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氏在临邛干的好事,秦始皇也素有耳闻。这两年靠着包商冶铁,赚的是盆满钵满。仗着远在蜀地,就差明摆着偷税漏税了。
而黑夫则不同,作为爱国企业家自然得依法纳税。泾阳每年的关市税远超农赋地租,堪比一郡的全部收入。不论是泾阳还是云梦,绝不会偷奸耍滑。
时至今日,黑夫的地位摆在这。不知道多少人想把他拉下来,恨不得是取而代之。他能坐稳位置,不仅仅是靠着各种奇思妙想,更因为他知道皇帝的底线。皇帝可以允许他利用商术敛财,前提是能富民强国。需要他时,他得主动站出来献上,就相当于是秦始皇的私人钱包。
虽说不太好听,可这就是为臣之道。类似于乌倮,寡妇清……他们能富甲一方,靠的就是秦国扶持。如果他们不识趣,秦国随时都能废了他们,扶持新的豪商。
这两年靠着关市税,秦国财政压力减轻不少。要知道为了培养骑兵,秦国先前每天都在烧钱。南征北伐,人吃马嚼……压得他们几乎都喘不过气。
云氏将卓程两家吞并,反倒是好事。最起码黑夫会派遣亲信入驻临邛,进进出出每条账目都会罗列清楚。以后按时按量缴纳关税,足以富国强民。
冯去疾嘴角抽了抽。
就黑夫还好意思说不善言辞?
看他脸红脖子粗唾沫横飞,说的都是些诡辩。黑夫的心可比他脸还黑,或许的确如他所言能富国强民,可他自个也没少落好处。在吕氏的帮助下,云氏商社的买卖遍布秦国各郡。北地、辽东、南郡、蜀郡、岭南四郡……这手伸的是越来越远!
如果仅仅只是商业,其实不足为虑,可黑夫的手早早就伸向了军政两界。从南征开始,他就举荐李信为裨将,他的那些乡党宗亲也都立下诸多军功。还有极其出色的章邯,也是屡有建树。
而后他就创办学宫,为北伐举荐诸多猛将谋士。韩信、陈平、萧何、曹参、夏侯婴、周緤……这些全都能独当一面。去年学宫弟子毕业二三十人,被各郡县哄抢一空,其中有很多都是黑夫的义子。别看他们都只是基层秦吏,可随着时间推移总能往上爬。
恐怕用不了十年,秦国上下的诸多秦吏都是出自山河学宫。而黑夫则是桃李满天下,真正意义上的只手遮天!
他们不想改变吗?
想!
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黑夫如今已完成战略布局,包括山河学宫成为秦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年涌出的秦吏,能大大缓解地方的压力。关键黑夫通过招收弟子的方式,间接和他们这些三公九卿也绑定了利益。去山河学宫看看,哪家没孩子在?
“既是如此,也可。”
秦始皇颔首表态。
也算是变相的支持了黑夫。
这事还真就只能黑夫来!
别的勋贵也有产业,可都藏着掖着的,生怕被发现了。有点家底宁可烂在猪窝里面,也甭想让他们拿出来。有的还官商勾结,窃取公利谋私利。
黑夫是贪,可他是明目张胆的贪。捞多少好处油水,全都是明摆在眼前,从来不加以掩饰。这样的人,用起来反而会更放心。
群臣面面相觑,皆是不语。
如此明目张胆的偏爱,着实让他们嫉妒。秦始皇对待功臣素来如此,官爵方面往往比较吝啬,但金玉田宅从不介意。只要能为他立功,要多少给多少。王翦趁着伐楚之战狠狠宰了秦始皇一笔,以至于他们家肥的流油。
黑夫松了口气。
皇帝都开口了,那就成了。
他抬手作揖,缓缓道:“自陛下将此事交给臣后,臣无时无刻不在筹划准备。卓氏冶铁程氏贩卖有无,两家合作多年,与夜郎邛都有些关系。他们将巴地井盐,蜀地枸酱运至夜郎,凭此致富。吾昔日就说过,自夜郎沿着牂牁江走水路,便可直抵桂林。卓氏现在已经开始将柘糖等物资运至夜郎,借此谋利控制夜郎。并且与当地君长多有接触,可凭利让他们归顺秦国。”
“现在情况如何了?”
“还没消息呢……”
“得加快些。”
秦始皇眉头微簇,冷声道:“朕记得,张良等叛贼皆远遁至西南夷,他们还有些荆楚人。昔日楚将庄蹻将兵循江上,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然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而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若是滇国勾结楚贼,必会生乱!诏令西南将常頞,率兵驻扎以防西南夷叛乱!”
“臣等遵制。”
黑夫也是叹息。
西南夷道路闭塞,而且距离咸阳太远。就算有什么进展,他也得过好久才能知晓。现在虽然有信鸽,但一切都得紧着北伐用。他还得继续安排人手,免得后方失火。
张良这人诡计多端,不会做没意义的事。他当时有着很多逃亡路线,却偏偏冒险要前往西南夷。唯一的解释就是想要效仿岭南,趁着秦国重心在北伐,在西南夷点燃一把大火,让秦国疲于应对!
秦国现在的确是比先前要强些,但内外其实都不平静。内部六国遗老蠢蠢欲动,就等着机会。海外齐田贼寇,随时想要反攻秦国。东胡据说还在增兵,极有可能会帮助胡人。濊陌和箕子朝鲜也同样不安稳,同样得要派兵防范。
“岭南四郡如何了?”
秦始皇看向冯去疾。
“目前基本已经安稳,虽有小股越人宁死不降流窜于林野,但难以掀起风浪。南宁侯李信率军开荒屯田,开辟新道。水工郑国则率越人筑造堤坝,开凿水渠。当地欣欣向荣,南宁侯更被越人视作神灵。”
“善!”
秦始皇看向黑夫。
“黑夫。”
“臣在。”
“你又为秦立下大功!”
“咳咳,都是南宁侯的功劳。”
黑夫尴尬抬手作揖。
他只是提出建议,实施者可是李信!
“是你的,就是你的。”秦始皇淡定拂袖,举起早早批阅好的文书道:“李信在书中对你是倍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