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1章 诽谤我,他诽谤我啊

    “你的意思,晋国能有今天,全都是从齐国窃取?”

    伍子胥点了点头,叹息一声,“当年齐国与楚国争霸,以重金买鹿之法拿捏楚国,楚国虽伤却不死,虽损却不残。此后数十年,楚国臣服,由此成就桓公霸绝天下的威名。但是从晋国称霸的第一天,楚国就不服,此后历代国君,都在与晋国争霸,岳先生以为是什么原因?”

    之前岳川没有思考过这个细节。

    现在听伍子胥分析,心中顿时疑惑起来。

    没错!

    齐国称霸的时候,楚国安分守己,从不惹事。

    为什么到了晋国称霸,楚国就上蹿下跳,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强烈反对?

    是因为齐国更强?

    倒也未必,因为单纯以国力论,晋国丝毫不差,甚至犹有过之。

    而且,齐国远在千里之外,想要讨伐楚国很难,晋国却贴着脸,随时都能兵临城下。

    可是楚国为什么偏偏敬畏齐国,一点都不鸟晋国?

    岳川想了想,说道:“首先是心理上,齐国未曾受恩于齐国,而文公重耳流亡时,曾经的到了楚王的帮助。楚国君臣百姓都见识过文公重耳落魄的形象,生不出敬意。”

    “岳先生所言极是,但这只是一小部分原因。”伍子胥叹息道:“假若重耳品行高洁,即便出身卑微、历经磨难,最终得居高位,众人也只会感慨其坚毅,越发敬重。楚国君臣百姓对晋国的敌意,全都来源于文公及六卿世家德不配位!”

    岳川点了点头。

    乞丐只会嫉妒比自己过得好的乞丐,却不会嫉妒百万富翁。

    楚国对晋国的不服,根源就是晋国根子上的弱小,楚国有种“我上我也行”的心态。

    而且“楚王问鼎”是老传统了,周天子都不待见,一个小小的晋国算什么。

    伍子胥说道:“除了心理上的原因,还有现实。楚国在‘重金买鹿’吃亏之后,全方位学习齐国,派遣使者出访、派遣公卿子弟游历,派遣商旅交流……总之,楚国君臣非常仰慕桓公与管相,两国交往中差不多是执弟子礼。”

    岳川瞬间明白了。

    楚国全面学习齐国,把桓公与管相当做自己的老师。

    寒窗苦读,从幼儿园开始,一级一级往上升。

    结果,才上到五年级,老师没了,学校也倒闭了。

    同样是五年,重耳五年花天酒地,手下一群臣子跟管相的弟子门人各种交流、学习,高深的学问、典籍搬运一空。

    楚国刚开始还没察觉,后来晋国全方位崛起的时候,楚国再傻也知道怎么回事了。

    明明是我先来的!

    最关键的,重耳与他手下的臣子们还到过楚国,收到楚国的礼遇。

    伍子胥又说起“退避三舍”的故事。

    当时楚王问重耳,假如有一天,你回到国家,坐上国君的位置,会怎么感谢我呢?

    重耳说,大王你什么都有,也不缺金银财宝,我没什么东西能感谢的,假如将来咱们两国交兵,我就退让三舍吧。

    岳川对这个典故倒还熟悉,不过看伍子胥的模样,明显话里有话。

    “怎么?有不妥?”

    伍子胥点了点头,“岳先生,你想想,当时楚王大权在握,重耳不过是一个流亡的丧家之犬。他敢在楚王面前这般狂悖,不怕小命不保吗?”

    岳川想了想。

    他突然觉得这种场面很熟悉。

    后世“青梅煮酒论英雄”与这个场面何其相似?

    楚王就相当于曹孟德,重耳就相当于刘玄德。

    把两个故事结合起来看就能品味出来了。

    曹操问道:“你现在受我恩惠,假如有一天你发达了,怎么报答我今日的恩情呢?”

    刘备回答:“丞相位高权重,坐拥四海,肯定不在意金银珠玉,这份恩情我无法报答,只能将来战场上相见时,我退避三舍。”

    真要这么说,估计曹丞相就得来一出温酒斩刘备了。

    正确的回答是:“丞相大恩无以为报,无论备将来有什么成就,面对丞相时都退让三分。”

    似乎为了证实岳川的猜测,伍子胥点了点头。

    “当时重耳说了什么,我不清楚,但是根据楚国的说法,重耳的原话大致是:以后我见了你就绕着走,要是绕不开我就低着头。可是重耳上位后,并未兑现承诺,楚王讨伐,晋国后退三舍,大胜而归,还传出了‘退避三舍’的说法,气得楚王暴跳如雷。”

    岳川忍不住笑出声来。

    楚王这是叫人当猴耍了。

    问题是,他打赢了还好,逮着重耳一通教训,叫这个小老弟知道出来混是要还的。

    可是偏偏打输了。

    这个世道,从来都是胜利者掌握话语权。

    晋国自然对自己的“黑历史”大加粉饰。

    岳川突然想到一个事情,“之后晋国不遗余力诋毁楚国,把楚国抹黑成蛮夷,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吧?”

    伍子胥点头,“没错!之前中原诸国虽然抹黑楚国,但都是私底下的行为,而且源头是楚王那句‘我蛮夷也’,也算有理有据。但是从晋国这里开始,就成了官方行为,抹黑也变成无中生有。”

    之前岳川也很纳闷,为什么楚国一定要和晋国死磕,虽然败多胜少,却各种“我不服”,而且互相嫌弃。

    现在听了伍子胥的解释,恍然大悟。

    用岳川的解释,晋国和楚国都是齐国的学生,都想学习齐国的霸权。

    问题,楚国是个老实学生,就会悬梁刺股好好学习,一步一个脚印,却连结业证都没拿到。

    晋国喜欢小聪明,跟校长一起吃喝嫖赌,跳过了十年寒窗的过程,直接拿学位证、毕业证。

    拿到证以后,这家伙还一把火烧了学校。

    楚国能服气才怪。

    岳川心中暗道:搁我,我也不服啊!

    这时候,赵无恤朗声念诵自己的誓言,顺便向会盟诸国宣传一波长生神教。

    伍子胥赞叹道:“我仿佛又看到一个霸主的诞生,此子霸权在握,将来必成霸业!”

    岳川心中一动,“伍员,齐国的霸权,究竟是什么?”

    伍子胥着迷的看着赵无恤,想也不想答道:“管相衣钵!”

    “哦?”岳川明知故问,“那是什么?”

    “管相毕生心学的凝结!相传,管相在世时,也是通过这种类似宗教的方式,让弟子门人效忠。赵无恤宣誓的模样……像,真的太像了!这个长生神教背后,肯定是管相弟子在主导!而得管相弟子门人相助,霸业必成!齐国如此、楚国如此、晋国如此,赵无恤……也必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