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这院坝内已经聚集了不少人,方形院坝内,正中间是两层圆台,第一层圆台高出地面一尺,周圈摆了一十九套桌椅,看来是评委之席,席上已坐了七八人。
第二层圆台又高出第一层一尺,上面只有一桌,看来是上台表演书法之用。
院坝的四方,一张挨一张摆满了三圈桌椅,一边二十五桌,共一百桌,三圈共三百张,每张桌上都放着文房四宝。
整个场面看起来,整肃而宏大,看来,东道主长国准备这书会是用了心用了力的,武力强大的长也要向诸国展示其文化的昌盛。
侍女把王羲之带到司仪身旁报了名号,司仪尊敬地向王羲之行礼,然后高喊道:“大宁国右将军王羲之到——”
语惊四座,众人钦敬的目光齐刷刷集中到王羲之身上,有人指点着他嗡嗡议论,有人甚至跳了起来叫着:“王羲之——王羲之!”
他感到像是阳光突然照到了自己身上,额头和脸上都有些微热,他昂首挺胸,神态自若地向四方拱手致礼,然后气宇轩昂,步态飘逸地在侍女带领下走向第一层圆台的评委席。
侍女将他带至一桌,这桌正前方放置一圆台,圆台正中一杆,杆上竖穿了一可以旋转的长方盒,长方盒的四面都贴了纸,纸上写着“王羲之”三个字。
王羲之坐下前,朝已经坐席上的七八个评委一一行了拱手礼,这七八人也微笑着恭敬地还礼,他注意到,放影彭一大”、“张艺”、“白普”姓名盒的席位都还空着,这三人还没到。
过了一会儿,只听司仪高唱:“正洋国白普到——”,王羲之一看,这是位狂狷书生。
“长国太学博士张艺到——”这是位瘦削而稳重的中年士子。
“长国中书令彭一大到——”这是位官气十足的的沉稳老者。
这三位均在王羲之身上注视良久,王羲之谦和地向他们行礼示意,他们也表情谦和地还礼,可王羲之看出,这三饶目光中都有挑战的意味,袁掌柜的消息果然确牵
很快,评委全部到齐,参加比试的三百士子也整整齐齐地端坐桌前。
“尚书令大冉——”随着司仪一声高唱,身着官服,一身威仪的长最高行政长官尚书令驾到,全场起立,拱手齐喊:“参见尚书令大人!”
“诸位请坐!”尚书令伸出胳膊微微压压手掌,众人坐下。
王羲之知道这位长尚书令叫程奎长,是个老谋深算之人,这是他第一次亲自见到长尚书令,对这位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是自己和古壶搞定下路上的强力对手,他多看了对方几眼。
“诸位——”尚书令开始了他的演讲,“武建国,文立国,文为人心之柱,书法乃文之珠……”
尚书令一通关于书法意义的宏论,论之有道,言之成理,王羲之不得不暗中佩服,长也不乏大才,有如此之人执掌长朝政,要搞它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想到此处,王羲之心中不免升起一丝隐忧。
尚书令致辞之后,声称政务繁忙,祝纵横书会圆满成功,便在随从的簇拥下离开了。
尚书令走后,司仪宣布书会第一项活动——展示长近年的书法精品。
在悠扬的乐声中,由两位美人执展一幅字的展示队伍缓缓进场,篆、隶、楷、孝草,各式书法作品一五从一十九位评委前面前走过,又从三百位参会士子面前走过。
作品共一百幅,百幅作品,两百位美人,看得评委和士子们恨不得浑身上下都长满眼睛。
王羲之一一看过,有的字比人美,有的人比字美,总体来,长这些书法精品至少五成确实能算得上精品。
百幅精品展示后,被挂在百架屏风上支在院坝外围,供其他来太学园的士子欣赏。
精品展示过后,是书法理论探讨,一十九位评委名家都发了言,百名年轻士子也进行了争辩议论,如此便过了一。
第二上午,是百名年轻士子现场书写,名家当场点评,最后评出三等作品十位士子。
中午,众人期待的评委名家书艺比试开始,先是书法理论辩论,众名家就各书派高谈阔论激烈争论,场面热烈。
王羲之一直微笑着,喝着茶,只带耳朵不带嘴,作壁上观,他知道,今日的焦点在他这儿,从人们时不时对他和那三饶指指点点他就知道,那三人要挑战他的消息肯定众士子皆已经知道。
“诸位——世人皆,论当今行书,下第一非王羲之莫属,诸位以为如何?王羲之又以为如何?请发表高见。”
正洋国白普年少轻狂,站到中间高台上大声。
“是啊是啊,王羲之行书下第一,兰亭集序无人能比。”士子们大声赞同。
“右将军也这样认为吗?”白普盯着王羲之,直接甩过这不怀好意的问题。
王羲之微微一笑道:“第一不第一,我了并不算,这问题不该问我。”
“我却不如此认为。”白普大声。
“据右将军写兰亭集序时,另有一人也当场写下了内容和书法完全相同的另一篇兰亭集序,据此人还是个奴,要是这事是真的,至少明,所谓下第一的,并非一人,右将军,不知是否有此事?”
“确有此事,所以我从没过我的行书是下第一,我从不稀罕这样的名号。”王羲之淡淡地。
“这——?”白普一拳打在棉花上,尴尬地看了看大伙,接着:“右将军,在下想请你现场书写,让众人评评,不知右将军是否赏脸?”
“能与白先生切磋,不胜荣幸。”王羲之朝白普拱拱手。
“好!”白普大声,“上纸,两幅!”
喊声刚落,四个美人,两人端一块长方木屏上中央高台,木屏上已经铺就了纸。
一个人写两幅字,这丝毫不足为奇。
让在场人惊奇的是,白普同时拿了两支笔,左右手各执一支,大步走到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