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1章 汉斯帝国的计划

    对于让李辅去跟两大集团扯皮,林逸还是很放心的。

    毕竟李辅吃的就是这碗饭,他对于李辅的能力,还是挺信任的。

    起来,李辅这个人也挺有意思的。他并不属于罗琛派系,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那个时候大夏积弱,他作为外交部的顶头上司,在朝廷当中,丝毫没有问题地位。

    所以,罗琛并没有把手伸到外交部。这就要导致,林逸在接手罗琛派系,给他们上紧箍咒的时候,并没有动外交部。

    但是,林逸很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在现在这个世界,大夏需要频繁的跟西方各国交涉,要通过外交的手段,来争取符合大夏的利益,那么外交部就必须高效的运作起来。

    所以,林逸就想要把外交部,彻底抓在手里。

    李辅这个人呢,没有太大的野心,又比较纯粹。他的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替大夏争取利益。

    自从林逸开始掌权之后,对外战争节节胜利,他这个外交部的负责,面对以往那些西方列强,也能够直起腰杆子。

    所以他对于林逸,那是相当的佩服。

    现在看到林逸有意思想要把外交部掌控在手里,李辅也没有任何的反对,甚至还主动贴了上去。

    林逸对于李辅这样子上赶子,主动靠过来,他自然不会拒绝。

    这一次,林逸直接告诉李辅,他的任务就是跟两大集团,继续拉扯下去。无论对方什么,都不要轻易答应对方。

    一旦他们迫于压力,开始转变态度,不再要求帝国现在就加入他们,转而希望帝国提供支援的时候,李辅就直接答应他们。

    只要能够拖到欧洲那边打起来,那就是帝国的胜利。

    同时,林逸告诉李辅,现在距离欧洲那边开战,估计还有好几年,所以这段时间,对于李辅来,压力可能会很大。

    李辅听到之后,却对林逸保证,一定能够完成任务。现在的西方各国,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得罪帝国。

    因为他们都清楚,这个时候得罪帝国,就是把帝国往对手那边推。所以,李辅觉得,这一次跟西方各国拉扯,顶多是烦,但还不至于会有什么危险。

    打发走李辅之后,林逸重新回到了自己的王府。

    这一次他没有去逗家里的他的子女们,而是把自己关在了书房。

    书房内,方孝已经准备好了大量关于欧洲那边的情报。

    由于前些年,他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了东亚这块地区,所以对于欧洲那边的情况,只是让方孝收集了一个大概。

    现在他觉得,帝国下一步的行动,将会是围绕着欧洲那边来进行的。所以他需要查阅一下这些年欧洲那边的情报。

    实在的,林逸对于一战前的欧洲,也就只知道那些耳熟能详的大事件,对于其他的一些事情,他并不是很清楚。

    所以他才让方孝准备一些欧洲那边的情报,他需要了解一下现在欧洲那边,具体是个什么样子,然后才能让帝国做出正确的回应。

    通过手里的情报,林逸知道,促成汉斯和大夏结媚俾斯麦已经去世,接任他职位的是赫尔穆特·约翰内斯·路德维希·冯·毛奇,也就是毛奇。

    据他已经制定出来了一套针对协约国的作战计划,正在秘密实施。

    林逸倒是知道这个计划,但是他也同样的清楚,这个计划在马恩河战役破产,让汉斯帝国陷入到了战争泥潭当郑

    这份计划,是根据施利芬计划改编出来的。

    在原本的施利芬计划中,由于高卢帝国在普法战争中失利,于是就在帝国的东面,从阿尔卑斯开始,沿着两国的边境线修建了一道防线。

    这道防线,以四座城市为中心,其中就有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凡尔登。在这四座城市构建了坚固的要塞群。

    整条防线全长两百多公里,其中以四座城市为核心,围绕着四座城市打造了一条几乎完美的防线。

    在厄比纳尔与土尔之间,还故意留出了一道缺口,为的就是引诱汉斯帝国的朝这里进攻,然后利用地理优势,歼灭汉斯帝国的有生力量。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施利芬就制定了一个钳形攻势计划,将汉斯帝国的军队分为两个集团军,一个在正面抗住高卢帝国的攻势,另外一个集团军则从凡尔登转道西南,直接从比利时杀过去。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汉斯帝国只需要用少量的牺牲去牵扯敌军,然后汉斯帝国的精锐就可以把战火烧到高卢,重新复现当年普法战争的那一幕。

    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施利芬选择性的放弃东线。在东线只留下了少量的汉斯军队,然后配合奥匈帝国,去抵挡罗刹国的进攻。

    这里需要提一句,罗刹国在大夏的怂恿之下,已经加入到了协约国。

    原本来,按照施利芬的计划,这种放弃东线,主打西线的策略是可行的。

    因为施利芬很清楚,现在的协约国主力,就只有约翰,高卢和罗刹国。

    但是罗刹国国内矛盾重重,没有多少战争潜力,即使东线失利,以罗刹国的实力来,对汉斯帝国造成的威胁也很有限。

    同时由于汉斯帝国抗住了约翰和高卢,那么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就可以在东线投入大量的兵力。

    施利芬觉得,即便这两个老牌帝国在怎么拉跨,也不至于二打一,还打不过一个罗刹国吧。

    退一万步讲,即便是打不过,那能守住现在的战线也行啊,只要汉斯帝国能够把西线的高卢和约翰国击败,就有足够的时间返回去打东线战场。

    这样一来,他们同盟国不就赢了吗?

    所以,施利芬才会制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计划,在西线集中了79个师,而在东线,只预留了10个师。

    东西两线的兵力分配几乎达到了惊饶1:8。

    而西线,为了能够更好地实施,把战火烧到高卢国的原则,施利芬同样的整个西线分成了左右两个集团军。

    在左集团军,也就是那个需要正面抗住高卢国进攻的那个集团军,施利芬指给了11个师,剩余的全部划到了右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