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嫡系骑兵已经冲过一半的距离,马速也已提到了极限。“曹”字旗下的志愿军才开始行动。
炮车队一哄而散,将二十八架炮车孤零零留在原地。
李家骑兵冲到近前,锤击、斧劈、纵火......
“曹”军赶到,双方围着炮车展开激战。
竟然一战功成。李玄辅不可置信地看着战场。
“曹”字旗下是一员年轻的将领。根据情报,他应该是曹谏,字公言,行六,没参与河州城之战,而是在洮水大败禹藏花麻。
这么一位悍将怎么会犯如赐级的错误?如果......联想到汴梁曹家的地位和李宪的宦官身份,这一切倒是有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该怎么办?
稳妥一点儿的办法是鸣金收兵。目标达成,见好就收嘛!不定志愿军回营之后,今的矛盾会彻底爆发出来......
但,爆发之后呢?不论哪一方获胜,陇朱黑城还是要直面威胁。二十八架炮车而已,自己这边的城墙还没修好,志愿军就又造出来了。
与弗取,反受其咎。
李玄辅下定决心,连续点了几员战将的名字,令他们带所部出城,支援李玄骥,共计五千余人。
战场上,李玄骥节节败退。他人少,只有五百骑兵。
如果能冲起来,曹六倒也拿他没什么好办法。可惜他们为了摧毁炮车,已经将马速白白浪费掉。
等曹六率军赶来,双方纠缠在一起,再想提速摆脱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五千李家军出城,迅速朝战场包围过去。
曹军收缩,不再与李玄骥纠缠。
李玄骥敏锐地察觉到战场变化,下令反攻,不让曹军轻松退走。
援军赶到,将曹军围住。曹六下令,结成圆阵,就地防御。
城墙上,李玄辅盯着远处的“李”字旗,等待李宪的应对。然而,他一直没等到。
右翼,有一营志愿军无令而动,以锋矢阵冲破围困,与曹六汇合。旗号上面是一个“景”字。
景思立?看来,李宪这个宦官不仅没压服汴梁勋贵,就连秦凤路的边将也同样不服他啊!宦官这种人本就是皇权的延伸,可志愿军偏偏不是大宋的正规军。
机会就在眼前。李玄辅高声传令:全军出城,胜败在此一举。
同时,他也没忘记将河州跟来的人安排在前面,而自家嫡系却留下两千。这两千人守城肯定不够用,他们的首要目标是防备木征搞事儿。
为加快出城速度,李玄辅命令城墙上的守军直接从两条被志愿军炮车砸出来的缓坡冲出去。而他自己也紧随其后,打算亲临战场,就近指挥。
离开城墙前的最后一刻,李玄辅望见李宪的令旗摇动起来,军令竟然是撤退。
佛祖保佑!曹、景二军还被围困着呢!李宪却要先跑了。只不过有一部分志愿军并未服从军令,反而冲过来接应两人,而其余的则跟着李宪缓缓向东撤离。
这宦官,莫非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打胜仗,而是要毁了志愿军?
用心歹毒也好,昏聩无能也罢,只要今这一仗能打赢,那老李家的声望就算是彻底立起来了。甚至,就连木征这个破招牌也不用再举下去了。
冲下城墙,早有李家的仆从为他准备好战马以及军旗号令。李玄辅翻身上马,指挥各部压上前去。
抵近战场,李玄辅仔细观察形势,很快得出结论,李家军大占上风。
他们人多势众,而志愿军只有六个营头。然而这六营并未溃散,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们各自结阵,交替掩护,缓缓向东退去。
强悍啊!李玄辅由衷地发出一声赞叹。能打胜仗不算本事,能打败仗的才是。要是志愿军各营全都有这种水平,那李家军绝不是对手。
幸亏换了一个宦官。
战场缓缓东移,李玄辅渐渐发现端倪,这六营志愿军轮转的核心正是那面“曹”字军旗。当即挑出几支劲旅,交由李玄骥统领,猛攻曹六。
这一招果然奏效,志愿军的轮转陷入滞涩。
然而,一炷香的时间之后,远处的“景”字连续摇动,并传来一声号角。紧接着,有两营随李宪撤湍志愿军反身杀了回来。
其余四营同时向曹六靠拢,合兵之后,调转方向,朝北突出重围。
而景思立则与救援的两营汇合,向南而走。行至湟水岸边,早有一座浮桥等在那里。三营成功渡河,回头便将那浮桥拆毁。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李家诸将义愤填膺,纷纷请命追击曹六。李玄辅没同意,冥冥之中,他似乎听懂了曹六留下的战场语言:你特么老打我干嘛?追李宪去啊!路都给你让开了。
李宪军行动迟缓,直到现在还没撤回军营。应该有很多将领对李宪的所作所为非常不满吧!
李玄辅传下军令:全军向东。得李宪首级者,赏万贯。李家军的士气再度高涨,一个个如狼似虎地向东追去。
李宪军前脚进入大营,营门刚刚关闭,李家军随后杀到。两军隔着寨门展开激烈地厮杀。
营寨的寨墙不比城墙,低矮,也算不上坚固。
这东西本身顶多能起到一点儿迟滞的作用,主要还是靠营寨内的守军灵活调度才能有效御担敌军主攻哪里,守军就集中防守哪里。
然而退入大营的志愿军显然已经失去了这种灵活性。
很快,一段守军力量薄弱的寨墙被找了出来。李家军一拥而上,用数十根绳索套紧木桩,人、马一起用力,将整段寨墙连根拔起。
尘土飞扬中,李家军冲进营寨......
李玄辅骑着马,踏上倒塌的寨门。有士卒上前禀报:李宪已带着志愿军残部弃营而走。大部分将士正在追击。
大部分?李玄辅扫视一遍残破的军营,发现大量李家军的士兵正在打扫战场,怀里都揣得满满当当的。
心头怒火中烧,传来督战队,抬手一挥。
督战队得令,纵马上前,刀光闪过,人头滚滚。这一记的警示效果相当好,那些财迷心窍而又侥幸未死之辈一下子就清醒过来,扔掉手中财货,向东狂奔而去。
侥幸啊!李玄辅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