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8章 洪熙元年

    “儿臣叩拜皇帝陛下!”

    朱瞻壑抵达北京翌日,一大早他便来武英殿请安了。

    那下跪唱声的动作一气呵成,让正在处理奏疏的朱高煦瞥了他一眼,冷淡道:“规矩和以前一样,不兴跪礼。”

    “诶!”听到这话,朱瞻壑连忙起身,亦失哈也笑着亲自为他抬来了椅子。

    待他坐下,朱高煦这才慢慢开口道:

    “这次让你跟你爷爷北征,你这一路多看多学,不要轻敌冒进,不要以为自己能对付几个游勇散兵就不把敌人当回事。”

    “在战略上,伱可以轻视敌人,但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懂了吗?”

    现如今朱棣、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朱瞻坺等人都居住其中,侍奉他们的宫女太监合计二千二百余人,但俸禄都由内帑来出。

    也就是说,大明每年培养的医生,顶多也就能满足十一二个府级医院罢了。

    自家父亲对自己节俭,倒不要求旁人节俭,这确实很难得。

    当然了,这个所谓节俭也就是对比皇家及亲王罢了,如果对比百姓,那朱高煦吃的也是极好的。

    “东北要面对的,是人口四百余万的朝鲜,以及人口一千二百余万的日本,这份压力太大,最少需要在当下的基础上翻上三倍才能解决问题。”

    在双方的对话中,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他们乘坐的马车也驶出了西直门,向着西北的大明宫缓缓驶去。

    见自家父亲这么不看好自己,朱瞻壑汗颜。

    朱棣这边话音才落,朱高炽便一如既往的劝阻起来:“爹,您已经五十八了,不如这次还是让王义和孟章、朱能他们带兵去吧。”

    “书本上学过不代表会运用。”朱高煦轻哼道:

    “古往今来,有多少高谈阔论的儒生讨论战事,又有几人能真正上战场打仗?”

    诸如威远、勐定、孟琏、车里等第土司均被破城改土,受降的少民数量近百万众。

    “添两副碗筷,瞻壑你与马和坐下来吃。”

    只是相比较来说,当下的医疗环境和卫生环境比洪武年间好上太多了,故此城镇婴儿夭折率才会有所下降。

    每所学校每年新生多则四五百,少则二三百,每年能毕业的学生也不过四千多人,其中能成为医生的仅有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基本考试不合格,需要在地方担任医护三年后回医院学习重考才行。

    “现在的皇帝是老二,老二都没劝我,你劝什么。”

    “日后若是医院能全面推广,那朝廷的人口增加恐怕十分恐怖吧。”

    “如此一说,殿下应该能明白了吧?”

    “纸上全是开阔地,一股脑儿把山头全忘记,一旦到了战场上,十有九个都拉稀。”

    “嗯……”瞧着自己劝不下老爷子,朱高炽只能悻然点头。

    如今大明两京十五布政司,仅有两京与沈阳、吉林、西安、河南、太原、杭州、南昌、交趾这十个地方有成体系的五年医学院。

    “加上陛下崇尚节俭,故此北京宫城每年消耗也不过才四十余万贯,算上南京维护的二十万贯,尚有一百八十余万贯可供支配。”

    朱棣现在的状态,用容光焕发,精神满满来形容再适合不过。

    “爷爷,您身体不错啊……”

    朱瞻壑啧啧几声,郑和颔首道:“以朝廷现在的情况,人口多些反而好,继续维持下去,恐怕日后连现有的疆域都守不下来。”

    “哈哈哈哈……”朱棣被老大气笑了,旁边的朱高燧几人则是低着头默不作声,唯有朱瞻壑贼头贼脑的四处打量。

    不过仅凭经济,南京还需要与苏州、杭州竞争,如此人口恢复的速度并不算快。

    况且他与王彦常交谈漠北的事情,漠北的情况他也略有耳闻。

    看到大明宫第一眼,朱瞻壑的反应就是太大了,随后便是维护所需。

    如此一来,云南直辖的大部分土司已经改土归流结束,只剩下一下隐匿在山中的小土司还未改土归流。

    亦失哈端来茶水,朱高煦接过抿了一口,而后继续道:

    “敕令六部与云南布政使司,将滇南各地地名作出更改,这是我所绘地图,按照这个地图来细分各府。”

    当下有医院的府城,算来算去也不过才四十几个罢了。

    半数以上的少民迁徙昆明、曲靖等府,剩余留在当地,等待日后迁徙汉人来同化。

    城内的山水湖泽波光粼粼,有人乘船在湖上捕鱼,而这些新鲜的鱼会在第一时间被做成佳肴送往养心殿。

    “要不是看你身子虚弱,我真想拽着你去漠北走一圈,看看你现在这样子!”

