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9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

    旋风炮是毕岚新研究出来的玩意儿,就是蜂窝陶罐里头灌灯油。

    然后用数股牛筋弹射的小型投石车为发射器具,一烧一大片。

    一匹马驮上就能走,就是还没做到后世西夏铁鹞子那样搁在马背上也能发射的地步。

    毕竟搁马背上稳定性差,这对于习惯追求精准的工匠狗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徐荣倒是已经有了这种想法,他觉得范围攻击的东西,要个毛线准头?

    这会儿又想到,那东西用来攻城最是不错。

    因为蜂窝陶罐一般不灌满,里头有空气,自动点火点着之后落地前一般会爆炸,徐荣觉得威力不小。

    只是毕岚一面埋怨塞上练兵耗费火油太多,一面又孜孜不倦开发新武器新装备让他们试验。

    可谓是口是心非的典范了。

    杨丑还想负隅顽抗,兀自在城里头喊他们都是骑兵,攻不得城攻不得城。

    刚稳住点形势,又有报信的来了。

    四千西园军带着两三万南匈奴骑兵,正在赶来的路上。

    西园军以步卒为主,但他们的步卒可不是那种寻常召集起来的农兵。

    都是职业老兵油子了,到塞上轮训都已经数回。

    骑马大都学会了,只是骑术没熟练到坐在马上也能作战的地步,但赶路问题还是不大的。

    这可是在南匈奴,多得是马匹。

    所以西园军化身骑马步兵,带着南匈奴王庭的仆从军浩浩荡荡就来了。

    跟杨丑有勾连的沿途豪右见得大军,赶紧派家仆骑乘好马昼夜兼程,赶来报讯。

    因为徐荣这边毕竟只有两千骑兵,所以围城围得松松垮垮的。

    且又围三阙一,被人轻松溜进了城。

    听闻消息的杨丑亡魂大冒。

    就城外这两千骑兵,他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还指望着有豪右来救呢。

    这时候才相信他劝张扬造反的时候,张扬告诉他的话:

    “天子近卫,皆以一当百之士,休可轻忽。”

    “且兵甲甚利,故能以数千之数,撼鲜卑十万之阵。”

    “吾等若反,亡无葬穴矣!”

    杨丑也是个没担当的,也就是一时头脑发热听了煽动。

    外加看见轮换来塞上的京师兵马大都连扎甲都不穿,因此觉得张扬言过其实。

    这会儿才知道,人家大都不着扎甲是因为占据射程优势,他们的弓箭根本够不着别人。

    他白天不敢行动,蛰伏到傍晚却听城外喧哗,原来是西园军和南匈奴仆从军到了。

    这哪里还能打下去?

    城内只有万余兵马,候到半夜,杨丑率最亲近的三四千骑卒,悄悄开了城门,趁夜亡命往代郡奔去。

    代郡原属并州刺史部,后划入幽州刺史部。

    他是想从代郡入幽州转冀州,去投绍宝宝。

    量以他这麾下四千强卒,应能被委以方面之任。

    大半夜的,虽有哨探发现,徐荣麾下也就起来马马虎虎的追了一通,然后就回来了。

    倒是张辽趁善无城内慌乱,马上安排西园军入城,不等天明便平稳住了城中事态。

    杨丑刚觉得庆幸,哪里知道这才是他噩梦的开始。

    徐荣之所以追得马虎,是因为南匈奴贵族劝天兵不必过于劳累。

    他说单于已经快马传令,并州境内所有南匈奴部族都已经行动起来了,会在路上阻击杨丑。

    所以天亮再追也来得及的。

    毛线的阻击,全特么的群狼战术。

    进入并州境内安顿的几乎都是在与鲜卑大战中打残了的部族。

    被安排进安全地带休养生息。

    这伙儿人都是跟京师三军以及虎贲羽林二营协同作战过的。

    别的没学会,虎贲羽林二营的远距离作战技巧却学了个像模像样。

    根本不可能跟杨丑他们硬扛。

    发现踪迹便呼哨传音,然后马队就在他们左近放箭。

    待他们回身欲战,却策马就跑。

    就这样如剥洋葱一般,硬生生把杨丑的兵马从近四千剥到仅剩两千出头。

    杨丑是想从善无经怀仁奔卤城,再由常山关入冀州。

    不想行到剧阳附近一处浅谷,却斜杀出一彪人马,正挡在他正前方。

    他们并未向杨丑部冲锋,慢悠悠下马,将马赶到一侧然后列成三排。

    杨丑一看那队人马约莫不过五百之数,顿时狞笑。

    他与麾下被如跗骨之蛆的南匈奴游牧,磨折到心头火起无处发泄。

    因此遥指那彪人马亢声道,吾等虽新败,却也并不是何等阿猫阿狗都能折辱的。

    儿郎们且让前列这螳臂当车之辈,见识吾并州兵骑之利。

    原本士气低迷的叛军轰然称喏。

    秦嗨汉喏,根据推测秦时官话中“是”这个字与现代粤语发音类似,所以是秦嗨。

    本子学过去的“哈一”也就是这个意思。

    至于汉喏,喏是遵命的意思。

    这两千多人心里头也憋着火,一路上只能挨打不能还手憋屈的。

    因此人人奋勇策马向前。

    然后,然后杨丑部的噩梦升级版就来了。

    只听一声声号令,以及蹦蹦蹦的弩弦弹动之声,以及尖锐宛若厉鬼嚎哭的爆鸣声。

    一排排旋转的风车样薄铁片就乌泱泱的旋转着飞出。

    正是久经考验的切马腿神器,旋风矢。

    杨丑兵马本就是窜逃,并无任何阵型。

    这番冲锋又过早催马,冲近对方两百步时马力已弱,速度并没有多快。

    因此对方好整以暇,一排射完退到阵后,第二排再射。

    到第三排射完,第一排早就又上好弩弦装好弩矢。

    而仅两百步遥,马腿哪里抵得住这旋转的凶器?

    无数旋风矢如同碰碰球一样在马腿间旋转弹射,顿时马嘶人惨叫,前排倒下一排。

    幸好冲锋速度并不快,前方倒作一堆的时候后排尚来得及勒马。

    又有人眼尖,看见退往后排的弩枪兵一只手宛若作法一般在弩枪边画圈圈。

    顿时惊呼:“妖兵,他等使的是妖兵。”

    妖兵这个说法,是鲜卑那边传过来的。

    南匈奴这边可是一直管这个叫天兵。

    所谓兵是指兵刃,并非指兵卒。

    但兵卒若无妖力,如何驾驭妖兵?

    初时听得传闻,并州百姓还笑话鲜卑蛮人来着。

    那些兵卒从并州过境的时候他们也曾见过,都是普通军汉,哪里来什么妖兵?

    但善无城一战,杨丑部下不少兵马可是亲眼看见过这手在弩枪边画圈圈的厉害。

    须臾便能召来天火魔刃焚城。

    其实所谓的画圈圈作法,不过是绞动绞臂给弩枪上弦。

    所谓天火魔兵,不过是十字矢燃烧弹。

    但此时的人们缺少科学知识,难免就将之夸张为妖魔仙法。

    就好像带卡住轮子机括的独轮车被传成木牛流马。

    杨丑部兵卒一顿慌乱,旋风刃在他们眼中自然又变成了专斩马腿的魔兵。

    骚动之下便欲转身奔逃。

    却哪里有机会?

    只听呼呼哈哈红红火火一顿狂笑,两侧山坡并身后来路上,无数匈奴骑兵现出身形。

    “尔等凶顽,敢逆天神单于神威!”

    有匈奴人操着生涩的汉话大声呼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