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15章 阶梯充能

    微型太空运载飞船生产出来后,空间站与近太阳轨道之间的运输环节就算打通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地面基地生产光晶板的速度要加快。

    与此同时,需要制造一艘大型地空飞船,将这些光晶板运送到空间站去。

    “琳,在乌兰固木基地搭建一个独立的区域,构建一个地空飞船生产仓。”

    “好的。”

    “你预估一下,如果全力搭建生产仓,最快多久可以生产出地空飞船。”

    “司令官阁下,地空飞船采用什么动力引擎?”

    “晶核。”

    “好的。请问采用何种推进器?”琳继续问道。

    地面各种运载舰和战舰使用的都是反重力发动机。

    这种发动机在太空中是无法驱动的。

    “反重力发动机和粒子推进器相结合吧。”东方辰道。

    在地面,反重力发动机还是给力,但在太空中,就需要粒子推进器额外补充一下。本身地空飞船不离开蓝星轨道,就没必要使用曲率推进器了。

    “好的,正在评估。”

    “司令官阁下,全力搭建的话,最快需要10时间。”琳很快报出了结果。

    “这10包不包含地空飞船的生产时间?”东方辰问道。

    “包含一艘地空飞船的生产时间。”琳解释道。

    “好,尽快开始吧。”

    “好的,司令官阁下。”

    “再核算一下,如果要在近太阳轨道搭建一个可以同时为块振晶充能的充能站需要多少光晶板?”

    “好的,司令官阁下,正在核算。”

    “总共需要300万亿片。”琳很快给出了结果。

    光晶板是六边形结构,每300亿片可以拼接出一个边长为1千米的六边形吸光单元。每一个单元可以为一枚振晶充能,所以要同时为1万块振晶充能的话,就需要300万亿片。

    这还只是型的吸光单元,一块振晶充能完毕需要275年!

    这只是平均值,前提条件是这1万个吸光单元是相互独立充能的。

    但实际操作中肯定不能这么搞,否则等一块振晶充满了,黄花菜都凉了。并且我们也不需要去等待全部振晶都充满后,再来使用。

    所以这1万个吸光单元是组合使用的,采用的是阶梯充能。

    什么叫阶梯充能?

    简单点,就是这些振晶不是平行充能的,而是分成了若干个等级。开始充能后,振晶吸收的能量会往核心输送,优先为第一阶段的振晶充能。第一阶段的振晶充能完毕后,再开启第二阶段的充能。

    例如这1万个振晶组成充能阵列后,你可以设置第一阶段的振晶充能数量为1枚,第二阶段为6枚,第三阶段为12枚……,以此类推。那么充能站启动后,所有的吸光单元会将吸收的光能输送给振晶。而这些振晶会把能量输送给第一阶段优先充能的那枚振晶。这枚振晶充满后,就开始为第二阶段的6枚振晶充能。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集合所有吸光单元的能量,尽快完成振晶的充能,以此来提高充能效率。

    如果这1万个吸光单元同时为1枚振晶充能的话,只要10就可以充满,这就可以接受了。

    当然了,这里面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蓝星与太阳之间的距离。飞船往返更换一次振晶也需要时间,这个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飞船的速度。

    “按照目前的生产速度,300万亿片需要多久可以生产完毕?”东方辰问道。

    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地空飞船生产完毕的同时,光晶板可以生产完毕,这样的话就可以即刻出发,将这些光晶板运送到空间站。

    每片光晶板面积都不大,都是边长为10公分的六边形。

    所以单片光晶板的生产周期是很短的。

    “需要3年。”琳答道。

    “不行,时间太长,继续扩充生产线,把生产周期压缩到10内。”东方辰摇摇头。

    之前没有关注光晶板的生产效率,是因为不确定什么时候能用到,慢慢生产就对了。

    现在着急用,就必须扩大生产。

    生产线全部是全自动的,并没有人工参与。所以在不缺原材料的情况下,生产效率理论上可以无限制提升。

    目前只有一个生产仓正在生产,生产完成需要3年。如果要缩短到10,生产规模就得扩大110倍。

    也就是需要再增加109个生产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