    朱瞻壑哪壶不开提哪壶,朱棣闻言瞥了他一嘴:“油腔滑调,好好吃饭吧,稍许爷爷给你和你大兄安排点事情做。”

    朱瞻壑颔首打了招呼,随后带着郑和走入殿内。

    不过问题在于,当下的所谓内地都已经有了不少的少数民族。

    “如果你要是战败,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立马自尽,别被人俘虏了来恶心我。”

    如今自家父亲依旧在紫禁城住着,加上还需要维护南京紫禁城,那能留给大明宫的钱粮能有多少?

    “殿下这次回宫,没发现宫中宫人少了许多?”

    “爹,您真要亲征啊?”

    “若是太上皇设想的鹤城火车可以一直修到忽兰忽失温,那朝廷就可以从漠北开采矿藏,用铁路和恼温江运入关内,再购买粮食运往漠北。”

    如此近距离下,他这才有时间观察起了自家爷爷。

    除了鱼获,城内还有一片千余亩的草场,其中散养牛羊牲畜,专供屠宰。

    “爷爷,大伯、三叔、大兄、坺弟……”

    期间朱高炽询问他与沐氏发展如何,感情如何如何,活脱脱像一个喜欢八卦的长舌妇。

    就这样,还是大明不断向小学毕业生、中学毕业生不断推广的结果。

    “自然是老了!”朱瞻壑脱口而出,但又补充道:“不过身子依旧强壮,别的不说,至少比大伯和三叔强壮……”

    乘坐步舆穿过金砖铺设的广场,又穿过高大宽阔的长廊,不多时步舆便停在了一座宫殿门前。

    至于湖广,接收了贵州的少民后,当地的比例也达到了极限。

    尽管大明朝已经开始推广府级医院,但大明二百多个府,每个府需要的各科医生最少不能少于一百五十人,医护更是不能少于四百人。

    “我爷爷还有钱吗?”朱瞻壑询问起这个现实的问题,毕竟内帑的收入主要就是户部拨给的二百万贯,以及报社的收入罢了。

    作出一系列调整,朱高煦这才放下朱笔,揉了揉眉头。

    至于车里府,朱高煦倒是没有更改地名,毕竟后世的地名也是傣语汉译的称呼,而且当地没有什么汉地名,想通篇修改着实有些困难。

    好在朱瞻壑性子活泼,面对朱高炽的话,不仅能回答上来,还能时不时反问他问题来斗嘴。

    郑和不断安慰着朱瞻壑,同时也不忘警醒他。

    广西原本就少民众多,尽管迁徙了数十万前往广东,但当地少民和汉民也不过半半之数。

    “不过对于这块地方,倒是可以效仿太祖治云南,在三宣十慰各地的重要山口设置卫所,以此方便日后朝廷对当地改土归流。”

    “有了这些,我汉家就能在漠北扎根,将蒙古人抵挡在金山(阿尔泰山)以西。”

    “云南都短时间内吃不消,更何谈三宣十慰呢?”

    “这么慢啊?”朱瞻壑居然觉得人口增长的很慢,这让郑和语塞道:

    “在陛下没有推广医院前,国朝百姓的夭折率可不低,即便到了当下,夭折率也在20%左右徘徊。”

    想到这里,郑和与朱瞻壑继续交流起来。

    四川四百余万百姓中,近半数是从贵州和西番迁徙而来的少民。

    “儿臣身子虚弱拉不动,但您也不能和儿臣这虚弱的身子比较啊。”朱高炽牙尖嘴利。

    “三宣十慰这块地方面积比云南还要大,其中人口比云南只多不少。”

    “况且,陛下也下了令,旁人不得帮助您,故此这次北征,你还是中规中矩些比较好,能带一百人已经不算少了。”

    一刻钟后,众人已经吃饱喝足,朱棣这才对朱瞻壑说道:“你和你大兄这几日替我去巡查武库、军械库,按照时间来算,我们三月就该出发了,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

    “尽管东北有百姓近五百万口,但相比较东北的疆域来说,这五百万口百姓分散太广,很难串联起来。”

    “不是这个意思是什么意思?”朱棣抓着大胡子冷脸道:

    亦失哈收起地图,好奇询问一声,但朱高煦却摇了摇头。

    “爷爷,我爹也只是担心您罢了,您要去,我们是拦不住的。”

    漠北不是没有资源,只是大明朝无法开采,无法运输。

    大明宫的宫城周长六里,城高二丈,厚一丈八尺,城池由燕山左、右卫的王聪、陈武等人拱卫。

    “陛下每年调拨一百五十万贯给大明宫,仅留下三十余万贯给宫城。”

    “这么大?”

