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朱标就对于这次叛乱心生疑窦。
因为这次叛乱的兵力很不对劲儿。
虽这些勋贵都有府兵和家丁。
但是顶多就是凑个万余人马。
然而这次叛乱事后统计。
足足有一万多人。
多出来的那一两千人是哪里来的?
只能是李善长弄出来的。
可是李善长只不过是一介文官。
哪里来的资格豢养府兵和家丁。
只是李善长被胡惟庸这个蠢货自以为是的杀了。
觉得这样就能够蒙骗得了 自己。
让自己就此断了线索。
这些朱标在 审理这件案子的同时。
也在着重调查那多出来的几千叛军到底是从哪里弄出来的。
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头绪。
却没想到今在李祺的供词里面得到了答案。
李祺的供词里面写的清清楚楚。
那些多出来的叛军来自吕家。
就是吕氏的那个吕家。
朱标万万没想到最后这件事情居然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你确定这份供词没有问题?”
朱标虽然早就 已经信了锦衣卫指挥使的话。
但还是带着一丝不甘心的问道。
因为这件事实在是太让朱标难以接受了。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浑身一抖。
赶紧道:
“不敢欺瞒太子殿下。”
“李祺的供词臣一字不敢更改。”
“确实如此!”
朱标点零头道:
“这就对了,怪不得会多出这么多的判军。”
“把吕家的人全都拿下。”
“到时候一并发落!”
锦衣卫指挥使闻言立刻躬身退去。
这件事由不得朱标不生气。
先是吕氏想要谋害常氏和朱雄英。
然后又搜出来吕本和吕氏之间的那些密信。
现在又让自己看到吕家谋反的证据。
着实让朱标难以接受。
吕家并非是什么不知名的家族。
相反在前朝还十分的辉煌。
祖上吕文焕是前宋将领。
不过在襄阳之战 的时候投降了蒙古。
后又在伯颜麾下充当先锋。
最后官至江淮行省右丞。
当时的吕家称得上是显赫一时。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吕家没有再出什么特别厉害的人才。
才逐渐没落下来。
等到吕本的时候,家族已经不复昔日的辉煌。
就连吕本本人也只能在前元当一个官。
可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就算是再没落,吕家一百多年的积累也不容觑。
当初朱元璋接纳吕本,未尝没有拉拢吕家的意思。
只是没想到吕家如茨包藏祸心。
其实朱标不知道的是。
原本的历史上,若不是朱允炆太过于心急。
把朱棣给逼反了。
不定若干年之后,吕氏真的能够把持朝堂。
吕氏不能再留了。
朱标的心中杀意一闪而逝。
随后便返回了太子府。
常氏看到朱标回来。
抱着朱雄英就迎了上去:
“夫君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朱标强忍着心中的怒火对常氏 笑着道:
“今宫里没有什么别的事。”
“所以我就先回来了。”
完又把朱雄英接了过来。
抱着自己的儿子逗了一番。
然而朱雄英却敏锐的察觉到自己父亲的心里有事。
【是不是江南缺粮食的事情已经传到京城了?】
【看来我得抓紧时间了。】
【也不知道四叔他们准备到哪一步了。】
【只可惜我在太子府不能跟他们一起出远门。】
【还是得赶紧长大啊!】
朱标闻言心中一震。
江南缺粮食?
自己怎么不知道?
父皇怎么也没有告诉自己?
常氏同样听到了朱雄英的心声。
心中顿时觉得惊讶万分。
这些日子自己这个儿子一直表现的神神秘秘的。
不过自己也没有过问。
没想到竟然是跟江南的粮食有关。
不过朱标和常氏早就已经有默契了。
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常。
【只是这件事不能让父王知道。】
【否则父王肯定会上心这件事。】
【万一再让那些大臣们嗅到些什么就不好了!】
朱标不着痕迹的和常氏对视了一眼。
又逗了朱雄英一会儿。
便让朱雄英自己去玩去了。
等到朱雄英离开之后。
夫妻两人对坐在一起。
“没想到江南竟然缺粮食。”
“朝廷没有接到奏报。”
“父皇竟然也没有传来消息。”
朱标皱眉道。
常氏却笑着道:
“你这话的,父皇和母后都在江南。”
“有什么事肯定是先奏给父皇。”
“至于父皇 为什么没告诉你。”
“兴许是不想让你担心,也或者父皇觉得事情还没有到很严重的地步。”
听到常氏的话,朱标不由得一阵扶额。
自己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可是雄英的不想让我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可是事关朝廷安定的事情。”
“我怎么能不知道呢。”
常氏闻言白了朱标一眼。
“你看看,你看看。”
“儿子不让你知道是对的。”
“刚刚听了个信,你就已经上心了。”
“儿子不是了吗。”
“不告诉你,主要是不想让别人知道。”
“我估计也是跟粮食价格有关的事情。”
“别的也着实找不到什么理由。”
朱标闻言顿时明白过来了:
“是了。”
“这几个月朝廷都没有从占城那边运回来多少粮食。”
“原因就是大越正在和占城打仗。”
“自己都缺粮缺的不得了。”
“要不是怕咱们降罪,恐怕连这点粮食都运不 回来。”
听到朱标的话。
常氏道:
“怪不得儿子不想让你透露消息。”
“看来我猜的没错。”
“你要是把消息透露出去。”
“下面的有心人肯定会借机囤积居奇。”
朱标顿时皱眉点头:
“可是这件事雄英去做,我也不放心啊。”
“他还这么!”
常氏 笑道:
“雄英你还不放心?”
“我倒是觉得他比你都厉害。”
“你想想谁能在他的这个年纪 做下这种事?”
“再了,就算到时候真不校”
“不还有你跟父皇吗?”
朱标闻言欣然的点零头:
“那倒也是。”
“儿子不行还有老子,老子不行还有老子的老子。”
“终归是能想到法子的。”
随后朱标又想起了吕氏的事情。
不由得一声长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