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29章 帝国开战后的情况(二)

    林逸并不是吃饱了撑得没事做,平白无故给两国士兵打军饷,而是在给两国挖更大的一个坑。

    首先,林逸要求军部给两国士兵发军饷,是为了提高两国士兵的战斗力,让他们更加心甘情愿的帝国征战。

    毕竟金钱永远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最好选择。

    一想到帝国需要两国士兵去做一些脏活,让他们把一些黑锅给背上,那么这笔军饷就还是得给。

    特别是东南亚的某些岛国,帝国是打算清洗,驱赶当地原住民的。

    而去干这种事,不太方便帝国来做…

    第二点就是为了给两国之间埋雷。

    这埋雷也是埋了两颗。

    第一,林逸其实很清楚,自己发给两国士兵的军饷,必然会被克扣,而且帝国就需要他们去克扣。

    然后有一天,还在跟随帝国征战的士兵突然有一天得知,原本他们应该拿到每个月三块帝国银元。

    结果这钱过了一次两国军部,直接将三块变成一块的事实,会不会直接炸开锅?

    第二,林逸也是想要加强一下两国实力,让他们之间打起来。

    原本林逸把樱花帝国一分为二,主要是希望两国一直处于战争状态,让他们将实力消耗在这上面。

    但是自从扶桑国的小泉次郎上台之后,两国竟然默契的停战了。

    而停战的原因是两国都没有钱了,需要休养一段时间。

    这并不是帝国想要看到的。

    所以林逸打算,给两国一些钱,让他们富裕一下,手头拿着总有一些资金。

    这总比帝国给他们无偿贷款要好吧。

    而且他们拿了这一笔钱,最后还是要向帝国购买物资装备。

    说完这些之后,还是再说说帝国的布局。

    首先,在北方,帝国军部已经批准李金基的提议,准备夺取中西伯利亚地区。

    这件事已经在开始做了,预计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布里特亚战役就很有可能正式开战。

    这又是一场双方投入超过百万人的战役。

    这里可能会有人问,为什么欧洲那边动不动就是双方投入两百万人的大型战役,怎么到了大夏这个人口大国,战役规模反倒是小了很多?

    这其实和大夏的战术特点有关。

    欧洲那边交通网络发达,可以支持他大规模调集军队。

    并且欧洲那边动不动就是把战线拉个几百公里出来。

    有这样的战场宽度,进行几百万人的大战役,很正常。

    另外一点,就是欧洲那边的战术缺乏,习惯性喜欢正面对敌,拼的就是一个双方后勤实力。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战争规模大,投入的兵力多,时间长。

    而大夏这边却恰好相反。

    首先是交通问题,除了帝国本土,交通便利之外,你再看看周围的国家。

    高棉,安南,东吁,暹罗,哪一个不是之前的殖民地?这地方的交通能好?

    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如果让大量士兵投入到战斗之中,那么后勤的压力会成倍增加。

    目前这种一个方向,几十万人,是帝国军部通过计算,得到的最优解。

    第二点就是帝国的高级指挥官,相比较那种无脑的正面作战,很喜欢抓住时机,攻击对方的薄弱点。

    整个关键点战场宽度不过才几十公里,甚至只有十几公里。

    这样的战场宽度,以帝国现在,一个方面军,几十万人已经足够了。

    这就好比,欧洲主要是面攻击,而大夏则更喜欢以点破面。

    以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这一直以来,都是大夏人的理念。

    当然了,如果条件允许,也有机会,帝国不介意让敌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钢铁长城,什么叫做百万雄师。

    中西伯利亚地区,那边还需要半个月才能开打,而在东南亚地区,则是另外一副场景。

    龙骧军,东川军和夷州军主力,包括后续赶来支援的胶东军,南粤军主力已经抵达东吁,准备随时对约翰帝国的天秀发动进攻。

    而东南亚其他地区的防御,则是交给了帝国的新修建的驻防师和当地招募的治安团来负责。

    与此同时,为了锁死印度洋进入帝国南海的通道,帝国投入超过六千万帝国银元,重建了马六甲要塞。

    并且在马六甲关键航道上,布置了大量的水雷。

    而且在马六甲港内,帝国还长期驻扎一支舰队。

    这里需要提一句,虽然帝国在东吁王国布置了大量的部队。

    但是帝国军部却迟迟没有下达进攻天竺的命令。

    因为现在林逸还没有想好,具体是跟约翰帝国彻底撕破脸,一鼓作气拿下天竺,还是现在调转枪头,先把马六甲海峡对面的苏门答腊王国和吕宋王国拿下。

    如果是进攻天竺,那么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帝国可以把约翰帝国在亚洲最大的一处据点给踢出去。

    以后整个亚洲就是帝国说了算。

    但是缺点就是,约翰帝国铁定会全力抵抗。

    甚至他们会放弃现在在北海对汉斯帝国的压倒性优势,将他的整个舰队分出一半,来支援天竺。

    如果是这样的话,帝国海军很有可能会提前跟协约国爆发决战。

    绝对不要低估约翰帝国想要保住天竺的决心。

    对此,林逸有一些犹豫,他觉得最好的时机,应该帝国的航空母舰形成战斗力之后,那才是帝国夺取天竺最好的时机。

    那么,按照这种想法,在东南亚地区,现在的帝国其实没有选择。

    帝国的目标,只能算是选择苏门答腊王国和吕宋王国。

    进而,是在苏门答腊王国背后的澳洲。

    只有控制住澳洲,那么帝国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控制住了整个太平洋。

    而澳洲那边也必然反抗。可那点反抗,帝国还不放在眼里。

    另外值得一提的事,澳洲可是拥有大量优质铁矿,铜矿。

    这可都是帝国急需的物资。

    如果能够将澳洲控制在手里,难么帝国就算是彻底解决了铜矿的短缺问题。

    想到这里,林逸心中就是一团火热。

    最后,在于潘成章等人赏析之后,帝国最新的作战命令,就直接传到了龙骧军代理副指挥使,薛定山的手里。

    这里解释一下,龙骧军只有一位总指挥使,那就是睿亲王林逸。

    但是林逸身份特殊,不可能一直跟着龙骧军作战。所以,在林逸不能亲自指挥作战的时候,将由龙骧军第一师师长成为代理指挥。

    而薛定山就是龙骧军第一师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