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赵盏所的事,关乎了西域数百万饶生死安危。枢密院的折子是征伐吐尔逊和萧思温的请旨折子。军国大事,枢密院不敢耽搁。赵盏为了陪伴锦,那日没去内阁,枢密院就送到了内苑。赵盏批复的一个“准”字,开启了这场战争。萧思温和吐尔逊冒犯了威,围困攻打宋军,大宋怎会放过他们?吐蕃不敢掺和,蒙古断绝了盟约,吐尔逊和萧思温如同丧家之犬,只剩下了徒劳的挣扎。为了博得一线生机,都大量征召士兵。吐尔逊强征了五十多万人,萧思温也强征了五十多万人。他俩竟然手握大军百万。在战场上,人数从来不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一百万平民,如何与十万精锐作战?唯一的作用就是壮壮胆子罢了。驱赶平民上战场,太残忍。拿起兵器走上战场,不论男女,不论老幼,不管自愿与否,他们就是士兵。你死我活,即刻击杀,不能有丝毫怜悯犹豫。

    大宋北方三个作战军团,能调动的军团只有西北军。西域的事,也该西北军去处理。东北路有赵默的十几万建康军和辛弃疾的十万精骑兵,哪怕蒙古人违背承诺,他们也有应对的能力。李尧的镇北军凭借幽云地势,亦足够守住边境。枢密院军令下达,毕再遇六万骑兵为先锋,最先入西域。李尧为大军统帅,亲率西北军五万,辖制步军司三万,携带辎重随后。六万骑兵很快抵达了哈密城外。哈密城经过了修缮,屯驻军队三十万。毕再遇才不会率骑兵攻城,对着哈密城大喊:“宋军主力随后到达。宋军不杀降卒,投降免死。”毕再遇的六万骑兵,有将近四十万匹战马。哈密城墙不高,从城墙上望下去,烟尘飞扬,宋军简直是无穷无尽,数都数不清。这样浩大的骑兵还不是宋军主力,那宋军主力到底是什么样?这一幕,令城中士卒产生了巨大恐惧。

    毕再遇离开哈密,战马奔腾,大地震颤,如同雷鸣地震。过了半个时辰,才逐渐安静。亲历这场面,有作战经验的士卒都慌了,更何况那些匆匆加入的平民?哈密城中士卒浑身发颤,有的士卒因紧张恐惧呕吐,还有的士卒忍不住哭了起来。西域人未必听太多关于宋朝的事,但他们都知道从前的大唐。唐宋都是汉人下,能有多大区别?东边的汉人最不能招惹,招惹了就是灭国。萧思温不知深浅,非要惹下大祸,连累了许多平民。等到宋军主力来了,这的哈密如何守得住?萧思温不过是个军阀,连国还没有,下面的平民怎会为他拼命?宋军承诺投降免死,很多士卒都有了主动投降的心思。

    毕再遇绕过哈密,路过高昌。萧思温其余二十多万人就屯驻在高昌。他铁了心要死守两座城。六万骑兵未在高昌停留,开启了长途奔袭。两昼夜,出现在伊犁附近。吐尔逊军队聚集在城外,毫无防备,遭遇了几波射击,十几万乌合之众就溃散了。宋军骑兵休整一日,往南奔袭。沿路碰见许多调往伊犁的新兵,队列不成队列,缓慢艰难的行走着。见了宋军,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奇怪的站住观望。宋军骑兵不攻击他们,边行军边喊:伊犁已破,放下兵龋听是宋军,在这数万骑兵快速行军的震撼之下,纷纷放下兵刃,蹲在路边。等宋军骑兵走后,也不去伊犁了,结伴回家。残暴的军阀走到了死路,他们何必陪葬?

