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陛下,草民就说了?”
赵皇微微颔首,苏禾这才宽心,放心说了下去。
“赵国以武定天下,用的是有调兵遣将、排兵布阵之能的武将,而非仁治的文臣,所以如今朝中多武将。
“赵国如今大多数的文臣,要么是前朝遗留下来的,要么就是像我父亲这种,与外祖沾亲带故,在朝中谋了个差事的。
“前者大多心中对赵国兴许有些看轻,于陛下不忠;后者不见得有多少才能,但又因重臣之面,不得不给予职位。
“陛下忧心的是赵国如今无人才可用。又因赵国初建,一面是本国没多少有真材实料的人,另一面是吸引不来其他国家的人才。
“所以,陛下想通过打压朝中如今的武臣,向国内外展示出您的诚意。但,陛下,这样只会适得其反。”
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赵皇,双目因讶异,微微睁圆。
虽然苏禾此人疯言疯语,但他说的,正好是他所忧虑的。
赵皇深吸一口气,忙问道,“依你所见,朕应如何?”
苏禾咧开嘴一笑,一拍大腿,向赵皇谄媚的笑了出来,“那陛下可就问对人了!”
杜子美看的心惊胆战。
这么些年,他还是头一回见有人敢这么对赵皇说话,即便是当初的他,教导赵皇时,也不敢如此。
“依我之拙见,我觉得陛下不该重文抑武!”
“赵国因武而兴,若是打压,那些开国将领该怎么想?让赵国的千万士兵如何想?
“自古以来,一国繁盛,需文武双全。文者,造福百姓,消内忧;武者,定天下,平外患。
“若是想让有才能之人入赵国为官,陛下要礼贤下士,任何有功之人都应得到重视。只有这样,那些有才能的人,才会心向陛下,忠于赵国。”
“招文官,陛下不应延续历朝历代的传统——由世家大族推举引荐,这样很容易让他们联结在一起,形成陛下颁发政策的阻力。陛下要是想要得到一群只忠于自己的文臣,可以布告天下,广纳贤才。凡是有才学之人,皆可通过考取功名,不再由人推举!”
苏禾心想,赵国,乃至其他六国都没科举,只有一个太学。
太学学生每天苦哈哈的读书,就是为了能被伯乐赏识,入朝为官。
但如今赵国初立,难免有那么一两个膨胀的人,试图将那群太学学生拉拢,先打压再施以援手,如此,那些太学学生就忠于拉自己出泥潭的人,而不是赵皇这个头头。
一时间,苏禾对赵皇有些同情。
自己给手底下的人发了俸禄,还得不到他们的尊敬,还真是可怜。
赵皇并不知道苏禾心中在想什么,看着苏禾觉得又惊又奇。
惊苏禾竟然有如此想法,奇他想法如此新颖,他此生闻所未闻。
“苏禾,你可知赵国有多少读书人?你如此大言不惭,不怕批阅试卷的那些大人骂你?”
虽然赵皇所说的话像是在责备苏禾,但他脸上隐隐带着笑意。
侍奉他许久的王稳知道,赵皇一点也不生气,甚至还觉得苏禾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果然,苏禾嘿嘿一笑,挠挠头接着道,“陛下,您可知道话本子里的得道成仙?”
赵皇微微蹙眉,侧目看了苏禾一眼,“朕每日批阅奏折,哪里有这时间去看那些东西?”
苏禾摸摸自己的鼻子,想想也是,皇帝这一职业,就是零零七,全年无休,还怪可怜的。
他咳了一声,继续道,“咳,既然陛下不知道这个,那我就换个比喻。一个最底层的士兵想要变成将军,就要一点一点的往上爬。
“这个考试也是一样的道理。分为乡试、县试、府试、院试,最后是会试。过了会试的人,才有资格面见陛下,称为殿试。
“没有取得这资格的人,自然不能参与会试,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各位大人的工作量。”
苏禾说完,偷瞄了一眼赵皇。
只见赵皇大喜过望,抚掌而笑。
“好,好!苏德齐你这确确实实是生了个好儿子!”
杜子美也笑着向向赵皇俯身行礼,“恭喜陛下得此人才!”
苏德齐的官职低,与杜子美一同行礼。
王稳看向苏禾的眼神变了味。
他本以为这位疯疯癫癫,见了圣上也不行礼参拜,很有可能被拉出去砍了脑袋。
谁能料到,他一番长篇大论,居然能让陛下如此开心,这是陛下今日第二次开怀大笑了!
赵皇哈哈大笑,恨不得当场下一道圣旨,让苏禾成为自己的得力大将,“你这一下可解了朕的一块心病,你有如此才能,何不入朝为官,成为朕的左膀右臂?朕,对你可是满意的很呢,苏禾。”
苏禾汗颜,连忙拱手道,“陛下,不可,草民没这个想法。”
赵皇看向他的目光很是宽厚,甚至一点也不在意他的态度,“为何?你若是应下,朕可给你尚书之位,你不心动?”
心动,他当然心动。
但他更向往自由。
苏禾乐呵呵的笑着,顺势向赵皇卖了个乖,“陛下说笑了,草民要是直接应下,明日整个京城恐怕得出乱子,可不得怀疑我使了不光彩的手段,得了尚书之位。我的名声不要紧,要紧的是陛下。陛下的名声可不能被那些人毁了去。”
看苏禾这副谄媚样,赵皇忍不住笑了出来,指着苏禾的鼻子道,“你这小子油嘴滑舌,朕这么些年,还是头一遭遇见你这样不求功名的。”
与苏禾聊天果然舒服的很。
这小子没什么野心,赵皇很是满意。
“既然你不想做尚书,那朕就赞助你那酒楼吧。”
苏禾眼睛一亮,连忙行了个大礼,“谢陛下隆恩!”
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别说他的小命不保,整个苏家也得跟着一起下地府。
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