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80章 谁都不想给钱

    杜蘅洋洋洒洒,说了一些官报承载的一些功能,还有一些构想。

    旧党几人交头接耳的议论,目前看来,杜蘅说的这些,对他们来说没什么坏处。

    毕竟是个新鲜的玩意儿,他们以前没有见过,一时也察觉不到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于是纷纷都表示了赞同。

    新党则是负责反对。

    他们越反对,旧党就越支持。

    没有温君实坐镇,杨朔又装聋作哑,他们没有办法把握方向,只抓准了一个原则,敌人反对,他们就支持。

    这样总没错的。

    新党之中,王介甫对官报一事并没有发言,于是萧瑟问道:“王相以为官报之事可行吗?”

    “就从杜侍郎刚才的构想来说,此机构对朝廷确实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有个关键的问题,设立一个新的衙署,需要财政拨付不少钱的。”

    “杜蘅,你这个官报如果办成,所需多少银两和人员?”萧瑟问道。

    其实杜蘅还没开始算这笔账,但钱这种东西素来是多多益善,随口道:“官报需要一个衙署,而且还要一些设备,以及人员和俸禄,前期投入,至少也要两万贯。”

    于祭酒说:“两万贯倒也不多,户部拨款就是了。”

    户部右侍郎不乐意了:“于祭酒好大的口气,两万贯在你眼里都不多了吗?倒不如你拨款好了!”

    “对啊,不如将拨给国子监的款项,全部拨给官报!”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伸手拿钱拿习惯了吧?”

    “江郎中,你岂能如此讲话?”于祭酒急道,“拨给国子监的钱,都是花在教育上的,这钱难道不该花吗?”

    户部右侍郎道:“这两万贯还仅仅是前期的投入,之后呢,每个月是不是还得给官吏发俸禄?这个官报需要多少人?杜侍郎心中有数吗?”

    “除了衙门的管理层之外,还要编纂、校对、抄写、审核、采风等一些人员,百来人总是要的。”

    “那就说,以后每个月要多养这一百多张嘴了?”户部右侍郎神色不悦,“我们户部是没钱了,去找条例司吧!”

    三司条例司是从户部剥离出来的,带走了户部三个重要的部门,组成的三司条例司。

    原则上是归户部管,但财政却是分离的。

    条例司的三司使庄子厚,官拜三品,与户部侍郎是同级,上面则是户部尚书。

    只有户部尚书能管条例司。

    但他又管不了,因为王介甫是尚书台的右相,他能管户部尚书。

    条例司作为新党划分出来的权力机关,表面放在户部下面,但实际权力则是被王介甫牢牢掌握在手中。

    “条例司的财政,全部用在变法上面,官报一事还得户部多出出力。”庄子厚说。

    户部右侍郎道:“条例司如今掌管盐铁买卖、田地赋税,大头的钱都在你们那里,户部现在还有多少钱?各个衙门都要我们拨款,我们哪有款拨啊?”

    条例司和户部你来我往,相互争执,只有一个目的,不想给钱!

    杜蘅看到时机差不多了,手持笏板出列:“陛下,臣有一个主意。”

    “哦,说来听听。”

    “既然户部和条例司都不愿意出钱,倒不如到民间拉投资。”

    “是何意思?”

    “京城之中,富商巨贾甚多,朝廷没钱,他们有钱啊。”

    户部尚书惊了一下:“杜侍郎莫非想让那些商人,加入官报?这如何使得啊?”

    尽管朝中很多官员,也都暗中做着敛财的生意,这已然是朝野公开的秘密,但他们依旧鄙视商人。

    因为商人的地位上不了台面。

    如果让他们参与到朝政中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些杜蘅自然早就考虑到了,资本控制朝政,那是相当可怕的一件事,在他前世的那个时空,某些国家基本是被资本控制的,包括总统的大选,背后都是资本。

    “诸位,诸位请听我一言,我刚才可能没说明白,我并非是让商贾加入官报,而是让他们的钱加入官报!”

    “恕老夫愚钝,自古商人逐利,若不能为他们在官报中谋求一定的好处,他们为什么要投钱给官报呢?杜侍郎总不能强行征用他们的钱吧?”户部尚书冷冷的道。

    杜蘅笑道:“就当他们入股了。等到官报挣了钱,给他们分红就是了。但官报的管理和决策,他们一点都不能参与。”

    “你是说……官报还能挣钱?”户部尚书皱起了眉头。

    许久不曾开口的越国公此刻笑了笑:“杜侍郎真是异想天开,如今京城的那些小报,价格不等,低的几十文,高的几百文,你一天要卖出多少份报纸,才能把这钱给赚回来?”

    “那些商人不是傻子,不会把钱白白投给你,让你打水漂的。”

    几个刚才支持官报的旧党,也在面面相觑,他们压根也不指望官报能够挣钱。

    他们想的就是朝廷投钱,他们澄清自己舆论的同时,还能捞一点油水。

    至于官报的回报率,那点钱能够干嘛的呀?

    毕竟现在他们考虑不到发行量,因为京城的小报,都是用手抄的,一个抄写员一点能抄多少?

    虽说金陵是文化、经济、政治之都,民间的文化水平比其他地方州郡要高很多,但识字率也只有二三成。

    识字率指的是能看懂文字,并不一定能够看懂那些文人故作深奥的文章。

    所以真正买报纸的人能有几个?

    京城流行的小报,能够卖出一百份那就已经很厉害了,毕竟小报可以流传,这个人看完再转给另外的人,甚至还能回收一点成本。

    满朝都在发出质疑之声,王介甫侧目微微看了杜蘅一眼,他知道杜蘅擅于经商,赔本的买卖,他不会做。

    上次提出的那个让礼部自主创收的主意就很不错。

    官报如果也能自主创收,那么这一套方式就能推行开来,对变法也能带来一定的好处。

    随即,他便给庄子厚使了一个眼色。

    庄子厚虽然并不认为官报能够营收,但王介甫一直都在拉拢杜蘅,他少不得要出一把力,将杜蘅这个人才拉到新党这边,当即出列道:“既然杜侍郎说,官报能够带来一定的回报,初期我们条例司倒是可以先出一部分的资金,我回去跟司里的同僚再商量商量。”

    “户部呢?”萧瑟问道。

    “陛下,户部真的捉襟见肘了。”户部尚书愁眉不展的说。

    萧瑟沉吟了一会儿,说:“刚才听杜侍郎所言,官报似乎有诸多好处,也罢,既然有这么多臣工想办官报,那朕就从内库中拿出五千贯来支持,剩下的杜侍郎自行想办法吧。”

    杜蘅心想,你这内裤是不是太小了,就拿出五千贯?

    大梁看似富得流油,但好像富的不是皇帝和民间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