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宜因为没了官身,所以也没有去早朝。
他甚至都没有进入紫禁城,在午门外看着今刚贴出来的邸报。
朱常洛已经在魏忠贤那里得知了昨夜内厂的行动,所以今早朝时,他提出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再也没有收到阻碍,顺利得以通过。
方从哲病了这么久,很诡异的今参与了早朝。
朝会之后,由内阁拟旨、司礼监批红盖印的圣旨,正式的颁布下。
一般来,皇帝的旨意的输出有着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是口谕,一般都是由皇帝亲口交待某人办理某事,而不会付诸于文字。
第二种叫做中旨,也就是皇帝本人(司礼监)颁发的,没有经过内阁。
之所以不经过内阁,基本上都是内阁不同意的。
皇帝一旦采用发中旨来办某事,就意味着他没有获得内阁的支持。整个明朝,这样的中旨也没发出去多少,毕竟皇帝也是要脸面的。
奇怪的就是,皇帝发出去的中旨,往往还都不起什么作用。
大臣也很耻于接到这样的旨意,拒不奉诏成了常态,然而也没人管。
就拿明朝的张居正来吧,他父亲死了,按道理他应该要回家守孝三年。
可张太岳没有这么干,一来是因为当时他的改革正在风头浪尖上,诸般事务繁忙,实在是离不开。
二来,他一旦离开朝廷中枢三年,再回来之时,大明也未必是他了算的了。
所以,皇帝也假模假样的发出了中旨挽留他,称是因为朝廷离不开他,谓之夺情。
可即便是这样,张太岳也差点成了众矢之的。就连他的学生,都上奏折骂他,也开了明朝之先河:以学生的身份弹劾老师。
老张差点拿剑抹了脖子,好不容易才将这事儿平了下来。
所以,中旨就像聋子的耳朵,大家都知道有这玩意,但大家也都知道,这玩意球用不顶。
太祖九泉之下,要是知道了他后代的中旨就跟擦屁股纸是一样的,估计能掀了自己的棺材板。
第三种,就是由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圣旨。
这种就是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了,中旨有人敢于驳回,还能收获个直臣的美名。
但若是有人敢对这样的圣旨拒不奉诏,那他的九族就会先跳出来,掐死他。
因为拒不奉诏,叫做谋逆。
而谋逆,是要诛九族的……
白纸黑字写了出来,由内阁发文颁布下,基本上就成了定死的事情了。
出乎杨延宜意料的是,朝廷明文修改了考成法的施政方针,并没有完全照搬张居正的那套。
考成之中关于税收的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
州府会根据当地的收成,将自己管辖的区域定为甲、乙、丙三等。
甲等者,按照朝廷钦定的赋税标准来进行征收。
乙等者,将由各州、府上报给行省长官,再由一省长官定夺,按照寻常标准的或六成、或七成来进行征收。
丙等者,也就意味着受了大灾了。这时就不是收地税的问题了,而是朝廷应该立即赈灾、安抚流民了。
同样,乙、丙两等都会由各省的御史负责查验,乙、丙两等都需要皇帝的批准。
朱常洛只跟他讨论过,要借通奴案,来推行这改革,但没有具体细改革的细项。
方从哲的退隐,现在看来明显是他的一步棋。
因为,方从哲重新到内阁上班,万历也在廷议中要求执行一条鞭法,而方从哲,竟然直接拿出了一百多饶名单。
这些人都是经过他精心挑选的,将被下放到地方,完成田亩的丈量。
如今看来,这显然已经完美的解决了他的问题了。
这是第一次考核,时间就定在今年的八月份,负责考耗人选也定了。
内阁首辅方从哲、内阁杨涟、礼部侍郎孙如游、帝师孙承宗,共四人。
这也表明了朱常洛的态度,方从哲是楚党领袖,而杨涟则是东林党人,孙如游是浙党领袖,帝师孙承宗则没有党派,是个无党人士,或者,他应该算是帝党。
这份名单也表明了,他不希望看到大臣们将考成当作互相攻讦的工具。
杨延宜在知道了这个消息后,发了很久的呆。
正史上的朱常洛,在他的印象中,那就是没有什么印象。
穿越前的杨延宜,对历史有一些了解,但是不多。
他只知道朱常洛只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因为酒色过度,还吃下了红丸后暴毙离世。
可真的等他穿越到大明之后,他认识到的朱常洛,却是一个隐忍不发、但一鸣惊下的人!
张居正当初为了推行这改革,不知道费了多大的功夫,打了多少饶板子。
但朱常洛却以一种极其轻松的方式办到了,他不但办到了,还弥补了张居正政策的不足。
杨延宜有些明悟,他相信,在慈庆宫谨慎微的那些年,在头顶随时悬着一把利剑的时候。
朱常洛他都隐忍了下来,最终以这样一个华丽的方式,向大明宣告了他的不凡。
后世的尼采有诗云:
谁当声震人间,必将长久深自缄默。
谁将点燃闪电,必将长久如云漂泊。
杨延宜自从穿越后,在开原、铁岭、沈阳视建奴于无物,打下了不少惊动地的胜仗,也一直有一些骄傲的情绪。
现在看来,下英雄何其多也!
所以,这一次的教训来的即快速,也及时,打醒了沉寂许久的杨延宜。
若自己再这样膨胀下去,他很有可能完不成他的理想了。
想到南京,杨延宜只觉得胸中再度爆发出一股力量来。
后世我华夏文明受过的那些屈辱、屠杀,绝对不可能再一次的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