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毅今日难得的安静,二世看过去,发现他一副稳操胜券的模样,
司寇可同意内史之见?这人口的疾患,都在关西诸郡?
臣也以为无差。
秦二世其实很不相信,难道老秦国国中一点问题都没有,这些人是不是都在粉饰太平。二十年前有人告诉自己说,关中秦人的人口数量乃天下六国数量之总和,扶苏相信,但是二十年之后,扶苏却并不相信。
战争就是让人民不聊生的东西,即便是战胜国又怎么样,举国之力灭掉六国,实在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秦二世又问:
那既然你们都认为关中之患乃在山西六郡,谁人有解决的办法?
蒙毅灵机一动:
皇帝陛下,其实臣以为,赵地老弱病残诸多,是帝国之患,却也是帝国之喜。
司寇何意?
为帝国之患,是因为赵地长此以往,民怨积压,不利于臣服陛下;这为帝国之喜,却也是因为赵国老弱居多,并不足以担忧,只要陛下稍稍用军队镇压,便可消除祸患。
众人听了,都纷纷点头称是。
如今臣有两个对策,不知陛下打算选择哪一个?这第一,是这件事当做帝国之喜,那便是要及早解决,但是兵强民困,不正利于镇压,所以如果把这件事当做帝国之喜,臣以为可不必计较。这第二,那便是把这件事当做帝国之患,可如果当做帝国之患,那解决办法就只有输送咋们老关中的钱粮去抚养这些老人,看似是扶危济困,可是却是在对山西诸郡倾斜资源。以帝国如今的实力,那就是举国之力赡养这些老人,于帝国,只有名声。
如果当官的都是这么想问题,那天下可就危险了,所以这就是蒙氏兄弟虽然忠心耿耿,实力超群,但是二世绝不会让他们为丞相把控朝政大权的原因。
这两兄弟,说到底还是时代的产物,习惯了用压榨百姓作为镇压底层的方法,如果要把帝国的轨道拉正,靠他们自然是不行的。
二世不禁皱眉。
大争之世早已经结束,如今是大治之世,赵地的子民如今也是秦国的子民。长平之战四十万遗骨在渭河里飘了四十年,朕下令安葬了这些尸骨,树立了坟冢。可是诸位难道以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帝国,难道只会掩埋白骨?民生大事就在眼前,但是却置若罔闻,又岂是天子所为?
朝中一片寂静。
在朕看来,如果现在就把这件事当做秦国自己的顽疾加以解决,那么赵地可安百年,子孙后世亦是有福。不如此,方是愧对先帝和凌烟阁诸位集毕生之力方才一统的天下。华夏素来爱好和平,正是因为天下人都有着同为华夏后人的共识,所以天下一统才能是人心所向。朕既然画赵之地为关中,自然会对老关中人和老赵人一视同仁,那诸位还以为邯郸诸郡民不聊生是喜事吗?
众臣听了,自然都不敢出声。
二世说了这样的话,不免让蒙毅对二世心生误会。
当初不是皇帝主动说起关中本位制,保证的就是秦国百姓的利益吗。如果不是因为二世当是还是太子的时候就在朝堂上力排众议,坚持认为只有保住老秦人的基本利益才能保住秦国天下的决策。
如今秦二世这是要变了这个方向?
蒙毅登时神色大变,他生来就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也是不需要掩饰他的情绪。蒙氏的子弟,生来就是人中之杰,善于听教,忠心耿耿,问心无愧,向来是有什么说什么。
但是今日这个时候,蒙毅他自己却嘴唇哆嗦了一下,什么都没说,就像是他当初眼睁睁看着先帝追求长生不老,但是自己却不敢言说。
人口这个赵国致命的弱点之所以被他蒙毅无限放大,是因为蒙毅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反而有利于帝国大业。
但是现在,二世给他的回答却是他要把赵人也当做他的子民。
儒家和法家的矛盾冲突所在,蒙毅看的比谁都清楚,所谓儒法之争,实际上是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
法家是选择用实际利益打动天下,而儒家只是用好话吊着百姓。不是说儒家没有用,只是儒家实在是理想派,而法家则是实际派。
二世选择用理想照耀帝国,但是这光辉之下,又能剩下什么呢。
蒙毅自己的内心起了剧烈的冲突。
关于此事,还有人有建议吗?
章邯上前:
皇帝陛下,臣虽为都尉,但是对这件事,却有所建议。
大朝会之上,无论是什么身份,都可畅所欲言,不需要拘于身份。
章邯低下头,上上上次的朝会陛下可不是这么认为的。
臣以为,老为老,无所养,帝国可以施以援手;至于妇孺,让她们事农桑,等织成布匹,陛下再以钱粮收购;那些无有依靠的儿郎则可以招入军中,自幼开始训练骑射,加以教化。如此关中不必花费大笔的钱粮支持关中,而山西六郡的情况也会变好,不至于再出现遍民饿殍的情况。
蒙毅回过神来,自然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二世则道:
善。关西的问题可以这么解决。只是朕担心的是,关西壮丁不足这意味着田园将要荒芜,放着黄河一带肥沃的土地不去耕种,只靠着关内的力量支援,长此以往于帝国无益。
蒙毅听了,作揖道:
如果陛下只是担心田园将要荒芜,臣以为可以迁徙壮丁来到关西,填补那些缺失的劳力。诸位以为,要迁徙哪里的人呢。
满朝文武齐齐道:
江东。
众臣不约而同齐齐开口,二世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
那如果要调,多少人比较合适呢。
张苍算了算,赵地现在只是一半的劳动力,不至于维持不下去。
陛下为的是府库充实,若只算壮丁,填补十万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