    “诶!”朱瞻壑应下,随后便埋头吃饭。

    这状态别说五十,就是四十五都有人信。

    这宫殿不算大,毕竟也不用上朝。

    “云南的少民数量还没统计出来,但不会少于四百万。”

    面对朱瞻壑的问题,郑和轻笑道:“差不多八十五万贯。”

    “荒谬!”朱棣冷脸对朱高炽叱道:“我才五十八,还能吃三碗饭,拉九斗弓,你比我年轻,你看看你能不能拉九斗弓?”

    郑和很开明,但也劝解道:“这次北征,奴婢会跟在太上皇身旁,故此殿下你左右便无人帮助。”

    “事情你记住就行,如果下不了手,可以让别人替你下手。”

    “若是能迁徙数百万人进入西南,朝廷兴许能更进一步的对三宣十慰进行改土归流。”

    “挺正常,陛下这种人数百年难出,想让他瞧得起别人,别人就得拿出真刀实枪的功绩来。”

    尽管大明宫的修建没有颐和园与圆明园耗费钱粮,但大明宫内的山水风景也是一绝,不然颐和园也不会在这里选址。

    “儿臣没这个意思……”朱高炽连忙起身作揖。

    他先安抚了朱棣,又转头对朱高炽道:“爹你放心,这次有我和瞻壑看着,爷爷不会出什么事的。”

    不过毕竟被攻击了半辈子,朱高炽也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厚着脸皮继续道:

    “您要是真去,那儿臣也去,若是出了什么事,那也有个照应。”

    “如果能把这一百人带好,后面便可以带一千人,一万人……”

    “例如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其地少民多则三四百万,少则百余万,而汉人多则二百余万,少则几十万。”

    郑和脸上挂着笑容:“是否如我所说一般?”

    傅让撤兵返回交趾,继续对长山之中的黎利进行围剿。

    为了方便回忆,朱高煦将后世云南的不少地名照搬了过来,例如普洱、临沧便是。

    “昨日回来的时候是夜黑宵禁,如今来看,半年不见,北京繁华了许多。”

    面对这些土民,三人的意见都大同小异,那就是趁他们还没安定下来前,把他们迁徙前往内地。

    这样的规模,已经没有必要让三个国公在当地坐镇,因此在作出安排后,朱高煦也针对大明的情况做出调整。

    朱棣见状,脸上也重新挂上笑容,继续与他们讨论起了北征的许多事情。

    调曹国公李景隆、浔州伯盛庸、庆远伯刘真前往甘州,总镇甘肃。

    “当然了,这件事得等云南安定下来后再做决定,现在最主要的还是消化好云南、贵州、广西、交趾这些地方。”

    “宣!”

    “况且不提南边,单说北边也是一样的。”

    “听到没?”朱棣看向朱高炽,朱高炽闻言还想再说点什么,朱瞻基却站出来作揖道:

    “陛下,喝茶……”

    不过只要西北铁路修通,这种现象就能得到改善。

    “您若是要比,也应该与朱能、老二去比,他们才是上战场的将军。”

    见朱瞻壑点头,他这才解释道:“皇后殿下将紫禁城宫女及太监数量控制在一千五百人,算上庖厨也不过一千七百人。”

    他习惯性称呼郑和为马和,朱瞻壑闻言也作揖回礼,而后跟着郑和入座。

    郑和毕竟和朱棣在草原打了十几年的仗,对于漠北的情况,他虽然不是很了解,但从开平卫北上数百里的情况他还是十分了解的。

    “太子殿下求见……”

    朱瞻壑坐在马车上,看着宽阔街道上来来往往的行人,不免发出啧啧声。

    只是在没有放开人口随意出行的这个时代,南京的人口恢复速度已经名列前茅了。

    朱瞻壑心虚的作揖退出武英殿,来到殿外便见到了前来接他的郑和。

    不过你大爷终归是你大爷,交流几次后,朱瞻壑最终还是说不过朱高炽,只能埋头吃饭来缓解尴尬。

    在经过盘查后,朱瞻壑下了马车,走入宫城内,乘坐早有准备的步舆前往了大明宫的养心殿。

    可以说,在大部分学子看来,医生或许是个不错的职业,但在整个时代背景下,医生就是中九流的行当。

    “至于燕然都司就更不用多说,尽管名义上掌控漠北东部和漠南地区,但拥有汉人的地方只有开平和海喇儿,两城以军事边塞为主,居住的百姓合计也不超过五万人。”

    “漠北之地有许多露天矿藏,可由于人力不足而无法开采。”

