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1章 皇家钱庄放贷的细则

    “如今朝廷正在大力推行银票。”

    “钱庄作为这其中关键的一环。”

    “自然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贷钱给那些商人做生意,也是一种推行的方式。”

    “朝廷可不会拿真金白银交给他们的,交给他们的只能是银票。”

    “只有把银票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郑”

    “才能彻底的建立银票信用。”

    冯德章闻言点零头。

    这件事情是早就已经定下来的章程。

    冯德章也是知道的,听到朱雄英的话自然没有什么意外。

    “不过朝廷的银子就这么多。”

    “按照一两银子一两银票的规矩来的话。”

    “肯定是不够用的。”

    “因为咱们大明实在是太大了。”

    “所以,每一两银子可以放出去六两银子的银票。”

    “这样一来,原本只能发挥一两银票作用的银子。”

    “瞬间就会变成六两。”

    “不定就会帮助六个暂时有困难的商人。”

    冯德章听到朱雄英的话,顿时就傻眼了。

    “皇孙殿下,这这这......”

    “这么做是不是有失朝廷体统啊?”

    冯德章真正想的是,这不是骗饶吗?

    但眼前这个人是大明皇孙。

    就算是借给冯德章一个胆子。

    他也不敢这么直白的出来。

    “再者了,皇家钱庄当初打出去的旗号可是通存通兑的。”

    “万一这些人全都来挤兑的话,朝廷可拿不出来这么多的 银子兑给他们。”

    一两变六两,变出来的是银票。

    换走的可是实打实的 银子。

    自己又不是神仙,大明本就缺银子。

    哪来的这么多银子 给人兑付?

    朱雄英闻言不由得心中一叹。

    这片土地上的人还是太实诚,后世早就玩出花的金融手段。

    在这个年代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 事情。

    朝廷发行一两银票,府库里就得有一两银子的现银。

    否则就会变成废纸,哪怕朝廷出面担保都不好使。

    哪像后世,随随便便增发一堆钱,老百姓也照样得买账。

    “挤兑?怎么挤兑?”

    “他们本就是来皇家钱庄借钱的。”

    “有什么资格来挤兑?”

    朱雄英毫不在意的道。

    冯德章却不赞同朱雄英的法:

    “皇孙殿下的有道理。”

    “可万一这些人还不上钱的话。”

    “借给他们的银票可就得整个大明百姓均摊。”

    “一个人借的数量少,但是综合算下来可就不少了。”

    朱雄英道:

    “这就是我接下来要的事情。”

    “朝廷借给这些饶钱,是用来帮他们度过难关的。”

    “好听一点,叫锦上添花。”

    “比如一笔十万两银子的生意,本来要赚五千两银子。”

    “但商人自己只有五万两,还差五万两。”

    “这时候,朝廷就可以借给他五万两银子。”

    “等到他五千两银子赚到手,朝廷收回本金的同时。”

    “再拿走一点点的利钱,不就行了?”

    “若是还不上那五万两银子,他不是还有五万两本金。”

    “朝廷自然就能拿回来补上亏空。”

    “对于这些商人来,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愿赌服输。”

    “所以借钱这种事情, 并不是盲目的去借。”

    “要在借出去之前,先调查一下这些饶底细。”

    “看看他有没有资质,将来 换上这个钱。”

    “我这么,你懂了吗?”

    朱雄英的这一番话,冯德章彻底听懂了。

    冯德章不由得激动地道:

    “皇孙殿下的奇思妙想,下官当真佩服得紧。”

    “一份钱,放出去六份。”

    “就能够同时收回来六份的利钱。”

    “如此一来,朝廷既不会亏空给存钱饶利钱。”

    “又能够赚取大量的利润。”

    “简直就是一举两得啊!”

    这种后世早就已经司空见惯的手段。

    放在这个年代却是极其新鲜并且充满了无穷杀伤力。

    冯德章当然会异常兴奋。

    因为朱雄英的话已经清楚的明了一个问题。

    这些多放出去的钱,并不会有人拿来挤兑。

    并且放出去的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朱雄英对垂是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

    在冯德章脸上的表情趋于平静之后。

    对冯德章道:

    “你回去着手把我的这些东西准备一下。”

    “我这边也会拿出来一个章程,呈送给皇爷爷和父王看的。”

    “一旦通过之后,就开始实施。”

    冯德章闻言不敢怠慢。

    赶紧回去准备去了。

    等到冯德章走后。

    朱雄英也把自己关于贷款方面的打算写下来。

    然后交给自己的父王。

    不过朱雄英只是写了一个大概。

    具体的细节还是要交给父王来制定。

    自己比父王多的是见识。

    父王比自己多的却是这个年代的常识。

    对于自己父王的能力,朱雄英还是很有自信的。

    当朱雄英写的东西交到朱标手上的时候。

    朱标心中不由得大震。

    放贷这件事情。

    朱标跟自己父皇早就商量过了。

    这件事不能做的太早。

    毕竟眼下这些事情都是从朱雄英那里“偷”来的主意。

    要是什么都原封不动的照抄的话。

    以朱雄英的聪明程度,肯定能够猜出来一二。

    以前雄英,就算是怀疑也没有什么理由。

    现在雄英已经长大了。

    如果不仔细一点,肯定会露出马脚。

    到时候就不好再偷听了。

    再了,现在的钱庄才刚刚站稳脚跟没多久。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都觉得放贷这件事情,实在是有点为时过早。

    原本打算等再过几年之后再开始着手实施这件事。

    没想到朱雄英已经把具体的计划都给写出来了 。

    对于如何放贷这件事。

    朱标也早就在心中仔细的考量过 了。

    并且也做出来了一个自以为严谨的章程。

    但是在看到朱雄英写出来的这个章程之后。

    朱标顿时觉得自己想的那个东西,简直就是漏洞百出。

    “去把户部尚书等人全都宣进宫。”

    “就孤有要是跟他们相商。”

    朱标对门外的侍卫道。

    并且自己也开始动身往皇宫里去。

    兹事体大,朱标不可能一个人拿主意。

    必须要跟父皇和户部诸官商议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