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6章 准备上京城

    院子里的人,一下子就少了大半。

    张氏这才注意到古草、苗嬷嬷、刘长文三人,“他们是?”

    古月兰一拍脑门,笑着道:“差点忘记了。”

    而后,她开始向家里人介绍古草、刘长文和苗嬷嬷三人。

    “三弟妹,你这妹妹长的可真好看!”钱氏握着草的手都不肯松开了。

    李氏更是感叹,“原以为咱家姑子已经够好看了,没想到还有更好看的。”

    青梅轻咳一声,“二嫂,你可别拿我和瑄姐姐比较。”

    家里的女眷,除了古月兰和在厨房忙碌的大丫,有一个算一个的都围在古草身边。

    这美饶魅力,真是不容觑。

    午饭后,李氏开始安排房间,让古草和伍仁他们去休息。

    古月兰和方元善被张氏叫去了正房。

    屋里,除了方老爹和张氏,还有大哥、二哥夫妻,以及方青平和青梅。

    这是把家里的大人都聚集了。

    坐下后,张氏便道:“老三和老三媳妇要去游学,你们怎么看?”

    青梅立即道:“爹、娘,我是一个要跟着去的,毕竟我现在跟着三嫂学医。”

    方青平也发表了他的看法,“我也想去各地看看,学习不同的菜系,精进自己的厨艺。”

    方老爹和张氏:“……”

    大房和二房夫妻俩,除了无奈一笑,什么话都没。

    最后,还是方老爹发话,“出门可以,但每个月都要往家里送信,不要像这次一样,一走半年多就来了两封信。”

    方元善立即道歉,保证道:“爹,您和娘放心吧,这次一定每月寄一封回来。”

    “最好如此!”方老爹看向媳妇,语气便软和下来,“他娘,你的意思呢?”

    “你都答应了,我还能什么。”张氏轻哼一声,

    方老爹笑道:“只要你不答应,我的话就不算数。”

    气闷的张氏瞬间笑了,“你这人……也不怕孩子们笑话你。”

    方青山和方青河:“不敢。”

    青梅跟方青平:“不会。”

    方元善:“习惯了。”

    钱氏和李氏:请当我们不存在。

    古月兰:“……”

    翌日,杨昭时卯时就被图七从被子里捞起来。

    “你干嘛?”还未睡醒的杨昭时气闷的吼道。

    图七把湿了水的帕子往他脸上丢,“起床锻炼身体,然后晨读,吃早饭。”

    杨昭时听后,整个人往后倒,“吃早饭再叫我吧。”

    “那不行,这是三姑娘昨晚送来的作息表,二公子打算第一就被罚吗?”图七举着作息表。

    已经躺下的杨昭时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你刚才什么?”

    只见他睁开眼眸,拿着湿帕子就开始擦脸。

    “二公子从今日开始正式和姑爷一起读书。”图七抿唇而笑,眼中带着一丝幸灾乐祸。

    杨昭时不淡定了,他把湿帕子一丢,抓着作息表一看……

    “我的!每卯时正(5点)起床,晚上亥时两刻睡觉,这真是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啊。”

    图七嘿嘿一乐,“二公子,您还有半刻钟起床时间,晚了今日的早饭只有白粥。”

    “我……”杨昭时磨牙,最后还是加快了动作。

    既然决定要好好念书了,那他就不能放弃,不然三妹和妹该对他失望了。

    方元善以为第一杨昭时会迟到,没想到他竟然准时起床了。

    “二哥早啊。”方元善打招呼。

    刚从二房出来的方青河,“早啊。”

    杨昭时一愣,“那个,妹夫跟谁打招呼?”

    方元善也没想到那么巧,干笑一声,“跟你们一起打招呼。”

    方青河轻笑一声,“老三啊,你不诚实。”

    “二哥既知道我不是跟你打招呼,为何还要回应呢?”方元善挑眉问。

    方青河瞪眼,“我都做你二哥二十多年了,还担不起你这一声二哥?”

    “我……”方元善理亏,朝杨昭时作揖,“二舅哥。”

    杨昭时挠挠头,“妹夫,我不在意的。”

    家里住进这许多人,热闹是真热闹,就是做饭的人有点辛苦。

    好在伍仁等西北军,住了半个月后就启辰回西北了。

    若不是古月兰挽留,其实把人送回村的第三他们就该走的。

    四宝码头,伍仁看着一艘船的货物都是古月兰和方元善准备给他们带回西北的,顿时热泪盈眶。

    “三姑娘,这东西也太多了,回去后大将军会打断我们的腿的。”伍仁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腿。

    古月兰轻笑一声,把一封信递给他,“这是我写给爹的信,他看了信后就不会生气的。要是他实在生气,你就这些东西是我和相公孝敬他的。”

    伍仁听后,瞬间不忧愁了,“哎,属下一定把东西送到大将军手上。”

    上船之前,伍仁看向杨昭时,“二公子,您没有什么信带给大将军吗?”

    “我的信和三妹的装一起了。这一船的东西,我也出了银子的。”完,他转身离开。

    昨的文章他还没有背熟呢,一会不仅妹夫要抽查,三妹和妹还要在一旁看,他可不能丢脸。

    “三姑娘、公子,咱们后会有期。”伍仁抱拳行礼,而后转身上了船。

    古月兰和方元善目送他们的船只走远,才坐车回镇上。

    而后,方元善和苏熠一起去书院看望梁先生,古月兰去卤肉店帮忙。

    如此,他们在方家村又待了半个月,便决定启辰去京城。

    张氏轻叹一声,“这孩子大了主意就多啊。”

    “可不是。”钱氏深有同感,“大丫前几日也也要跟着三弟他们一起游学,幸好三弟妹拒绝了。”

    “还有这事?”张氏气闷的坐在椅子上,“大的出去就算了,这些的可不能让他们跟着去。”

    “娘放心,当家的和二弟都盯着呢。”钱氏完,把收拾好的腊肉和干货装进木箱里。

    张氏喝了半杯茶水,又道:“你和老大也赶紧回县城吧,卤肉店可离不开你们。”

    “娘放心吧,卤肉店有舅母帮忙看着呢。”

    “合着你们舅母就该为你们的事情累死累活?”张氏没好气的看着她,“明日,你们都走!”

    回村时三辆马车,离开时还多了一辆。

    热闹的院子,一下子就冷清下来。

    此时,已经是五月下旬,气渐渐热了起来。

    东宫里,崔幼黎刚喝完一碗绿豆汤,没多久便口干舌燥,“姑姑,我又想喝水了。”

    梅姑姑紧张的看着她,“太子妃,您不是刚喝了绿豆汤吗?”

    “是啊。”崔幼黎也是纳闷,“要不叫太医看看?”

    “只能这样了。”梅姑姑吩咐香禾去请太医,她则扶着太子妃在寝宫里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