学名叫建华学校,由建国中学与民建联合创办。

    10点左右,兄妹二人到了建华学校门口。这所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闲人一律不得进入。

    凡三报过名号,说是事先与王校长预约过了。

    保安半信半疑,打电话到办公室询问,不一会,一位穿着浅灰色制服的年轻女教师走过来。

    “不好意思!王校长临时有事,二位就由我来接待,您们叫我小段好了。”

    校园不大,但绿化很好,非常干净。

    建筑主体是一座3层的教楼,教室内,每个人都有独立的小翻斗桌,可以上锁。每人一条定制的塑料凳。

    学校课程,除了语数外,体音美,还有计算机、手工制作。

    学校文娱设施齐全,只要一线城市小学有的这里都有,没有的这里也有。

    校内经常举行各类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每学年都到外游学,低年级在国内,高年级与中学部可以出国。

    学校将参加建国50周年天安门群众联欢,组织一个五六十人的小方队。

    这个小段老师就是主要组织者,正在选拔队员,春节后开始训练。

    学生在学校食堂集体就餐,中学部与小学部分开,小学部低年级与高年级也在不同餐厅。

    学校每周都提前制定好菜谱,校委会审查通过才可执行。

    学生使用单独的不锈钢拼盘作为餐具,吃完后放到指定地点,不用洗刷。

    学生在校有量身定制的校服,一年四季,每个季节都有至少两套不同的校服,每周由宿管指导学生用洗衣机清洗。

    宿舍非常人性化,四室一厅,里面有电视、钢琴,供应热水冷饮。

    男女宿舍在不同楼层,有专门的宿舍阿姨yi,实行全天候24小时保姆式服务。

    这里的辅导员与宿管,有一个统一的称呼:“建华妈妈”。

    转悠一圈,这所学校给凡三兄妹的感觉,就是非常人性化,管理细心到位,孩子送到这里,生活上家长完全可以放心。

    孩子可以在这里轻松愉快地学习。至于老家学校体罚学生现象,这里绝对不会发生,连呵斥都不会出现。

    不过,凡三最感兴趣的是学校的办学宗旨与教学目标。

    这里的办学宗旨是:“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基。”

    教学原则是:“优秀做人、成功做事、幸福生活”。

    这才是凡三最在意的东西。

    他不太在乎思念、思想以后高考能考多少分,上什么名牌大学,关键是要顺利成人,未来能幸福生活。

    他们摊上吴秀玉这样的母亲,让凡三非常担心孩子的未来成长,这也是他决心北上的深层动因。

    骨子里,他对南方教育不是太有信心,他觉得,京都才是教育最好的地方。

    这个学校的教师,主要来自旁边的建国中学,学校行管人员,从校长到教导主任,都是从那边过来的。

    具体学科老师,一部分来自建国中学,一部分社招,一部分校招。

    小段就是从大学校园校招过来的,她毕业于李婧那所师范大学的艺术系。

    这小妞中等个头,身材苗条,长瓜脸眉目清秀,长头发用粉红色发夹夹着。她是学校少先大队辅导员,说起话来眉开眼笑,一口京片子非常悦耳。

    这个学校,在小段口中那简直是“如花似玉”,不过学费也不菲,每年8000,加上其他费用,每年差不多是。

    学生实行全封闭管理,周日下午到校,周五下午放学接回。有些家长工作忙,周末顾不上接回学生,也可以全托。

    这种条件,非常切合凡三两个孩子目前的现状。他当即就给两个孩子报名。

    听说两个孩子户口在边远乡镇,小段提醒:“凡先生,你以后可以将孩子户口迁到市区来,最好是海淀区,这里名校多。”

    凡三微笑着道谢,然后,互相留下联系方式后,就与马艳红一起离开了。

    “三哥,这所学校确实很好,可是,费用太高了,俺家兔兔哪能上得起?”马艳丽有些难为情地说。

    凡三看了他一眼,安慰道:“兔兔学费算我的,你们住房以后也算我的,但你们的生活费要想办法自己挣。”

    然后,他向马艳红谈了自己的打算。

    在香江,注册成立一家投资公司,负责南方事务;在京都,也注册一家类似公司,负责北方事务。

    南方那家公司的会计,由曹玉友担任;北方这家会计,由马艳红担任。

    公司成立后,马艳红可以每月正常领工资,像外边一样,正常交社保医保,这样,就有了生活保障。

    钱咏祥过来,回头可以跟着老刘干,只要肯吃苦,比在工地上有前途。

    马艳红连连点头,她觉得这样最好,公私分明,家人又有了保障,就可以在京都真正站稳脚了。即使三哥以后出国留学 ,自己一家生活也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