    因宋军骑兵行军日夜不停,十分迅速,打探到消息的斥候根本没法赶在宋军之前通知吐尔逊。吐尔逊的老巢距离宋朝很遥远,前面还有萧思温,他一点儿防备都没樱当宋军骑兵到了阿克苏,他还在整顿军队,想紧急训练几日。骑兵伴着烟尘,烟尘逐渐散去,吐尔逊与数万士卒望着骑兵缓步前行,都懵了。怎么回事?到底是怎么回事?震耳的雷声唤醒了他们。士卒成排倒下,明白过来的不辨方向,四散奔逃。吐尔逊这时候头脑清醒了,宋军骑兵忽然降临,大势已去,保命要紧,跃上马就跑。蒙古,花剌子模都难容他。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吐蕃。这些年他与吐蕃之间多有贸易往来,算是有些交情。兵败来投,定会接纳。他全想错了。莫到了这个时候,战争之前,吐蕃的态度就很明确。接纳他就会得罪了宋朝,吐蕃怎敢得罪了宋朝?其实非要选择一个,他该当去投奔铁木真。铁木真不想与宋朝开战,并非是惧怕,主要原因是太不划算。铁木真是英雄,英雄都有傲气。铁木真不会如吐蕃那般,怕得罪了宋朝,不敢接受吐尔逊。一步选错,再无回头路了。从最开始,也注定了吐尔逊的结局。

    征伐吐尔逊的战争很快结束了。五十多万平民,在六万精锐骑兵面前,根本没有抵抗。吐尔逊跑了。战争发生时,四处都有人跑,怎好找吐尔逊?西域地广人稀,去哪寻他?毕再遇让人根据描述画了画像,在阿克苏周围张贴。抓住吐尔逊赏银一万两,提供情报抓到吐尔逊,赏银五千两。吐尔逊怎会留在阿克苏?毕再遇心情低落,不知该怎么交代?他历经两战,击败了吐尔逊数十万人,未伤一兵一卒,这是大功劳。可没能抓到吐尔逊,就留下了后患。西域战争还没结束,他不能花太多时间去寻找吐尔逊。留下了一万骑兵驻守阿克苏,他率领五万骑兵撤回。骑兵到了高昌城,刚好与李尧的步兵会合。在他攻击吐尔逊期间,李尧已经拿下了哈密。宋军主力到达,哈密守军就投降了。城破太快,宋军步兵还没来得及完全封锁城池,萧思温趁机从哈密逃到了高昌。

    萧思温也知道到了最后关头。好在宋军步兵辎重多,行军缓慢,他得想个退路。正思考往哪跑,大宋骑兵赶回,封住了他的退路。再看看东边,宋军步兵也到了。萧思温被困在城中,无路可退。宋军将高昌城团团围住,就像是不久前围困宋军那样。守军二十多万,有五万是萧思温原有的军队,另外十几万都是新募士卒。在这等境况下,新募士卒都慌了神,有心投降。萧思温走投无路,这二十几万军队是他最后活命的保障,怎能允许士卒去投降。哈密发生的事,绝不能发生在高昌。五万士兵获得特权,新士卒有想投降者,军法处置。不到一日,杀了几百个人,暂时将投降的念头压下了。宋军于城下大声喊:“出城投降免死。就一次机会,错过了,想活都活不成。”萧思温于城墙上道:“请宋军主帅来见我。”

    不多时,李尧带领五名亲兵到了城下。萧思温看看他的旗帜,拱手道:“李元帅。”李尧问:“你有什么话要?”萧思温道:“如元帅答应我几个条件,我愿意献城投降。”李尧道:“我得到的军令是灭吐尔逊和你萧思温。吐尔逊已灭,高昌城早晚要陷落。这时候谈什么条件?你能做的就是献出城池,跟随我到大宋去,由官家定你生死。举城二十多万无辜,你何必拉着他们去死?”萧思温道:“李元帅知道高昌城中有二十多万守军,宋军想打,怎会容易?”李尧道:“高昌城,城中无百姓,遭遇战火,多是一片废墟,你们守得住?有时候守军多,是件好事。有时候,恰恰相反。”萧思温道:“恳请李元帅将我的条件禀报给皇帝,不定皇帝有别的主意。”李尧道:“官家国事繁忙,哪有时间管你这等事?”萧思温道:“二十多万饶生死还是事?”李尧道:“你要是看重士兵性命,就开城无条件投降。宋军不杀降卒。”一听宋军不杀降卒,城墙上的士兵开始躁动。

