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进入了初平四年(193年),到了三月,右北平的休养生息政策已经执行了十一个月了。
刘鑫公布了一项任免,赵云被任命为龙啸军统帅,夏侯兰为司马;张辽为龙吟军统帅,孙乾为司马;太史慈为龙跃军统帅,闵纯为司马;张合为龙腾军统帅,田畴为司马;许褚为龙耀军统帅。五军均不设军师。
另外,阎柔和高览镇守平冈城到管子城防守,兵力一万;牵招和难楼镇守上谷,兵力八千,韩当和杨阳仪镇守辽东,兵力一万五。田豫仍坐镇右北平,兵力五千。
如此右北平总兵力约十万八千,比原先计划多了八千左右。
刘鑫又召集五军统帅和贾诩、荀攸、徐庶三人以及田豫,一起召开一次会议。徐庶是第一次进入右北平的高层,心中既惊喜又紧张。
“诸位,在去年平定乌丸之后,我军休整了十一个月了,距离一年之期只有一个月时间。将近一年的休整,我军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一则兵力增加了许多,二则我军的军制改革之后,又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军队也精锐许多,三则我军的兵器也得到改进。总之,如今我军如一把即将出鞘的宝剑,宝剑出鞘,剑锋所指,将所向披靡!”
“诸位,在平定乌丸之后,我军下一步战略,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将军。”贾诩抢先发表意见:“我军休整完毕,自然要开始征战下,从我军的位置来看,先北面的鲜卑,此前阎将军的离间之计有效果了,鲜卑如今开始内斗,以我看,魁头、素利、轲比能的内斗可能会持续数年,我们不宜过早插手。”
“但要防轲比能南下攻略上谷的可能,如果轲比能南下,我军必须击溃于他,才能保住我军的权威,上谷乌丸才能更加信任我们。所以我认为太守,以牵招和难楼率八千兵镇守上谷,恐怕兵力不够,难楼太谨慎,也难以保障上谷的安全。”
“可是,我军兵力有限,已抽调不出兵力了。”刘鑫想了一下,也觉得贾诩所有道理,但他确实已经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将军,可将平冈管子城防线抽调三千兵力,到上谷郡,一年前魁头派弥加率三万军队攻打管子城,被我军击溃,魁头必心生畏惧,不改再轻易南下。轲比能就不一样了,他一旦有了好处,真可能敢南下上谷,再者上谷之地靠近并州,也是匈奴人骚扰的范围,所以,就算不是防鲜卑,也应防匈奴。”
刘鑫想了一下,便采纳了贾诩的意见:“好吧,那就按文和所言,只是难楼不行,那还得还派一大将镇守上谷,何人合适?”
这时,田豫突然话:“将军,让我去!”
“你去?不行,你去了,后方的工作谁做?”
“将军,国子尼可在右北平调度粮食,处理相关事宜,徐伟长可辅佐。”徐伟长就是徐干的字,田豫接着:“子尼一向以屯田为要务,但他屯田已有五年,成绩斐然,他手下亦培养了一批善于屯田及处理百姓生产事夷官员,早就不需要事必躬亲。子尼乃大才之人,同样可以处理后方粮草调度问题。”
“我自幼饱读各种书籍,亦希望征战沙场,愿为将军镇守一方。将军,请让我去吧!”
听了田豫的话,刘鑫略微一愣,他从来没想到田豫的志向也是征战沙场。他倒是记得,在历史上,田豫确实也是镇守北方,曾击败乌丸、鲜卑大军。只是五年多以前,他当上右北平太守时,手下太缺乏人才,只能把田豫当文臣使用。虽然田豫此前没上过战场,但他对士兵招募、训练、战时后方调度等过程都曾参与,也算是治军经验丰富。
“好!”既然田豫主动提出,刘鑫就不能不答应了。
“谢将军!”
“国让,上谷郡就交给你了,上谷之事由你决策。”
“必不负将军所望!”田豫朝刘鑫施了个礼,又坐了下来。
贾诩又接着:“辽东一带,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去了高句丽,按理高句丽应派人向将军解释一下,或主动臣服,但高句丽没樱这表明,高句丽有在边境生事的可能性,将军不得不防!”
刘鑫皱起眉头来,所谓的防无非是增加兵力,可他都调不出兵力了。
“文和,你的意思是?”
“将军此次出兵,目的当以平定幽州为主,幽州虽只有刘虞和公孙瓒,但一旦开战,袁绍必牵扯其中,则可能四方甚至五方大战,将军当慎之又慎,否则深陷其中,高句丽如对辽东有所图,也必会趁此机会出兵。”
“以我之见,我军当以兵力屯于无虑县,一则以士兵屯田,减轻辎重压力,一旦高句丽出兵,则破其军。”
刘鑫有点明白贾诩的意思了,他不是建议把兵调来调去,而是以新组建的一军屯兵无虑。显然,上谷、管子城以防守为主,辽东以进攻为主。他并没有马上答应,而是转向荀攸。
荀攸从刚才开始,就一直在沉思,见刘鑫看过来,明白其意,这才开口:“荀认为确实有这个必要,高句丽态度不明朗,实则就是为寥待时机,如若现在侵犯辽东,我军可迅速支援,是以不敢,但我军陷入交战的境地,则高句丽就有可能趁机侵犯辽东。所以,攸同意文和之策。”
“只是进军不急,过早出兵,反而让高句丽心生警惕,倒不如引诱其进攻,再一举破之,进而攻占高句丽。”
“另外,我军下一步战略应当是平定幽州之地,若只是攻伐公孙瓒和刘虞,以我军如今的战力,这并不是困难。难处在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公孙瓒与并州黑山军为联盟,同时与刘虞、袁绍交战,双方已达到相互制衡的局面,我军一插手,则破坏了这种均衡,则陷入多方混战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