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以为几率不大,萨菲沙赫为人暴虐,登基之后几乎杀光了王室里的王子,还对有功之臣进行了清洗。这样一来王位暂时是巩固了,可国家的政策制定和军队指挥却人才乏善可陈。
反观奥斯曼的穆拉德四世,虽然在对待手足方面也和萨菲沙赫如出一辙,还诛杀了大穆夫提,引起很多穆斯林乌理玛的不满,但在军事和政务方面明显比萨菲沙赫强一大截。
即便波斯人把巴格达的城墙加厚到了八米,护城河挖得又宽又深,没有一位经验丰富、胆大心细的将领统帅全军前去增援,在火炮面前任何坚城都很难坚持太长时间。
现在波斯人中就找不到这样一位将领,都被萨菲沙赫杀光了。剩下的不是过于年轻气盛却缺乏大战经验,就是昏庸无能垂垂老矣。
如果波斯军队不能在奥斯曼人抵达巴格达城之前做好准备,面对数倍于己的奥斯曼大军,这场仗的最终胜利者很可能是穆拉德四世。”
王大头显然是有备而来,没做太多思考就把两国的优劣都阐述明白,还做了比较。结论对波斯很不利,主要是不太看好波斯的萨菲沙赫。
“要是顾问处的情报没有太大偏差,朕也同意你的分析。现在问题来了,假如帝国不直接出兵,有什么办法能帮波斯人守住巴格达城吗?”
在西亚各国的问题上洪涛真没什么过人之处,前几辈子在美洲、欧洲、非洲都混过,唯独没怎么去过西亚,更没对其历史深究过。
即便这几年通过顾问处和海军统计司搜集来的情报好一顿恶补,可到了关键时刻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出各方的优劣,只能根据现有的资料做逻辑推理。
“波斯军队成员很复杂,大半采用临时征召方式,识字率不高,接受新武器和新战法的能力不足。
库尔德人倒是很好战,可他们生性散漫、纪律松懈,即便拿到火枪也不愿受制于队形,更喜欢像蒙古骑兵那样冲锋,短时间内难以成军。
即便波斯有一支能熟练使用并装备了大量火枪火炮的军队,糟糕的后勤体系也难以支撑长途跋涉,准备期会非常漫长。
更麻烦的是波斯军队很多都掌握在各地埃米尔手中,有些愿意出粮出兵,有些则不太愿意,很难统一意见,无法聚成合力。在这方面萨菲沙赫就不如他爷爷有手段,只继承了残暴和多疑。”
皇帝的意思很明显,大明帝国不太合适直接插手奥斯曼和波斯两国的战争,可又不想让奥斯曼人获胜,至少不能太容易。
但王大头还是不能满足皇帝的小需求,波斯国内的情况要比表面上看到的更复杂、更繁乱,如果不是阿拔斯一世横空出世,再加上奥斯曼人把注意力大多转向了欧洲,可能早就把波斯灭了。
“哎呀,这就有点难办了!就算帝国想出兵干预也找不到合适的借口,甚至连波斯人都不会正式发出请求。这样的局面对帝国非常不利,不管战争结果如何两边都有可能将我们视作敌人。”
对于王大头的这番深入分析,洪涛是认可的。想组建一支强军,不是拿上更好的武器就完事,需要一整套体系。波斯显然不具备这些条件,短时间内指望不上。
那能不能让帝国军队上场呢?从技术角度上讲毫无问题,也不用多,有两卫陆军从波斯湾登陆就够用。可是战争不光要考虑技术,还得计算得失。
在没有取得波斯人的正式邀请之前,贸然下场不光不会得到感谢,还会招来非议。到时候奥斯曼人指责大明无端插手,波斯人也可能将大明视为趁机占便宜的,等于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
古人开战之前为什么总要寻找合适的借口,就是这个道理。所谓大义,也不全是虚的,道德制高点也是制高点,占住了总比在山下强。
“……万岁爷,学生有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没准能给奥斯曼人增加点麻烦。只是把握并不太大,不知当讲不当讲?”王大头也明白皇帝担心什么,此时此刻就是做下属该发挥才能的时候了。
“有话尽管说,朕自会判断,别学王承恩他们的坏毛病。”
洪涛不耐烦的摆了摆手,并没太往心里去。王大头只是个情报头子,能力强不假,但在把控大局方面并没太多天赋。但听一听也无妨,兼听则明嘛。
“学生自打受命负责联络波斯的库尔德人之后,就去了科伦坡港,通过与当地的葡萄牙人和各国商人喝酒闲聊,把奥斯曼国的来历大体上捋了捋,从中发现了一个可乘之机。”
见到皇帝愿意听自己多说几句,王大头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个鲸鱼皮封面的小本子,翻开摊在桌面上,一边说一边看。
“可乘之机?坐下慢慢说,说仔细些。”
看到这副做派,洪涛反倒不敢轻视了。王大头的记忆力非常好,通常情况下进宫汇报都是脱稿,只有涉及到特别详细且复杂的数据时才会翻看材料。
眼下居然要一边说一边看资料,这就说明他对内容也不是特别熟悉,而且事先没做足准备,属于临时起意,或者叫灵感。
“是……在奥斯曼帝国之前,阿拉伯地区的霸主叫马穆鲁克王朝。它的疆域包括埃及、地中海东岸和红海两岸。奥斯曼人正是打败了马穆鲁克王朝之后,才主导了阿拉伯地区的话语权。
不过正像万岁爷所讲的那样,一个国家之内民族构成太复杂,又没经过有效同化,时间长了就会出问题。奥斯曼帝国看似很强大,实则内部危机重重,主要就是民族问题。
在阿拉伯半岛的腹地和东部,存在着很多部落。他们基本都敌视奥斯曼人,并时常发生武装骚乱。只是这些部落大多各自为战,不能形成规模,不等奥斯曼人出兵镇压,就被半岛西部投靠奥斯曼苏丹的部落打败了。
但在埃及的情况并不一样,马穆鲁克王朝虽然灭亡了,但马穆鲁克贵族们并没有跟着一起消亡。他们大多成为了奥斯曼苏丹任命的官员,负责当地的治安、税收和军事。
奥斯曼苏丹采取的管理方式与万岁爷完全不同,他每征服一个王朝、国家或者族群,都会要求对方宣誓效忠,然后任命土耳其贵族担任总督,叫做帕夏。
在帕夏下面还有贝伊、瓦利和埃米尔,都是由马穆鲁克贵族和埃及本地族群首领担任。奥斯曼苏丹基本不插手当地的管理,只要求按时缴纳税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