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臣退散,章邯还被众臣围住恭贺。
不管过往章邯和这些人相处的如何,但是章邯今日的地位,已经是他们大部分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章邯虽然面上光彩,但是他心里很清楚,他这个护军都尉是皇帝为了制衡朝局所做的安排。在悍将如云的秦国,拜一个工长出身的少府为护军都尉,这恰恰说明帝国内部的军功贵族已经没有什么大才,又或者是,他们都不愿意为嬴氏效力。
诚如章邯心中所想,帝国的将领们悻悻而去,却又全然没有看到他这位刚刚晋升的护军都尉似的。
大将军司马欣见状,只是遥遥对着司马欣一拜,随后便择了别的路走了。
章邯顿感他这个护军都尉根本在众将心目中根本就是名不副实。
之所以这些人肯叫他一声都尉,那都是给皇帝陛下面子。
坐管天下武将,但要让这四方武将都服他,显然还需要他苦下一番功夫。
章邯忍着心中失落,在周青臣等人的拥簇下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咸阳宫。
章台——
当扶苏听到蒙恬的汇报,整个人身子一麻。
扶苏当即问先帝的旧臣余阳。
禁止私学这件事,那是先帝亲自向天下颁发的诏令。
是的,陛下,当时还是陛下亲自向先帝奏请的,先帝欣然同意设立太学,禁止私学。
扶苏听了,自然嘴角一阵抽搐。
那先帝可知道咸阳城世家各族均用私学?
余阳怔了怔,他摇头晃脑苦思冥想的,想说又不敢说。
蒙恬心中嫌恶,但还是起身告辞。
陛下,臣先行告退,改日臣再来听陛下定夺。
且慢。余阳,有什么事就直说吧,大柱国并不是外人。
余阳倒吸了一口气。
皇帝陛下,先帝曾下达了许多诏令,但是那些诏令都是针对六国黔首的。而且陛下当初下令废止私学,不就是为了防止各家私学影响亡国余孽吗?
扶苏脸色更是僵硬。
所以先帝是默许世家各族家中藏有师傅,教导百家禁术的?
余阳一脸惊恐,自然摇摇头。
陛下,此事臣不知啊。
这咸阳城千家军功侯爵者,高门大院之中,养士者大有人在,何况区区几个教导家中子弟的师傅呢。
蒙恬也自己犯懵了,因为他们府中也养有高士,专门教导家中子弟。
蒙氏这样的大家族,族中有数十个子弟,教导他们自然不会是蒙氏两兄弟亲自上阵。
见到蒙恬和余阳露出同样的表情。
扶苏自然觉得蒙恬终成耿直的过了些,十足的老实人,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扶苏原本想要拿住军功世家的把柄,现在不就有了。
先帝下的诏令,究竟是给天下人的,还是给六国庶民的?余阳,你身为九卿之一,难道连这点道理都不懂?
陛下,臣惶恐。只是此事牵扯众多,咸阳城中或是无人可以幸免。
设立太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废黜私学,百家莫衷一是,人心纷乱。倘若身在咸阳城的诸世家,享受功名利禄,却又不做好天下人的垂范,那么朕如何治国呢。
此事,真的就有那么为难吗?太学的师傅都是朕昔日从天下征辟而来的,更有七十二博士,博古通今。又有先帝铜权诏书在,如何诸世家却还自己用师傅。难不成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府中豢养阴阳家纵横家之士,时不时等着再来个合纵连横吗?
皇帝这番训斥自然让蒙恬一脸羞愧。
陛下,臣有罪。臣这就以身作则,回去就驱逐府中师傅出府,将府中子弟全数送入太学。
御史不愧是朕器重的人,若御史这样做了,百官必定会纷纷效仿。
余阳深知,这件事虽然有蒙恬带头,但若是没有利益驱动,强行勒令执行,只会逼反军功贵族。
余阳作揖:
陛下,关于此事,臣有一谏。
说。
虽然先帝诏令在前,设立太学,禁止私学,但是太学先前并未有多少世家子弟入学,反而是大肆招纳了许多名士,这些名士长期得不到重用,还有又投奔世家大族门第之下的。
臣以为,重要的不是谁教导他们,而是他们的才学为谁所用,所教导的子弟又能否为帝国效力。太学并不应该仅仅是一所天下最大的学校,而当是天下读书人唯一升迁的途径。
臣以为,陛下可在太学设置学位,只有拿到太学学位之人,才可以入朝领俸。如此,天下虽有读百家之人,但却非得入咸阳城太学得此学位,到时候,这人才不就又纷纷回到了陛下手中吗
余阳一席话让在场众人都茅塞顿开。
妙极,果然妙极。如此,朕不仅可以牢牢把控这些人才,而且可以有效打击民间私学。到时候,何愁天下人不听朕言。
陛下,此事的好处还不仅仅在于把控天下读书人,更重要的是,他可以激励世家子弟入太学。
怎么讲?
