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山本和筱冢义男商议的同时。
总部,后勤部。
嘿··
张万和看着手里的清单,忍不住嘿了一声:
李云龙可真他娘的富裕。
是啊。
一旁的后勤部干事也点头赞同:
一千万发127毫米子弹,一千万发毛瑟手枪弹,一亿发毛瑟尖头弹,两百万枚手榴弹,两百万枚60迫击炮炮弹,一百万枚82迫击炮炮弹,还有一万吨燃油,五十万吨粮食。
短短一个月时间,李大团长就节省出了这么多弹药和油料。
节省··
听到自己干事的话,张万和看了一眼手里来自独立团的原始报告,表情古怪。
是的,独立团使用的是节省。
训练战斗期间,节省弹药和物资。
一个月的量!
对了,还给很多部队武器换了一茬,并且消耗了不少武器弹药。
不然,这份报告里,弹药会更多,还会有不少武器,以及吉普车,马匹。
组织人手,建立仓库。
这批弹药和物资虽然多,但相对于整个部队来说,其实也就那样。
一亿发毛瑟尖头弹,平均到每一个战士头上,即便不计算地方游击队,县大队,区小队这些,只算全军的主力部队,每一个战士都分不到一百发。
五十万吨粮食,对于组织大规模建设的根据地来说,只够消耗几天的。
但可以预见,下个月,还会有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弹药和物资从独立团出来。
这些物资和独立团从哪位莫老板那儿搞来的不同,不能存在中转站里,必须部队自己存储。
他作为后勤部主管,需要做好准备,储存管理即将到来的庞大物资,并且建立完善科学的管理和调度体系。
·····
将军。
昨天,游击队在晋中盆地发起了大规模的,出动小股部队针对据点的袭击,造成了帝国一个大队的伤亡,但并没有据点失守。
在援军抵达后,敌迅速撤退进入山区。
消息的传递总有失真。
哪怕是在大日本帝国蝗军这一支成熟的现代化军队内,也是如此。
为了所谓的颜面,面子,也为了所谓的自尊与骄傲,华北方面军参谋在汇报晋中盆地战事的时候,少许改编了。
即便是文字描述和事实无任何差别,但句子的先后顺序,语调变化,用词的改变,都能引起含义的变化,甚至,截然不同的改变。
哼!
岗部直三郎冷哼一声,语气不屑:
真以为在平原地带能击败蝗军?
因为消息的失真,此时岗部直三郎依旧固执的认为,八路军在晋中盆地发起了一轮又一轮袭击,是为了吸引蝗军向晋中盆地增兵,以拖延他发动的大规模扫荡计划。
按照预定计划,清扫晋中盆地周边的土八路占领县城,以及根据地。
深吸一口气,冈部直三郎语气平静。
甚至,带着嘲讽。
土八路试图袭扰晋中盆地,威胁同蒲线,以争取时间。
那么,他就因势利导,借河过桥,放弃原有的对晋东南太行太岳地区的扫荡计划,转而集中兵力,直接扫荡晋中盆地周边的土八路,彻底肃清同蒲线南段周边的游击队力量。
既,包括第一军住晋中盆地周边的驻军在内,集中八万兵力,进行一次规模前所未有的大扫荡。
如此规模的计划,是非常困难的。
但在有了来自本土大本营的支持,加大各种物资供应之后,冈部直三郎也有了足够的实力去执行这个作战计划。
嗨。
参谋立刻去传达命令。
···
与此同时,
太原,
第一军司令部内,
筱冢义男语重心长的对山本说道:
目前蝗军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完全不了解敌人。
不仅仅是那个为游击队体统武器弹药和物资,以及技术援助的神秘势力。甚至,我们目前对游击队土八路的了解,都是严重偏于现实的。
这才是最可怕的。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乃至百战百胜。
但我们现在,对自己的势力很清楚,但敌人的情况和实力如何,谁也不知道,第一军情报部门,华北方面军情报部门,甚至大本营直属情报部门,都不清楚。
土八路···
兵力多少?
物资储备有多少?
后勤运输补给能力如何?
作战部队的装备体系,作战能力如何?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我们所知的,仅仅是去年九月份,他们暴露出来的,总兵力超过四十万的规模,有大量进口轻机枪,冲锋手枪,手榴弹,迫击炮,单兵喷火器。
但现在已经五个月过去了,他们装备了射程达到三公里的新式60迫击炮,吉普车,反坦克枪,大口径重机枪,以及九二式步兵炮。
并且。炮兵展现出非常精锐的素养,也能数量的大规模运用汽车。
但这些,是敌人故意给我们看的。
将军说的很有道理。
山本同样深吸一口气,点头赞同。
所以··
筱冢义男看先山本,语气凝重的叮嘱道:
接下来,你的工作中心,就是去摸清楚,土八路实力到底如何。
以及,他们为何能如此迅速的提升战斗力。
有一件事,筱冢义男始终不解。
先不提这些装备是如何运输进来的,
这一点他毫无想法,甚至连想都不想去想,帝国情报部门已经掉光了头发,他想也无济于事,最让筱冢义男不解的是,土八路在一次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优质精锐的炮兵。
这是他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的。
在帝国,哪怕是一名九二式步兵炮炮手,也需要最少三年左右的训练,并且进入战场,发射数百发实弹,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炮手。
但土八路···
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冒出海量的,精锐迫击炮炮手。
哪怕迫击炮炮手训练远比身管炮简单,有天赋的人,甚至可以很短时间精通,但如此大规模的精锐炮手——就算有人教,你也得有时间学啊!
