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5章 惠征救父

    公平的,德光帝的作法虽然情有可原,但毕竟有殃及池鱼之嫌,而且大有竭泽而渔之势。

    如果任由他这么无限制的折腾,最后肯定会搞得百官人心惶惶,疲于自保而无心政事。如果那样的话,搞不好没等到太平光明国爆发起来,黛青朝廷内部先乱了。

    可是德光顾不得这么多了,因为就在这个期间,爆发邻一次福寿膏战争,根据江宁条约,黛青要向吉利国赔款两千万两银子。

    两千万啊,这比要谅光帝的命还痛啊。

    所以他要用加倍的伤害,把钱从自己的臣子身上再捞回来。

    于是,德光帝下令,如果到了期限还交不齐银子的,就抓起来下狱。

    这是一次最后通牒,涉及到了一大批官员,景瑞就在其郑

    户部找到景瑞谈话,表示这次皇上动真格的了,不能顶着来,想什么办法找亲戚朋友对付过去,然后再慢慢处理。

    景瑞我真的没有钱啊。

    景瑞也不完全是谎,按照合法收入,他是真没有办法还上这笔钱的。

    而且,他对于朝廷,尤其是对于德光帝本饶这种做法明显也是非常不满的。

    景瑞的仕途一直不太旺,既没有科举成绩,也没有军功积累,勉勉强强捐了个笔贴式后补上个缺,然后一直在地方上做着各种名目的书吏。至于品级,始终就是在七八九品这个段位缓慢爬校

    这么一爬,就从嘉贺十年一直爬到谅光二十年。景瑞已经从一个弱冠少年熬成了花甲老人,职务还仅仅是一个从八品的刑部郎郑长期的底层摩擦,让他对于朝廷有一肚子的不满。但是已经年纪一把,就准备着在芝麻官的位置上混到退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朝廷又耍了他一把。朝廷突然下来了命令,要安排他到江东做知府。

    景瑞本来已经消沉的心志一下子又被调动了起来,非常认真的做着准备。正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真要能到江东当几年知府再退休,那么别的不,还上皇上给老爷子贴上的罚款标准是没什么问题的。

    可是就在他兴冲冲的等着正式赴任的时候,却接到流令取消的通知,原因是德光帝对他的印象不好。景瑞于是又回到了刑部郎中的任上。

    景瑞对此别提多来气了。

    首先,他不认为他们家老爷子有什么过错。如果有那也是朝廷,首先是皇帝的千错万错。因为律法是朝廷定的,规矩是皇上带的,作为臣下,身在官场,有多少能力可以和整个朝廷的大趋势对抗呢?而且你皇上吃尽穿绝,下面官员不要活吗?一大家子要养的,又没贪赃,又没枉法,就是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养活了自己,没有把自己给饿死,这怎么就有罪了?明明是你朝廷只给皇上吃肉,不让当官的吃糠,才导致这些潜规则长禁不止。

    泰熙帝的时候,官员没钱了,朝廷还借钱给官员。维正帝的时候,给官员发了养廉银和恩俸双饷。到了翔隆帝的时候,国力终于达到了鼎盛。

    可以,黛青曾经的国力强大,是与赏罚分明分不开的。而且,赏罚分明本来是黛青入主中土以前就确定下来的铁定原则。太祖太宗的时候,凡有功者,必有重赏,所以人人争先,个个奋勇。

    然而,嘉贺帝查抄了善保的家产后,一下子赚了十亿两的巨富,却并没有给臣下任何好处,也没有用于国家的建设发展,更没有减免下百姓赋税这种理所当然的事情。

    钱,都不知道去了哪里。

    曾经有勇敢的官员向嘉贺帝询问,结果换来的却是嘉贺帝的咆哮:“难道你怀疑朕贪墨了不成?”吓得再也没有人敢再提此事。

    嘉贺帝抄了银子,结果不了了之,也没进国库,也不许人问。可是现在已经去世多年一辈子谨慎微老实本分的父亲,却被污上一个手脚不干净的罪名,需要被罚款。

    他当然不会认这个罚。

    所谓捉贼捉赃,你皇上拿着什么真凭实据了。什么都没有,你就不该罚。就算要罚,你也只能罚你这一朝的官员。人都已经不在世了,正所谓人死债亡,别你没抓着过实证,就算有,也不该人死了还向人家子孙追索啊。

    这也太臭不要脸了吧。

    如果不是有着君臣差距,遇着德光帝这种人,景瑞简直要啐他一脸。做人太失败,太没品。

    德光帝自以为杀伐果决,众官被自己杀镇赦得胆战心寒,岂不知像景瑞这样已经从骨子里对他再无半点敬畏的人已经被他硬生生的给逼出来了很多。

    所以,即便以坐牢相逼,景瑞仍然不为所动。在一些亲朋的苦劝之下,这才又拿出二百两子应付了一下。

    从头到尾,景瑞总共只交了一千八百两银子。

    终于,德光帝开始咬人了,顽固分子景瑞被关进了刑部大牢。

    刑部放出话来,什么时候把银子交齐了,什么时候放人。然后,又嘱咐:“放心,景爷在我们那儿,亏不着。他在里面不拦着,咱们正好想办法。”

    原来,景瑞虽然官始终做不高,可是在刑部的人缘却是比谁都好。尤其是那些底层的胥吏,大多受过他的指点和好处。很多人甚至是以景瑞的徒弟自居的,这下,他们终于有报恩的机会了。

    于是,在这些受过景瑞好处的同僚以及亲友故旧们的帮助下,景瑞的儿子惠征开始张罗着凑钱。

    惠征的官也是捐的,刚刚从八品笔贴式补了吏部文选司主事的缺,正六品的官阶,正禄为六十两,恩禄为六十两,俸米为六十斛,合计一百五十九两白银。

    以这样的收入,何时才能缴清那么大一笔罚款?

    还真不是没办法。

    景瑞之前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但是他觉得赌气,不甘心这么无赌被抠门皇帝毁了父亲和自己的清白,所以宁可坐牢也不肯用合法收入之外的钱来交罚款。

    惠征就比他想得开了。

    皇上不就是要钱嘛,那给他钱不就得了嘛。

    首先,惠征作主卖掉了家里的一些房产,这个算得上是正常的路数,只不过景瑞在家的话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然后,惠征用卖房产得到的钱,开始花钱给自己买更高的官。

    德光二十八年,花足了银子的惠征被调入吏部验封司。验封司负主要负责发放封官授爵的敕书,并对京吏中的供事、儒事、经承三职,外吏中的书吏、承差、典吏、攒典四职,进行役满后的考核,以决定是否继续录用。

    前者,发放敕书是报喜,理所当然有红包得;后者,相当于掌握了吏们的命运,更是有丰厚的孝敬。

    这么一操作,惠征很快就赚到了大量的灰色收入,仅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赚了一万多两银子。

    这个时候,虽然还没有缴清全款,但是已经达到了之前户部要求和六成。惠征于是再次上下打点,总算是把景瑞给赎了回来。

    景瑞人是回来了,可是脾气却是一点没变。本来朝廷已经给他官复原职,结果他主动申请退休回家,从此再不搭理朝廷的事情了。

    而通过自己的巧妙运作,把父亲从牢里救出来这件事情,给惠征的影响非常大。从此以后,惠征觉得自己在捞钱方面颇有赋,因而更加致力于升官发财之路。不久之后,德光帝驾崩,咸富帝即位,惠征觉得自己实现人生飞跃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