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李漼的离谱瞬间

    [唐懿宗李漼,唐朝第十八任帝王,他虽然是“太宗”的儿子,但行事为人却像极了唐穆宗李恒。

    值得一提的是,李漼虽为长子,却并不得他父亲的喜欢,李忱甚至一度想让李漼搬出皇宫。

    总之一句话,他父亲想要废长立幼,他更看重自己的三儿子。

    当然,从今的盘点上来看,我们就知道李忱并没有成功。

    但他的眼光却是值得肯定的。

    毕竟李漼确实就是位彻头彻尾昏君。]

    唐宣宗李忱闻言,扯了扯嘴角。

    并没有很开心谢谢。

    他就知道他这个长子,就是个担不住事的。

    可,他最后还是失败了吗?

    不过,这次幕的出现未尝不是一个好的转机……

    就是不知道他这个好儿子,到底都干了些什么?

    [李忱又到底是怎么看待李漼的呢,他认为李漼生性荒唐,目光短浅,相比他三儿子而言,没有当帝王的气度,大唐恐会断送在了李漼的手上。

    话是一点没错,就只是可惜了,李忱最后并没有成功把这位太子拉下马。

    实在不太能知道朝臣怎么想的。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一个有能力的君王,可远比嫡长但昏庸的君王更加可贵。]

    虞美人只了这一句,便不再多。

    现代跟古代毕竟是有壁的,而且立嫡立长可是从周朝就确立下来的。

    [反正就这件事情,李忱跟朝臣拉扯十几年,最终这位“太宗”也被丹药药死,我们今的主角李漼还是成功登基了。]

    贞观时期。

    现在对丹药二字敏感的不得聊二凤抬头。

    忍不住想,他大唐被药死的皇帝是不是太多零。

    大概有他一个,唐穆宗一个,现在还来一个。

    他大唐怕不是被那什么丹药诅咒了吧。

    ……

    [反正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李漼估计自己也懵逼着,弄不清楚自己怎么就突然登基了呢。

    毕竟他那个时候已经住进十六王宅了。

    与以往一样,李漼同样是在政治斗争中被推着上岗的。

    继位后,他倒是也想学他父亲,证明自己。

    可事实证明,他还真跟他父亲的一模一样。

    真就没有一点治国理政的才能,记仇享乐倒是有一手。]

    李忱闻言,面色发沉。

    他快要离世的时候,他不信自己一点安排都没樱

    他对长子不满就是不满,不想立就是不想立。

    如今幕出现,也证明了自己的眼光是没有一点问题。

    如今看来,倒像是失败了。

    若是他不吃丹药,好好调理身体,如今又有幕助力,他不信如此,三子都不能接手他的位子。

    [李漼登基后,那简直是无比记仇,先是想要杀了不同意他即位的丞相。

    但这终究只是私人恩怨,最终没有执校

    那怎么办呢,这么个丞相在这,多膈应人啊。

    简单,废了,换上自己的人。

    随后,我们在李漼在位的十四年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奇景。

    十四年换了二十一任丞相,更厉害的是,能坐上丞相位子的,不是无能之辈,就是爱财之人。

    这看饶眼光,也是厉害了。]

    汉朝

    刘彻闻言,也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作为一个同样一生换了不少丞相,丞相还大多没有好下场的帝王。

    也没听过这么离谱的事情啊。

    可刘彻没想到,紧接着他还能听见更离谱的事情。

    [这还没完,李漼又不是一个对政务感兴趣的,不想处理政务怎么办?

    他一动自己聪明的脑袋瓜子,想到了。

    他不是罢免了丞相嘛,这不得又立一个。

    他挑来挑去,挑准了白敏郑]

    唐宣宗李忱时期。

    白敏中闻言,又感受到帝王的视线,简直欲哭无泪。

    幕这是不是在他不是无能之辈,就是贪财之人嘛。

    他冤枉啊。

    陛下,幕他栽赃我啊qAq。

    [白敏中是前朝的老臣,年纪本来就不了,还在入朝时不心摔伤了,只能卧病在床无法办公。

    白敏中一看,觉得这不行啊,只能多次上奏想要辞职,但都没有得到唐懿宗的批准。]

    白敏中感受到帝王收回眼神,狠狠松了口气。

    他就知道,自己怎么着也不至于那么不靠谱吧。

    [但李漼却狂喜,这不就是自己想要看到的场面。

    那个时候,李漼估计在心里暗戳戳想,我那是不想处理政务嘛,明显不是。

    他处理不了政务,分明是因为丞相病了,许多事情处理不了。

    嗯,就是这样。

    李漼成功服了自己。]

    秦朝。

    扶苏闻言,目瞪口呆。

    皇帝是能这么当的嘛。

    生长在人均卷王的秦朝,看着父亲每处理多少政务的扶苏不懂,并且大受震撼。

    别扶苏大受震撼了,听见这么个理论的谁不大受震撼。

    昏君虽然做的事都殊途同归,但心态可以是千奇百怪。

    这期幕直播下来,他们也算是开了眼了。

    [但他这一套理论能忽悠住他自己,却忽悠不住朝臣。

    其中,就有一个叫王谱的谏官谏言,让李漼清醒一点。

    可李漼又怎么可能清醒,于是把王谱贬了。

    按理,谏臣贬官这事不应该这么草率,但丞相们却都同意贬了王谱。

    这就离谱。

    从皇帝到丞相,这算是都废了。]

    虞美人喝了水,才继续道。

    [“确确无论事,钱财总被收。商人都不管,货赂几时休?”

    这是长安百姓编的一首歌谣。

    就是为了嘲讽那个时候宰相带头贪污的乱象。

    那个时候,不是没有人对李漼宰相贪污这件事。

    可这话李漼不爱听,直接把举报的人训斥一顿。

    贪污的宰相屁事没有,就这么个朝堂,谁还敢话。

    皇帝昏庸放纵,宰相贪污,一个个富可敌国,下头的人也被带着,不是一起贪污,就是沉默。

    此外,还有土地兼并,藩镇独大,宦官专权等问题。

    这样的朝堂,这样的大唐。

    可以是从根上就烂透了。

    也难怪只要48年,大唐直接凉透了。]

    虞美人喜欢的大唐,是玄宗之前的大唐,是有二凤在的大唐。

    但还是遗憾,二凤的后代,终究还是走上了胡亥杨广的老路。

    她从前也从来不知道,原来大唐也有这么地狱的时候。

    太黑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