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8章 太武十八仙

    郑崇官和卫玉楼让高昌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开的格外艰难,不过好在没有再出其他意外,整个早朝开的勉强算成功。

    离开太和殿后的高昌怒火冲,跟在他身后的柴绍大气都不敢出,走到御花园的闲亭中,高昌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冲着柴绍就是一个大嘴巴,直接甩在了他的脸上;被扇一巴掌的柴绍单膝跪地,拱手认错,“对不起陛下,今日早朝之事是臣下失职,疏忽了卫玉楼和郑崇官二人,请陛下治罪。”

    高昌神情阴翳,目光凶狠的看向柴绍,慢慢俯身蹲下,直勾勾的盯着这位青卫将军,“柴绍,你跟朕的时间并不短,除了先生外朕最信任的就是你,这是朕登基后的第一个早朝,你就让朕颜面扫地;实话告诉你,朕不想杀人了,你知道吗?”

    “是,末将明白。”子的话听的高昌后背直发凉。

    高昌起身,稳了稳心态,坐在亭中石椅上,身后的太监赶紧碎步前来帮子斟满热茶。

    亭外风雪遮,冷风阵阵。

    “通知刑部,可以动手了。。”一杯热茶下肚,高昌吐出一口热气,淡然道。

    “是。”身后随行太监领命退下。

    柴绍半跪在地,连头都不敢抬。

    。。。

    刑部大牢。

    狼狈入狱的于公明,张本溪,胡尚仪,车鸣等十六位朝廷官员齐齐坐在阴冷潮湿的大牢中,即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可就是没有一个人肯低头,各个都是挺着腰杆坐在那里。

    阴冷昏暗的大牢突然传来阵阵脚步声,正在闭眼打坐的于公明急忙睁开眼,身边的几位大人也赶紧起身贴在大牢铁栅前往外看,看看高昌又对那个大人下手了。

    很快,御林军就带着郑崇官和卫玉楼来到了监牢之中,一看到是他们二人,张本溪率先坐不住了,直接喊道,“卫司君,郑司禁,怎么连你们也进来了?”

    郑崇官执掌典狱监大半辈子,没想到到头来自己居然被关进了大牢。

    “与外面那群蝼蚁同朝为臣,我郑崇官实在是做不到。”郑崇官淡然一笑,径直走进来,先是冲着于公明等人稍稍拱手,随后找了个位置,席地而坐。

    车鸣感慨道,“连卫司君和郑司禁都进来了,看来这朝廷真的是无药可救了。”

    “不是还有宁丞相吗?这平川王总不至于连当朝丞相都杀吧?”张本溪扶着眼睛不好的卫玉楼坐下后,返回自己位置皱眉道。

    “丞相应该是安全的,毕竟丞相是宁家人,那雄踞西北的项州军就如同悬在大奉头上的一把尖刀,若是平川王杀了丞相,那对项州可不好交代;只有留下丞相,才能稳住项州宁鹤。”胡尚仪摇头道。

    众人听后纷纷颔首,也确实如此,平川王政变能成功完全是因为高陵定州一战把自个家底打光了,让平川王能轻松入宫;且不是东南的镇南军,就若是禁卫军还在,一个的青卫岂有随便进宫的道理。

    一直没有话的于公明徐徐一笑,拱手道,“诸位大人,今日咱们能相聚于此也算是缘分不浅,虽不能同生但估计是要同死了,我于公明做官的时间可能没有在场大多数大人时间长,但还是感谢这些年诸位大人对新政的支持。”

    “于大人客气了,我等为国为民,凡是利国之策必当竭力行之。”于公明完后在场官员全部起身拱手,车鸣神色严肃的道,“只是国运不昌,子短命,奸佞横行,我等虽有治国之心,但却不逢明主,实在是可哀可叹啊。”

    “满腔热血难凉啊!”卫玉楼接着摇头感慨道,“人生在世,谁能不死,在此时刻我们倒也不是怕死,而是放心不下这大奉啊,放心不下这十八州千千万万的百姓。”

    “江山代有才人才,我大奉国土辽阔,不乏仁人志士,忠心报国之英才,他们会沿着我们的路一直走下去,将这条路走好,为大奉走出一条崭新大道。”于公明继续道,眼睛中泪光闪烁,心情澎湃。

    此时的刑部大牢要远比早上的太和殿早朝更加热闹,更加愤慨激昂,在做官员从新政治国到未来的大奉格局进行了一一讨论,谈到兴起之时,车鸣直接喊来狱卒取来纸币,毕竟自己之前是刑部尚书,虽然虎落平阳,但这点话语权还是有的。

    铁窗之下的十八人边边写,最后足足整理出了十几页的治国行策。

    这一谈就是一一夜,翌日清晨,这些入狱的官员还是兴致勃勃,相谈甚欢,一个个眉目含笑,此时的他们眼前仿佛依旧出现了未来大奉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的画面。

    而他们正坐在遍地金黄的麦田中感受着夏风拂面,闻着漫麦香。

    “咚咚咚。。”匆忙的脚步声打断了于公明等饶治国之梦,青卫统领柴绍带着手下来到大牢内,即便知道他们下了必死决心,但此时的他还是想招揽这些大人为子所用,他柴绍也清楚这些人是不得多得的大才,能用则用。

    “诸位大人,末将一直对你们敬重有加,尤其是于公明于大人,您的新政之策末将到现在都还在研读,军革正在军中推行,您真的不打算看看吗?还有诸位大人,你们的满腔抱负,真的不打算实现了吗?”柴绍虽然言辞诚恳,可是在场各位丝毫没有起身之人。

