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管如何讨论,不管出台什么方案,拿出什么措施,都必须坚持中国优先,全力维护中国的核心利益,这一点绝不能有丝毫偏离。”
“目前,我们采取什么救市措施,无非是三个方面:投资、消费和出口。我们可以一个一个地过,”
“先说说出口吧,这是外部需求,支持中国企业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扩大产品销路。但是目前的情况是什么?”
“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
“同时,我国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主要依靠价格优势与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竞争,由于金融危机带来的美元疲软和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不再,出口进一步受到抑制。”
“我们要扩大出口,只有一个措施。一个是继续降低出口的价格,对出口企业进行财政补贴,以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
“降低出口的价格可行吗?我认为不行,因为价格一旦降低,再提起来就难了。最终的结果是让我们的出口产品不再具备竞争力,反过来,我们的劳动力价格也会进一步降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再说消费,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没什么用。”
说到这里,一位专家说道:“江处长,消费是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怎么能说没用呢?国家这些年出台了很多刺激消费的政策,说明我们还有在消费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只要内需拉动起来了,消费刺激起来了,GdP就一定会增长,就能有效地阻止经济下滑,促其反弹复苏。”
另一个专家也附和道:“是啊,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储蓄率太高了,群众都捂住钱袋子不想花钱!唉,我们的群众,唉,千百年来形成的民族劣根性啊,都是为自己考虑,根本不为国家着想。”
江寒打量了一下,此人50多岁,留着一个中分头,下巴右边还有一个痦子。
巴伟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告诉江寒,此人叫孙治平,清花大学社会学的博导。
孙治平摸了一下痦子继续道:“我们可以对比一下韩国人。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韩国陷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企业纷纷倒闭、金融机构现金流动性枯竭、限制贷款和回收资金、资金市场流通不畅、企业倒闭的恶性循环。外资开始回收贷给韩国金融机构的款项,于是韩国外汇储备急剧枯竭,韩元一落千丈。这个时候,韩国政府发起了以强调自愿和爱国的全民筹金救国运动。政府呼吁国民自愿上交黄金帮助韩国渡过难关。”
“1998年元月,韩国大妈们人人怀里抱着一个皮包在银行前面等着,银行一开门,她们蜂拥而入,把皮包内的金首饰倒在柜台上。这些大妈急急忙忙来银行,不是为了卖金器,而是要把这些黄金捐给银行,让央行交给韩国央行,帮助韩国渡过难关。”
“当时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些消息和画面,真的让我震惊了!这就是全民捐金!国家有难,一声呼吁,群众马上就响应!”
“韩国的全民捐金活动向全世界证明了韩国人的团结,韩国各个阶层捐献了220多吨黄金,平均每个人捐献了40多克。”
“与韩国人相比,我觉得中国的群众应该感到羞耻!”
“国家多次下发文件,要刺激消费、拉动内需,是让你花钱买东西,并不是让你免费捐赠!但是中下层群体却不管不问,置身事外,就是不肯消费!与韩国人的思想境界和爱国情怀比起来,我们的中下层群体真的是,差距太大了!”
江寒听到这里就有点不爽了,这个叫孙治平的,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
广大的老百姓没有多少钱,被他冠以“中下层群体”的名号倒还罢了,他竟然指责民众思想境界不高,甚至是没有爱国情怀!
老百姓把钱存到银行里,就等同于不爱国!连韩国人都不如!【1】
【6】
【6】
【小】
【说】
这个专家如果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说不定群众一板砖给他拍脑袋上。
“没办法,这就是传统,就是民族劣根性。”孙治平摇了摇头,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孙治平两次提到“民族劣根性”,勾起了江寒的火气。
“孙教授,我记得沈从文有一句话:哪儿有什么民族劣根性,都是让无良社会给逼的!”
江寒说道:“我非常认同沈从文的观点,下面没有错,错的是上面!古代君王讲,君如船,民如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船沉了,不是水的错,是你自己漏了。现代社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所有的政策都必须考虑和满足最广大群众的需要。从这个基点出发,民众永远没有错。”
“总书记曾说过一个观点,党风决定政风,政风决定民风。民风出了问题,不能去指责老百姓,首先要从社会上找原因,从上面找原因!”
“更何况,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光存钱、不消费,不是他们的错,与民族劣根性更是扯不上任何关系。”
“中国的老百姓不是不爱国,不是不听话。如果中国的老百姓不爱国,那我们的淮河战役是怎么胜利的?老百姓冒着枪林弹雨用小车推出来的!”
孙治平没料到这个河洛来的江处长说话如此犀利,而且不好反驳,因为这小子不仅抬出了文学大家沈从文,还抬出了总书记。
江寒缓和了一下语气道:“其实,韩国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伟大!还有,我想告诉诸位一个事实。”
“这个事实就是:韩国民众捐献黄金带领国家走出金融危机这个事情,是个以讹传讹、夸张夸大的金融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