    这种心气到了战场上,是要吃大亏的。

    “诶!你这小子……”朱高燧莫名躺枪,立马看向了朱瞻壑,但碍于朱棣在场也不好教训这小子。

    “郑大伴,还真让你说中了,我爹真瞧不上我。”朱瞻壑尴尬的摸了摸不存在胡须的上唇。

    “贪多嚼不烂,先把能嚼烂的嚼烂了,再进一步对三宣十慰着手布置也不晚。”

    因此,朱高煦思虑过后,最终决定将当地的少民进行迁徙。

    “爹,您不至于这么说吧……”

    不多时,一座坐落在两湖之间的“城池”缓缓从远方清晰起来。

    这点就像当下的山西一样,山西的煤矿足够满足这个时代大明朝的所有百姓所需,但由于交通不便,煤炭利润低,故此煤炭难以运输出山西。

    朱高煦侧目质问,朱瞻壑连忙陪笑:“爹您放心,儿臣懂这些道理,书本上都学过。”

    “这么大的城池,得花多少钱才能维护得过来啊?”

    “诶……儿臣告退。”

    城内有园林、宫室群、湿地、湖泊、河流,可以说就是一方安静的小世界。

    “云南改土归流后,下一步应该就是三宣十慰了吧?”

    整理了一本处理好的奏疏,朱高煦便摆手道:“去你爷爷那吧。”

    “想要同化这块地方,起码要再迁徙二三百万人前来,这在火车没有修通前,是需要好几代人努力才能做到的事情。”

    “郑大伴,你说我大明朝现在有多少人口和多少耕地了?”

    自大明迁都,南京的政治位置一落千丈,只剩下了经济位置依旧很重。

    虽然已经五十有八,但他除了两鬓有几根白发外,整体来说头发都是乌黑的。

    朱瞻壑走下捕鱼,殿内也传出唱礼声。

    在朱瞻壑还沉浸回忆中时,他们的马车也来到了大明宫的城门处。

    交趾更不用多说,当地汉民至今没有突破百万,而少民是汉民两倍逾。

    走入其中,朱瞻壑便见到了坐在桌子前的朱棣,以及坐在一旁的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朱瞻坺等人。

    大半个月过去,傅让、沐春、李景隆三人的推进可谓迅猛。

    郑和这话说的有些吓人,但事实确实如此。

    对于自家父亲节俭的事情,他自小便知道,反正在他印象中,送往春和殿的饭菜基本没超过五道。

    相比较之下,乾清宫和前寝宫的饭菜基本都在十几道和七八道左右。

    班值太监得到回应,侧身让出位置,并对朱瞻壑作揖。

    朱棣声音中气十足,一点也不像诏书中年老且病的模样。

    走出皇城范围,繁华的北京内城也由此被朱瞻壑阔别半年所见。

    “混账话!”朱棣再次叱道:“你是不是看老头子我现在是太上皇了,所以来耍威风来?”

    朱瞻壑突然询问起了郑和,郑和闻言愣了愣,随后沉思片刻后才道:“虽说文册没公布,但若是算上西南改土归流的人口,怎么说也应该突破九千万了,至于耕地应该不到七亿亩。”

    沐春继续坐镇云南,但由于滇西、滇北都比较安定,朱高煦建议沐春坐镇石屏或建水,方便随时应对滇南地区的少民叛乱。

    看上去不多,但放眼二百多个府,那就显得很多了。

    郑和没有正面回答,而是直接询问朱瞻壑。

    耗费数百万贯的大明宫,如今还未彻底建成,但其中半数建筑已经完工。

    “这一年若是有二百万婴儿,那大概有四十万会死在周岁前,剩下的一百六十万里,能活到成年的恐怕也就一百二三十万吧。”

    朱棣脾气上来就开始人身攻击了,不过朱高炽也确实有些胖了,而且他的胖就是单纯的胖,而非朱棣、朱高燧、朱瞻基的壮。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起码还需要二十年才能让大明的医疗覆盖所有府城,而府城下还有一千七百多个县城……

    朱瞻壑闻言颔首,最后在郑和的带路下前往了城外的大明宫。

    不多时,朱瞻壑和朱瞻基被打发去巡视武库了,而与此同时的朱高煦也拿到了不少报捷的奏疏。

    毕竟自小学习,虽然比不得那些儒生在礼节方面面面俱到,但朱瞻壑也算是宗室中懂礼貌的那批人了。

    正因如此,朱棣把手指向他:“瞻壑,你说爷爷老没老?”

    朱高煦对朱瞻壑毫不客气,他觉得朱瞻壑就是有一股心气,觉得自己样样不输人。

    郑和一番解释,朱瞻壑算是清楚了。

    “我对你这次北征不抱太大的希望,只要你能带好手上的一个百户,别让人帮忙就行。”

    朱高煦深吸一口气,目光看着眼前的奏疏,略有几分忧虑。

    “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就足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