这天下人,一共十斗,贵族一斗,庶民九斗。庶民之家,能识文断字的又有几人,只有贵族之家才养得起教书先生,才能让府中子弟浸染六艺熏陶,年纪轻轻便可修身齐家。而庶民之家,三代之中,一族之人,能有一二个念过书的,已然是得了少司命庇佑。
这样的庶民之家,如何还会养的出士人呢。所以只要陛下肯将选拔考试的难度放低些,军功世家之流必定趋之如骛,纷纷进入太学为吏。到时候,军功世家承了陛下恩情,也必定会纷纷向陛下竭诚尽忠。
蒙恬听了,也觉得这个法子不错。
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贵族之家本来就和庶民之众不同。庶民向来都是听从贵族的话,如果庶民之上久久没有贵族镇压,那么庶民必定妄自尊大,妄图以卵击石。蚂蚁的力量虽然渺小,但是却足以毁掉大堤。
扶苏很头痛,时局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是他没有料到的。
先退下吧,容朕再做思考。
唯。
等蒙恬和余阳两人的背影消失在大殿里,申聿忙道:
陛下,谒者所言极是啊。
他说的确实不错,这样做,朕就可以重新得到贵族们的拥护,朕的皇位就稳稳当当的。但朕深知,如果将太学当做一个给军功贵族服务的机构,那这就意味着帝国从此关上了庶民晋升的通道。
知道帝国为什么因为军功爵制走向强大吗,因为军功爵制的实质就是让庶民得以通过战斗的方式获取晋升为士造的机会。所以百年来,我秦国虽然王庭政治斗争屡禁不止,但是秦国国内的士气却远高于六国之众。
军功爵制提高了庶民的战斗积极性,同时调整了社会矛盾。
如果朕今日颁发这道诏令,那么庶民晋升的通道更窄,长期下去,贵族和庶民就会变得针锋相对。压迫会越来越严重。到时候关外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关内自己就会先爆发动乱。
扶苏倒吸了一口凉气,自嘲道:
就在一年前,朕还让萧何给天下庶民一个机会,但是现在呢,朕却要为了贴军功世家的屁股,主动切断庶民晋升的通道。
申聿觉得陛下今日言辞太过不雅,而且说的话里很多词他都没听过。但是这意思,申聿还是弄懂了。
如果太学为军功世家敞开大门,反而会让秦国的情况变得更加危急。
陛下不是曾经在改革之初对我等说过一句话吗?如果一个人尚且连明日都活不到,如何奢谈经年之后的事情呢。如今陛下打击了军功世家,朝中人心惶惶的,陛下需要大量的文吏发配前往天下各地,但是识文断字的多得是贵族之家。比起日后可能会爆发的事情,陛下此番怕是多虑了。
这天下就一定会有解决贵族和庶民之间矛盾的办法的。
扶苏听了,看着眼前这个古人,怎么看他也不像是从猿猴变出来的。
太聪明了。
朕身边一个个都是大聪明!
你说的不错,确实有法子解决贵族和庶民之间的矛盾。这解决矛盾的唯一方法,就是战争!
申聿自然听懵了
如此,不就是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
是啊,就是绕了一圈,历史就是一个死循环。看似百姓的生活水平变高了,但是压迫无论经历多少次翻来覆去,始终不会消失。朕废除了军功制,为的是彻底结束战争,但是如果国内的矛盾积压,到时候要解决,还是要发动战争。如果朕不对外发动战争,到时候就是朕的子民对朕发动战争。
没有人能跳出去历史的死循环!但是,历史不是不可改变的,至少,朕知道它的规律所在。今日的事情,不许对外说,容朕思量思量,再行决断。
难道非得舔军功世家的屁股还是说,迁都
如果换了帝国都城,肯定就能甩掉咸阳城的这帮老顽固们,但是迁都的代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