还有··
他们是哪里来的那么多技术士兵,去操作和使用维护那些汽车的?
嗨。
山本低头应是。
我会让特高科配合你的。
筱冢义男说道。
作为第一军司令,帝国中将,他和华北地区特高科负责人鸟井作夫关系非常不错,当然,这里面也有岗部直三郎的原因——
两人和岗部直三郎的关系都不咋地。
都心里希望岗部直三郎下台。
嗨。
山本低头应是。
对了,山本君。
筱冢义男语调突然一变:
你看过那份大公报了,说说你怎么看的。
大公报··
山本脑海中浮现出那份宣战报告。
大公报头版头条宣称:那伙多次袭击帝国军官的神秘势力,要在三天后,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杀死回国的多田骏中将。
并且,还将多田骏中将说成是战犯,罪恶多端,造成无数人死亡的战犯。
将军。
山本心里叹息一声,继续说道:
那伙人多次对帝国军官的袭击,其本质,就是特种作战。
以小规模,精锐化的部队,在情报的支持下,渗透进入敌大后方,实施对重点目标的袭击,斩首,以达到重大战略目的。
虽然他们袭击的目标,在我看来,并不适合,但毋庸置疑,他们以一支小部队多次袭杀帝国军官,造成了巨大的战略影响。
帝国蝗军内部忧心忡忡,组织了多次情报泄密审查,帝国军官风声鹤唳,不敢随便出城,甚至,只敢待在重兵集结的兵营内。
还极大的打击了帝国蝗军的威望,鼓舞了反抗势力的士气。
据我所知,因为一连串的袭杀行动影响,国外对果脯的经济援助,增加了近一倍,也鼓舞了大量海外华人加入果脯,这些都是优秀知识人才。
就跟别说对其国内的影响。
我问的是,你怎么看三天后的事情。
筱冢义男眉头一皱。
今天的山本,有些啰嗦。
嗨。
山本低头。
涉及到自己毕生奉献的专业,眼见自己毕生的梦想,在敌人手里发扬光大,在自身蝗军身上显出效果,山本心里自然百味杂陈。
从特种作战理论上来说,三天后,多田骏安全性无需担心。
山本说道:
特种作战,讲求突然袭击。
要在敌人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出乎预料的发起袭击,以达成作战目标,并且迅速撤退。
因为再精锐的部队,面对有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兵力优势的部队,除非对方实力太差,犹如冷兵器对热兵器,否则毫无胜算。
这也是,我当初在杨村遇到土八路部队之后选择撤退的原因,一旦敌人知道了,在继续执行任务就没有意义了。
但现在,我们知道了敌人要在三天后袭击多田骏司令···
筱冢义男若有所思。
要么···
山本继续说道:
这是敌人故意布设的迷阵,吸引蝗军注意,从而隐蔽的执行暗地里隐藏的计划。
要么,敌人有足够的实力,或者某种技术手段,在多田骏将军前往火车站的路上,成功。发起袭击。
根据我了解的消息。
筱冢义男说道:
这次负责多田骏将军安保的,有三个步兵大队,三千三百名蝗军,还有一千多名情报人员,特高科人员,以及更多的警察。
甚至,还有航空部队遮蔽空域。
除非袭击者就在蝗军内部,甚至就是负责多田骏安全的人,否则不可能得手。
他语气笃定。
这次多田骏的安保,由岗部治三郎直接负责,以他和冈部直三郎的关系,知道的情况必然只是冰山一角,必然有更多的安保力量潜藏。
将军,我不看好结果。
山本叹了一口气:
对方既然敢公开宣称,就必然有一定把握,合作做好了预案。
以这伙神秘袭击者多次行动的结果来看,多田骏将军恐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
虽然大公报宣称要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对多田骏将军动手,高层认为,如果多田骏能够成功登上火车,就能打击敌人士气,破除这伙神秘人多次袭击成功对帝国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及对民国造成的士气鼓舞。
但只要最后多田骏将军死亡,这些都无关紧要。
这场战争,只看结局,不看过程。
只要多田骏将军死亡,这件事的影响,就和之前每个月一次的帝国将军遇袭一样,极大的打击帝国蝗军士气信心,以及鼓舞敌士气。
甚至··
一旦袭击者真的在前往火车站的路上杀死了多田骏将军,那么·
事件的影响,将远超之前。
但真的可能么?
在数千蝗军安保兵力,在帝国情报部门全力警戒下,袭杀多田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