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11月18日,第二期培训班正式开课。为了保持工作惯性,凡三、李玉海被留下来继续协助班主任周阳。

    在第二期学员中,出现两个明星,一个叫雷鸣,一个叫张倩。

    雷鸣是京都五道口博士,年届而立,导师是某金融委负责人,可谓手眼通天。他中等个,长瓜脸,肤色白皙,西装革履,目前是王玉林的助理。

    雷鸣英语好,口语流利,常被袁市长叫过去陪同接待来宾。

    周阳私下告诉凡三,雷鸣身份证显示,他老家也是义阳,与凡三在一个市。不过,凡三看不惯这哥们的做派,就装作不知道,没有去攀老乡。

    张倩毕业于桂省大学,瓜子脸精致,身材苗条,常穿黑色西装套裙,套着黑丝袜。据说她三十出头,路子很野,现在下面一个区科技局。

    不过,这个娘们名义上在下面工作,平时却经常陪市里领导活动,是某位大佬家里的常客。

    跟这对男女相比,凡三等人简直就是路人甲,毫不起眼。

    11月下旬,班上传出消息,为了加速招商引资,各区县可能都要设开发区。

    12月上旬,又有消息称,银海可能对外大规模招聘,不拘一格引进人才。

    这些消息源头,来自雷鸣、张倩所在的小圈子。这让凡三嗅出当地领导为了发展,“不择手段”的味道。

    12月16号,第三期培训班开课。

    这次,袁立成等来了画龙点睛的人。

    琼海前市长告诉他,经营城市的奥秘,全在7个字:用好手中的土地。

    国家体改委的一位司长,找到大面积用地依据:中央下发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的文件中,其他城市都是划定小块地方对外开发,惟有银海全市都属于开发区。

    鹏城招商局长透露开发资金来源:当初鹏城名义上是对外开放的窗口,但最先进场的其实都是内资,等经济发展有个模样后,外资才敢进来。

    这番话也得到浦江高新区区长的证实:前两年一江钞票向东流,里面大部分都是内资,以及国企在香江的窗口公司。

    这两人都建议:外资不愿意来,不妨先进行内联,由内资主导开发。

    这3条建议,真的就像灵丹妙药,一下子打开了银海几位要员的视野。

    袁立成感叹:“与兄弟城市相比,我们改革的魄力依然不够大,对开放内涵理解还很不透彻,还需要胆子更大一些,政策更灵活一些。”

    市里几大班子认真讨论,并向中央级智库请教后得知:上述做法,首先,不违法;其次,基本不违规;再次,即使违规也问题不大。

    这让市领导班子吃了定心丸。

    他们决定大干一场,让这片寂寞的土地,成为大西南、全华夏乃至全世界瞩目的开放热土。

    市里传出消息,为了加速招商引资,当地将实行“四不政策”:一不问投资项目可不可行;二不问上级有无批文;三不问资金来源可不可靠(只要尽快到位);四不问年度计划是否达标(只要有实际项目)。

    换句话说,只要是票子,来就欢迎。

    社会上还流传着这样一条批示,据说一把手针对成片开发的批注:“此事事关重大,宜抓紧抓紧再抓紧。”

    批示中,那种时不我待的急迫心情,似乎能从文字间直接蹦出。

    山雨欲来风满楼。

    1992年元旦前后,整个银海上下都飘荡着一种浮躁的气息。身处其中,凡三自然感同身受。有空时,他就去找在银行干的李明远私下聊天。

    李明远是外地分配到桂省的大学生,经过多年摸爬滚打,三十岁不到就成为省行信贷部门科长,后来追到省行行长女儿,这才有机会来北海担任副行长。

    两人都是外地人,私下最聊得来,都想趁这波开发大潮捞一把。

    有这种念头的 可不止他们两人。

    当时,琼海设省后的第一波开发热潮刚过去不久,不少人靠地皮一夜暴富。榜样在前,不少人都野心勃勃,跃跃欲试。

    元旦前夕,由凡三牵头,培训班里玩得来的一帮人:周阳、刘浩,张谦,汪静,江华,李明远,聚到春华秋实茶馆。

    在座的人,几乎个个都是小衙内。周阳的老爹是省里厅长,江华自不必说。

    刘浩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长发长脸尖下巴,看上去有些瘦弱。他有个当副市长的老爸,中专毕业3年就当上了市财政局科级干部,不过为人还算低调。

    张谦的老妈是当地组织部门资深副部长,岳父是城建局老局长,在当地人脉深厚,在局里也是如鱼得水,他这个规划科科长,当得很是轻松。

    汪静老爹是海浦县县长,也是小伙伴中唯一的女性。小姑娘一头短发,苹果脸,成天笑嘻嘻的,看上去人畜无害,但胆子忒大。

    这些人,都是人精,又在经济关键部门沉浸已久,对社会财富的分化重组比一般人看得清楚。

    银海大开发正拉弓上弦,机会就在眼前,他们不甘心做旁观者。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李明远说,“不如我们先成立一家公司,到时候有机会就干一把,大家说怎样?”

    立即有几个人响应,但周阳与江华没有表态,前者没兴趣,后者怕风险。有心参股的5个小伙伴议定,每人出资20万,成立五岳实业公司。

    一听这名字,就知道这帮人干劲十足。不过,20万,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一开始,有人担心凡三拿不出这些钱。结果,这小子的资金竟然最先到账,真金白银,丝毫不差。这让其他小伙伴再也不敢小觑。

    猫有猫路,蛇有蛇道。不到一星期,所有人的钱都到位了。

    大伙公推凡三负责公司的具体筹备,一是这事繁琐,二是除了他,其他人都是科级干部,传出去影响不好。

    凡三也当仁不让,并提名让无人认识的马艳红担任法人代表,兼做出纳。

    五个小伙伴举手同意,他们不认识那个小妞,但大伙相信这个小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