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2章 过年前的准备

    晚饭过后,天色渐黑,但还不是太晚。

    趁着微微的光亮,范进来到老村长家,将事情一五一十的全部说了。

    又把水清的建议也一并说出来。

    老村长的大儿子李文忙紧张的说道:“爹,进弟说得对,这兔子一旦流出去,别的村子的人也养,咱们还能卖的起来价吗?”

    “到处都是,就是府城也吃不完那么多吧?”大儿媳王桂芬也担忧的附和。

    老二李武愤愤道:“这孙金花太不像话了!咱们村子上的人还没养呢,她就想到往外送。

    要是都这样你送几只我送几只,咱们村子永远富裕不起来。”

    老三李刚赞同的道:“坚决不能流出去!爹,这事你得出面,还得让村子上的人家保证。

    越晚流出去,咱们村子就能越好。”

    整个村子好起来,日子好过,大家团结起来才不会被外面人欺负。

    遇事的时候应对能力也更加强。

    道理老村长都懂,他看向范进,肯定的道:“你媳妇儿是个有见识的,提出的意见很中肯;

    老大媳妇,你去长林屋子中拿纸砚笔墨出来。”

    王桂芬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跑去儿子屋子中。

    李长林在府城书院读书,十日一休,他的屋子大多数时日是空着的,但纸墨笔砚还是有的。

    拿出的纸笔摆放在范进面前,老村长继续说道:“我说,进小子你写。”

    大致意思是谁要换兔子,只能自家养,不能出山水村。

    出了山水村的兔子,不管是卖还是送人,只能是死的!

    如果违反此规定,视为自愿搬出村子。

    不同意者可以不换,要是换的话就认可上面的规定,在全村人面前签字按手印,不得反悔。

    两人配合的写好。

    老村长说道:“老大老二,你们明日召集全村人前来。”

    李文李武大声的哎了声应道。

    范进松了口气。

    有老村长坐镇,事情好办许多。

    村子上人只要不做犯法的事,就不怕律法,但是他们却不敢不重视村规。

    尤其是这种得到村子上村民一致同意的事。

    一旦违反,再无立足之地。

    摸黑回了家,将老村长的做法告诉了水清一遍,两人放下心来。

    接下来的日子,所有人都在为过年做准备。

    今年的过年,相比以往热闹多了!

    首先是大家都富裕了许多。

    摘鸡头米、捡菇子、帮工挣银子,让村子上绝大多数人家日子好过许多。

    其次,大多数人家帮范进水清盖好屋子后,趁着冬季农闲,也开始打土坯盖自家屋子。

    有那些人口多速度快的, 已经搬进了新家。

    再有像张婶子一家,虽然还没搬进新家,新屋子也没盖好,但也是烧炭耽搁了。

    而烧炭是在挣银子!

    有了银子,吃的好,而吃的好,心情就好。

    所以即使没有搬家,依然精神头十足,每天干劲满满。

    家有存粮,不再是年关难过,家家户户对于过年格外重视起来。

    水清一家人也是如此。

    米酒生意不能断,这是明面上银子的来源。

    晏秋和星回依然只需要负责酿酒,范进带着范河每日送米酒去府城。

    回来的采购清单从日常必需品,渐渐变成为过年做准备。

    红纸、窗花、新鞋、布料、糕点、糖果.....

    凌然还是负责牲口喂养。

    范江和白子谦由砍柴改为挖冬笋。

    冬笋清甜解腻,无论是清炒还是和老母鸡一起炖,皆好吃。

    而且冬笋有厚厚一层外壳包裹着,特别耐放,可以放很长很长时间不坏。

    在菜式样数少的冬季,是难得好吃的新鲜菜。

    两人挖了一筐又一筐,除了给自家吃的留够,也想着给舅舅送多多的过去。

    水清最先做腊肉腊肠。

    娘之前给的一大筐,她想着咸肉不健康,少吃点点吧。

    结果拿来炒大蒜、炒青椒好吃的不得了——去他的不健康,这就是最健康的食材!

    再说这可是无添加的食材呀,和添加剂相比,多了点盐咋就不健康了呢。

    反正老祖宗吃了几百年也没事。

    所以不但腊肉被安排上日程,腊肠也一并做了。

    到时腊肠葱油煲仔饭、腊肠手撕包菜、蒜苗炒腊肠、腊肠蛋炒饭通通安排上!

    做完了腊肉腊肠,开始打年糕糍粑。

    商城是可以作弊,不过自己手工做也别有一番意趣。

    当然啦,动手的不是她。

    是一群孩子们。

    自己动手做的东西总是格外香。

    等日子过了腊月二十五,日子更加忙碌起来,打扫卫生、洗床单被罩、磨豆腐、杀鸡宰鸭、蒸馒头、包包子饺子.....

    山水村只有一台石磨,磨面磨豆子的人从早到晚的排队。

    水清家不用去挤的,他们早就买回来一块新的石磨,放在院子里自家用。

    范进还买了一头驴回来,既能载人驮物,闲时还能拉磨。

    腊月二十八,范进从县城回来后,先是给范母送去了过年的节礼:冬笋、黄豆面糯米粉、自家做的豆腐。

    范母看到豆腐喜欢的嘴咧了起来,看到糯米粉尚可,毕竟也是精细粮食。

    看到黄豆面和冬笋,撇了撇嘴。

    冬笋竹山上到处都是,不值钱,而且这东西刮油,吃的多了心里烧得慌!

    黄豆她也有,想要吃去石磨那排队磨了就是。

    孙金花两根手指在东西里翻翻看看,最后凉凉点评:“黄豆面沾汤圆是好吃。

    只是这黄豆面里必须得配上糖才好吃,你这只送黄豆面和糯米粉,没糖哪行?”

    范进抿了抿唇不说话。

    等回了家又骑上驴,同样是这三样,只不过冬笋明显多些、易碎的豆腐少些,前往牛头镇给岳父岳母送了过去。

    胡母看到冬笋喜欢的不得了,一直说他们三人都喜欢吃。

    又看到黄豆面和糯米粉,连连夸道:“这两样都需要磨得细细的,耗费时间不说还特别累,难为你想的周到。”

    最后看到豆腐,虽然碎的不成样子,依然欣喜极了:“这做豆腐圆子再好不过了,还省事省时间了咧。”

    范进安静听着,眉眼弯弯,儒雅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