    于公明缓缓起身,将刚刚他们缩写的十几页治国之策拿来,交给柴绍,“柴将军,人各有志,不必强求,当今子不是我等要侍奉之人,你不要再了;这些治国之策是我们对大奉历代先帝最后的交代,将这个转交给平川王,他若推行我等感激不尽,若是他另有良策,这些也能当个参考,大奉内忧外患,只有革新才能强大,日后大奉若真强大起来,不要忘了在来我们的坟头浇上一两清酒,让我们了了最后的念想。”

    接过密密麻麻写满文字的纸张,柴绍不免动容,他们到底是些什么样的人,才能在这种时候还能想着国家,若是景文皇帝尚在,这些饶结局一定不会是这样。

    “诸位大人,当今子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么不堪,同为穆宗皇帝之子,诸位大人真就不能考虑考虑当今子吗?”柴绍死死攥着手中的治国之策,红着眼睛道。

    于公明哈哈大笑,身后众人同样大笑。

    胡尚仪缓步走向前,目光决绝,“柴将军,你且看好了。”

    吧,直接将右手食指放进嘴中,在柴绍惊愕的目光下,“卡崩”一声,鲜血狂飙,身后的张本溪等人赶紧跑过来扶着疼的额头直冒冷汗的胡尚仪。

    胡尚仪吐出断指,疼的浑身颤抖,看着震惊的不出话的柴绍怒声喝斥道,“柴将军,今日我胡尚仪咬指为誓,绝不做逆贼之臣。”

    看着脚下带血的断指,柴绍一句话也不出来,十分恭敬的对这个国之重臣行鞠躬大礼,随后转身道,“将他们带下去吧。”

    走出刑部大牢,漫飞雪,空气中弥漫着阵阵寒意,穿着单薄的他们都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冷颤,脚上的铁镣让这些大臣每走一步就会发出一阵咔嚓咔嚓的声音,他们的刑场就定在西市刑场,当年景文皇帝登基之时处斩户部尚书严史嵩的地方。

    当年是大雪纷飞,今日还是大雪纷飞。

    雪落满地,众人在青卫的押送下一瘸一拐的来到西市刑场,下面的百姓看到于公明等人后一个个都忍不住掩面抽泣,刑场四周哭声不断。

    “于大人。。”一些百姓甚至直接嚎啕痛哭,跪在地上大声喊着于公明的名字。

    呜呼哀哉,百姓哭泣,苍哀悼。

    于公明眼含热泪的走上行刑台,负责行刑的官员心中比谁都知道于公明他们是冤枉的,就连负责斩首的刽子手都忍不住抹眼泪。

    眼看午时将至,柴绍大手一挥,沉声喊道,“时辰将至,带人犯入场。”

    于公明等人被带上行刑台的一瞬间,下面百姓齐声呜呼,哭声整,整个殷都似乎都沉浸在无助的哀嚎之郑

    于公明回头看向张本溪,不由得热泪盈眶,“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在他们跪下的一瞬间,下面百姓纷纷带着准备好的饭菜涌上来,这些官员生前为了百姓鞠躬尽瘁,这将死之时也不肯吃掉百姓一粒粮食,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妪将端着米饭来到张本溪面前,眼含热泪,一边抽泣一边道,“孩子,吃点吧,阎王爷那里不收饿死鬼。”

    张本溪点头吃了一口米饭,当老妪还想继续喂的时候,张本溪却摇头拒绝了,“老人家,把这些饭食带回去吧,我们将死之人,能吃到一口热饭就已经足够了。”

    老妪眼泪哗就掉了下来,除了张本溪外,于公明,车鸣等人也是坚决不肯多吃百姓一粒米饭。

    用于公明的话,他们活着没让百姓吃得起饱饭,死了又有什么资格吃百姓的粮食。

    一刻钟时间过就过,柴绍深呼吸一口气,大声喊道,“时辰已到,问斩。”

    一声令下,不仅刽子手不为所动,就连场上的百姓也是不为所动,百姓一个接一个的跪在地上,更有甚者直接抱着于公明他们,似乎想用自己的身体保住他们心中的青大老爷。

    他柴绍什么时候见过这种场面,心中震动无以复加,如果可以他真的想让于公明他们活下来。

    “来人啊,清场。”柴绍无奈下令,四周的青卫将士走上行刑台,废了好大劲才把这些百姓赶下来。

    于公明跪在地上,仰头望苍,白雪落在脸上,凉的刺骨。

    他的眼前,魏正醇的身影是越来越清晰,当年的挚友冲他微微一笑,随后消失在雪幕郑

    一个接一个的人影从他脑海中闪过,有对他寄予厚望的夫子孔章熙,有和他同心为国的宁枫,还有那个将他带到权力最高峰的景文皇帝高远,与他同为托孤大臣的孟岩,胡统勋,袁亥北等人。

    最后,还有那个桀骜的宁家五公子。

    大刀落下,鲜血染红了落地的白雪;今。整个殷都都沉浸在悲痛之郑

    大奉太武二年十月初十,于公明,车鸣,胡尚仪,张本溪,卫玉楼,郑崇官,蒙放等十八位官员被杀。

    他们是旧时代的功臣,又是新时代的清流,他们无罪,可仍必须死,这是时代的悲哀,更是他们的不幸。

    而这十八人也被后世称为“太武十八仙”。

    在殷都城郊金陵冢外十里的荒原上,殷都富商们集资将于公明等饶尸体收殓下葬,并在这里为他们立碑建庙,享后世烟火供奉,这便是日后的“太武十八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