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六百二十章 迁

    李跃厚葬苻坚之后,潼关、武关、上庸、蓝田等地的秦军直接投降。

    降军们拖家带口而来,只求一顿饱食。

    半个月间,蒲坂人数增加到三四十万。

    这些人名为归降,实则是逃难而来的,关中已经饿死人,很多秦军士卒连续两月没发粮食,全靠山里的野兽水里的鱼撑着。

    但这些东西打打牙祭尚可,填饱肚子太难。

    野兽也饿死不少,进入夏季,渭水已经干涸,鱼也没有了。

    氐秦虽然灭了,却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弄得李跃焦头烂额。

    “何必那么麻烦,还要用大梁的粮食养着他们,依末将看……俘虏之中多有匈奴、鲜卑、羌氐,不如坑杀之!”张蚝面无表情道。

    魏山镇守长安,张蚝押送氐秦宗室返回蒲坂,也就留在李跃身边。

    此言一出,众人都望着他。

    李跃现在才明白当年项羽为何要坑杀降卒,唯有如此,性价比最高,而且少了很多隐患。

    “当年胡人杀了我们这么多人,如今杀他四十万,又能如何?算是为华夏百姓报仇雪恨!”张蚝咧着嘴笑道,露出一口白牙。

    武夫的逻辑总是简单直接。

    “陛下万万不可如此行事,大梁为天下正统,彼信我而投之,今若坑杀之,试问以后天下何人还敢归顺大梁?且降人之中多有华夏百姓、关西士人,不可一概而论。”刘应赶忙劝谏。

    李跃望向崔宏,崔宏拱手道:“坑杀这些降人,只怕关中皆反,还有两月便是秋收,不如填充江淮之间,充实人口。”

    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

    现在是方便了,以后更麻烦。

    在苻坚的影响下,氐人基本汉化了,一样取汉名,用华夏文字,读华夏典籍,一样耕种为生。

    匈奴、鲜卑、羌、氐、羯、胡,其中羌和氐不算夷狄。

    周朝时羌人就协助姜子牙灭商,汉羌大战,很多羌族部落协助汉军攻打其他羌人……

    羌氐华夏,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北国本就人口空虚,坑杀三四十万人,只怕石虎也会哆嗦一下。

    从任何方面考虑,坑杀都不是最好的办法,隐患巨大。

    “那就先送往南阳,秋收之后,有粮食再迁往江淮,此事就由你亲自督办。”李跃对崔宏道。

    人家都投降了,全部坑杀,传出去名声不好,氐秦灭亡,天下形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要考虑吃相,南边还有晋室没灭。

    天下间的杀戮已经够多了。

    如果是胡人,李跃会毫不犹豫的痛下杀手,但投奔过来的一大半是中原人。

    自己人杀自己人算怎么回事?

    项羽坑杀了二十万秦军降卒,从此关中子弟跟随刘邦跟项羽死战到底。

    关中还有姚苌、苻雅、苻洛未灭,这么干,其实是将人口往他们那边赶,等于帮了他们大忙。

    “领命!”崔宏拱手。

    “陛下,王都督奏表。”卢青进来禀报。

    李跃接过奏表,“……臣整肃关东,抑制豪强,绝非为一人之私,民户皆为国有,岂可为一人之食邑?今若受之,则革新之功付之东流,还望陛下明察……”

    王猛不愧是王猛,一点就透,不仅推辞了清河郡公和食邑的封赏,还严惩了几个胡言乱语之徒。

    君臣之间没有任何避讳,奏表中还坦言立丞相之弊,支持李跃的群相制。

    “景略真国士也!”李跃一阵感慨。

    有他在,关中就乱不起来,李跃唯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寻思着回邺城之后,在长安设置医馆,多安排些名医,专门盯着他。

    将医学、工学、算学各种学科并入太学之后,大梁各种学术呈百花齐放之态,很多精于此道的士子,不必再一门心思的入仕。

    纸张和印刷术的推广,连沙门、道门都受到了波及,一起昌盛起来。

    这段时日,平原县冒出一个天师道传人,名东方辰,自称汉武帝时奇人东方朔之后,奇门遁甲、阴阳五行、医术丹鼎,无所不通,在关东开宗立派,吸引了大量信众。

    不过这年头和尚道士都不是凡人,动不动就提刀造反,天师道是其中的佼佼者。

    校事府已经盯上了。

    李跃对本土教派还是持支持态度,存在即合理,道门从汉朝传承至今,在大江南北都形成非常强大的势力。

    而且道门崛起能遏制沙门的扩张。

    江东有葛洪改良道教理论,道门由此大兴,连琅琊王氏都是信徒。

    北国经过这么多年的战乱,宗教存在有其意义。

    儒家高高在上,寻常百姓够不着,道门可以弥补一二。

    再说这块领地,自己不占领,就会被外来势力占领,反之,如果道门崛起,或者沙门改良成功,以后也会成为华夏文明对外扩张的载体。

    大梁名僧释道安正在太学疯狂翻译经书,使其儒家化,适应本土。

    当然,现在都还在观察和酝酿中。

    “陛下,大喜,洛阳三日前下了一场大雨!”亲卫在堂外禀报。

    “大雨?”李跃也是一喜。

    这是一个好兆头,洛阳如果大雨了,豫州、邺中的大雨也快了。

    老天爷还算厚道,这场大旱也就持续了十个月左右。

    “恭喜陛下,此乃上天降下的祥瑞,洛阳向为天子之畿,遂降甘霖。”刘应拱手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古代这么多王朝建都洛阳,自然有其道理。

    洛阳居天下之中,东抚中原而控关东,西望河东而临关中,一条崤函古道将关东、关中连接起来。

    荆襄、江淮的钱粮通过水道能快速运进来。

    国家想要稳定,则大多建都洛阳。

    另一方面,洛阳代表华夏正统,而邺城因羯赵多年盘踞,多少有胡都之嫌。

    从汉末大乱至今,眼下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开疆拓土,而是稳定内部,恢复华夏元气。

    李跃怦然心动起来,迁都洛阳有非常多的好处。

    一则,可以打压河北士族,二则,与关中的联系紧密起来,三则,进一步获得正统性,打击江东的合法性……

    这时代关中也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地缘板块,潜力巨大,又遍地是胡人,邺城太远,无法完全掌控,稍有不慎,就是叛乱。

    不过兹事体大,不能拍着脑袋决定,需要综合各方面的考量,再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