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放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但是楚朝阳听明白了。
“父皇,一个国家要想强大永久不衰,需要的不仅是军力。”
“或者说军力只是一部分,我们说他要全方位发展。”
“首先第一点,那些世家大族就是毒瘤,儿臣不否认他们祖先有功劳,但是也不能否认这样的危害一米。”
“我们可以给他们荣华富贵,因为这是他们应得的,但是不能给予他们太多的权利!”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夏国的根基是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而不是所谓的世家大族。”
“国富民强,民富国更强!”
楚天放眉毛挑了挑,如果这番话要是传出去,楚朝阳将会面临所有世家大族的抵制弹劾。
因为动了权贵的蛋糕。
不过这些话确实有道理,那些世家大族一个个的就跟蚂蟥一样,吸食着国家的血液。
但是想弄掉这些世家大族谈何容易?
你弄掉一个,又会有新的世家崛起,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这个问题先放一放。”
“你先说说,如何让国家强盛起来,或者说让大夏国焕发生机。”
“如今的大夏国,就像人一样,垂垂老矣,一个个素位尸餐。”
楚朝阳没有立即回答,他在思考。
楚天放也没有催促,他就这么等着。
“父皇,唯一的办法就是——换血!”
【换血?】
楚天放一时间没听明白。
“所谓的换血,就是让朝堂年轻化。”
“一个国家,就好比一个人的躯体,而朝堂就好比一个人心脏,心脏的主要作用就是造血。”
“可如果这心脏失去了造血功能,那么一个人就会疾病缠身,所以,要想改变,只有换血。”
这下子楚天放听明白了。
楚朝阳的意思是朝堂上站的那些人,一个个的太老了,人一老,就没有了活力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和动力。
楚天放十年前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了,可是如何解决?
如果要换人,又有谁合适?
楚天放将他的想法一说,楚朝阳就有了办法。
“父皇,我泱泱大国,岂会缺少人才?”
“只不过我们用的方法不对罢了。”
这下子楚天放来兴趣了。
“那你说什么方法可以招考人才?”
楚朝阳没有说话,而是拿起书桌上的毛笔,写了两个字——科举!
“科举?”
“什么意思?”
楚朝阳开始解释起来什么叫科举。
“父皇,科举的好处很多。”
“第一,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王朝集权。”
“第二,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第三,保证了优秀人才来源,我们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任命职位。”
“第四,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让穷苦人家,也有一个出头的机会。”
可以说楚朝阳前面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科举做铺垫。
为什么世家大族可以左右朝廷,说到底就是那些当官的,就没有一个不是世家出身。
他们每一个建议,政策,首先考虑的就是世家的利益。
父亲看了,就推举儿子或者侄子做官,还有的推举亲戚朋友,甚至是门生故吏。
这样一代一代传下来,世家大族根深蒂固,有时候就连皇上都要忌惮他们三分。
你可以罢免一个官员,可是你能将满朝文武全给罢免了吗?
这就是世家,他们平时可能互相有矛盾,但是,只要牵涉到世家的根本利益,那么这些人就会同一条心。
而科举就事专门针对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好的办法。
所谓存在即真理!
这也是科举制度能够取代推举制服的原因。
楚天放听的傻了。
幸亏这是他儿子,这要是别人……
“那你说科举的门槛是什么?”
楚朝阳摇摇头,道:
“没有门槛,只要你是大夏子民,皆可参加考试。”
“我们从乡试,县试,最后一直到京试,最终选拔优秀的青年俊杰出来。”
“然后根据他们的特长,或留京为官,或下放地方,只有如此才能彻底废除世家大族的垄断。”
“不出十年,世家大族他们的影响力将变得最低,甚至就是一个有钱的家族罢了。”
还别说,楚天放不是心动了,而是准备行动了。
这个科举一定要搞出来。
“那参加考试的人总不能什么都要吧?”
“万一有目不识丁之人,滥竽充数捣乱怎么办?”
楚天放又问出了一个问题。
楚朝阳笑着摇头,道:
“这就是乡试存在的原因了。”
“乡试,简单的理解为,一个乡的考试,这里我们可以直接淘汰掉滥竽充数之人。”
“并且年龄也要设门槛,低于十四岁,高于四十岁,均不可参加考试。”
“科举三年一次,连续三次没有考中,将不再有机会。”
楚朝阳说的这些楚天放都能够理解,但就是这年龄限制,他有些搞不懂。
上限四十岁,这……
“父皇,人的精力最充沛的时候是二十岁到四十岁。”
“太小,我们可以培养,如果老了,他本身就在走下坡路,我们留之何用?”
“只有少年强,国家才会强!”
楚朝阳说完,再次拿起毛笔,开始书写。
这次写了很多字,看的楚天放直瞪眼。
等楚朝阳写完,楚天放又看了一遍。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