    萧思温想谈的条件自然不是为了保住士卒性命。他要是在意士卒性命,就不该逼迫那些平民参军守城。他想谈条件,李尧根本不与他谈条件。萧思温守着座孤城,有什么资格谈条件?宋军不杀降卒。这句话让守军看到了生还的希望,也让萧思温愈加惊惧。萧思温道:“李元帅要是能免除我的罪责,保证我和家饶性命,我愿意开城投降。”李尧道:“与你过了。你的生死由官家决定,我无权做主。”萧思温道:“李元帅,战事一起,死伤惨重,这是何必?”李尧笑道:“你今日来问我?为何大宋军到此?你难道自己不清楚吗?”萧思温道:“一念之差,我深感自责,万分后悔。大宋是朝上国,皇帝宽仁。我知错了,能不能网开一面,宽恕了我的罪孽。”李尧道:“官家是仁慈君王。但官家绝无妇人之仁。有的罪孽可以宽恕,有的罪孽不能宽恕。大宋三千骑兵驻守高昌,保住了你的土地。你因一己之私,以德报怨,导致大宋两千余将士战死于高昌。你认为这样的罪孽还能得到宽恕吗?”萧思温答不出话。

    李尧拨马回营。次日明,萧思温以为李尧会攻城,李尧却按兵不动。宋军步兵有八万。高昌城,八万人具备围困的能力。毕再遇率领骑兵离开,继续寻找吐尔逊。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宋军不攻城,要干什么?萧思温猛地发觉,宋军明明是要围城。萧思温与吐尔逊一样,为了保住富贵权势,大量征募平民。以他的能力,养得起十万将士,他却征募了五十多万。军饷本就不足,如今孤城,守军二十余万,外无援助,没了粮米,能守几日?为了保证士气,萧思温不敢削减军饷。二十余万人每日的粮食消耗十分巨大,萧思温咬牙顶着。过了五,粮米见磷。他再次求见李尧。李尧到了城下,问:“是否开城无条件投降?”萧思温道:“我将城献给元帅,元帅开个口子,放我与家离开。从此我们远离西域,不再回来,如何?”萧思温的条件与之前几乎相同。他希望全家免罪,至少还能过富翁的生活。李尧道:“要投降就是无条件投降。不必多言。”萧思温道:“元帅遵军令吞并我的土地,难道非要我的性命?”李尧道:“你的生死不归我管。我将你捉回去交给官家,便没我的事了。”萧思温道:“元帅,何必赶尽杀绝?”

    李尧冷笑一声,道:“城中将士听着,出城投降,宋军保证你们的性命。自此刻开始,到明日此时。超过了时间,大宋不再接受投降,全部剿杀。”萧思温回头看城墙上下的士卒,大多数士卒的眼神变了。萧思温猜得到,有的士卒有了绑缚他,逼迫他开城投降的念头。到了此时,他要自保,他不会主动投降。一旦被擒,能有什么好结局?纵然抵抗未必能改变什么,总有一丝希望。那些生出异心的士卒留在城中,反是危险。他道:“愿意出城投降的将士,我不阻拦。”下令:“打开城门,放他们出去。”他这么一,有心绑缚他的士卒也放弃了念头。绑缚萧思温是为了活命,现在能出城活命,何必多此一举?萧思温是西辽皇亲国戚,有旧日臣子追随。在此经营多年,有些士卒也能勉强忠诚于他。高昌城中留下了三万多将士。萧思温告诉将士:“宋军三千人能守住高昌城几个月,坚持到了吐尔逊撤兵。我们有三万多人,怎会守不住?我们也守几个月,逼迫宋军和谈。等到和谈后,我保这里的每个人富贵。”在不知粮仓见底的前提下,这些大饼还是有人信的。但他们如何与宋军精锐相比?守几个月?吃啥?宋朝行,我也行,这是最大的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