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双鱼

    回到自己的古董店铺后,我也没有刻意去隐瞒,直接将龟壳上肖老翻译出来的原话告诉给了还在湖南老家的赵雷。

    接着,我就开始查找各种资料,希望能找出关于“金山”这个地名来。

    按照龟壳上的意思,大海之东,天柱之侧,金山之下,也就是指这金山应该是在天柱(昆仑山)的附近,可是我费了几天的时间,查遍了古今,愣是一点眉目也没查出来。

    《山海经》里有很多处地方有关于不周山的记载,可是却没有任何关于不周山附近有金山的记载,到了后来我甚至开始在网络里查找,也没有任何的收获。而肖老那边,也没有新的消息传来,显然他那边也没有破解出龟壳上面的意思来。

    最后,我也只得暂且作罢,心想这龟壳上留下的线索估计一时半会儿是破解不了了。

    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我以为眼下毫无希望的时候,赵雷那边却打来了电话,莫名其妙的来问我,手里是不是一共有两块羊脂白玉?

    我当时就被问的一脸懵逼,问他什么玉?

    他说:“就是上回打开石门的阴阳鱼羊脂白玉,你是只有一块,还是一对都在手里?”

    我一听,原来问的是那块玉,于是就跟他说,手里就一块玉,哪里来的一对?

    结果赵雷道:“大海之东,天柱之侧,金山之下,双鱼于乌,天门可开。双鱼,说的就是双鱼玉,是一对的,只有一对双鱼玉放在一起,才能开启去往仙境的天门。”

    “什么?双鱼于乌,这句话里说的双鱼,是一对双鱼玉?”这一下,可让我有些惊讶了。

    虽然胖子先前也推断,双鱼于乌,这双鱼,有可能指的就是我那块开启过蒙山石门的鱼形羊脂白玉,但是赵雷这一上来就如此肯定的说双鱼于乌,指的是一对双鱼玉,这就显得他似乎破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了。

    赵雷说:“没错啊,就是一对双鱼玉,如果你只有一块的话,那这仙境之门咱们就打不开了。”

    听到他这么说,我还不带着怀疑的态度,问道:“你确定双鱼于乌,指的就是我那块鱼形的羊脂白玉,而且还需要一对?”

    赵雷在电话里很肯定的说:“是啊,我很肯定,因为这和一个传说几乎相符。”

    “什么传说?”我好奇的问道。

    赵雷道:“一个关于时空穿越的传说,说的是上古时期,这个世界上同时存在着小人族和巨人族。在《山海经》中,也记载了很多大巨人,其中包括了尧舜禹时期的防风氏、刑天等。除了《山海经》中对巨人的记载之外,在《神异经》中也对居然有过相应的描述。《神异经》中提到了一个巨人国——龙伯国,这个国名在《山海经》中也同样出现过,据记载,龙伯国的居民整个的身高达到了30丈,差不多是现在的60米。而上古时期的这些巨人族的身影却在某一时期之后不复存在了。从古至今,就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在《国语.鲁语》中描述的说法——‘昔禹致会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在这本史籍当中描述,防风一族的这个巨人族最后都被禹杀戮殆尽了,所以世人认为巨人族是被我们正常的人类给灭绝了,而另一种说法,则是说女娲用补天时,给天留了一道天门,而原本要补天的玉石则就多出来了一些,于是女娲用这些多出来的玉石,做成了时空之门的钥匙,然后带领巨人族进入了天门,去到了另一个时空。”

    “你的意思是说……女娲用补天的玉石,制作的时空之门的钥匙,就是双鱼玉?”我问道。

    赵雷点点头:“没错,就是一对鱼形的羊脂玉。据传说,这对双鱼玉,一阴一阳,阴的那块是青中带黑,阳的那块是白中带红,两块玉合抱在一起,就可打开女娲补天时留下的那道天门。后来的太极图里的一阴一阳,一黑一白,之所以也称为阴阳鱼,也是由此而来的。”

    “所以……你认为龟壳上那句‘双鱼于乌’的双鱼,指的就是上古传说中女娲补天石做的双鱼钥匙?”我道。

    赵雷说:“是的,龟壳上留下的这个线索,就是去往仙境的线索,而根据神殿的壁画,仙境里生活的就是巨人族,以及巨人拯救枭阳古国的人去仙境躲避洪水的传说,这一切也正好符合刚才我说的那个上古传说,上古时期的巨人族,之所以突然不复存在,是女娲带领他们进入了天门。所以,双鱼于乌,就是指女娲用补天石制作的那对双鱼玉。”

    听赵雷这么一讲,还别说,这一切还真就合情合理,而且这些上古传说,又正好与神殿的壁画中,关于巨人在仙境的描绘不谋而合了。

    所以,此时我对赵雷这个说法,还是十分认同的。166小说

    于是我说:“如果真如你说的这样,双鱼于乌,是指一对双鱼玉,那我们现在手里只有一块玉,另一块玉会在哪里?恐怕我们找一辈子都找不到了。”

    是的,这玩意能上哪去找呀?

    别说找一辈子,找十辈子恐怕也找不着啊。要知道,这可是传说中女娲用补天石做的。

    这时,赵雷就说:“据说,有一块玉在一个和尚的手里,后来被带入了他的墓里了。”

    “和尚?”我疑惑道。

    赵雷点点头:“是的,一个汉代的和尚。据说,在他的墓的地界,经常会发生时空穿越的现象。”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突然问道:“你听说过王质烂柯的故事么?”

    我点点头,这个我自然听说过。

    民间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典故叫做“王质烂柯”。

    王质,出自任昉著作《述异记》当中记载的人物,某一天去山中打柴,观仙人对弈,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说在西晋时有个叫王质的青年农民,一次上山打柴,来到王乔仙洞口。

    王质胆大好奇,心想,人家都说洞里有仙人,我何不进去看个究竟?因洞口很小,只能通过一个人,洞深三丈余,宽余高各丈许。

    王质刚进洞中什么也看不见。

    顷刻之间,洞顶好像透进来光线,只见两个小孩正在下围棋。

    王质素好下棋,被两位小孩精湛的棋艺一下子给吸引住了。

    两位小孩好像未发现有人进洞似的,边下棋边吃大枣,有时也顺手把枣递给王质吃。

    看完一局棋后,小孩对王质说:“你也该回家了。”

    王质俯身去拾斧子,想不到斧柯(斧柄)已经烂朽,只剩下铁斧了。

    王质回到村里,怎么一个人也不认识了,询问自己的父母,才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一百多年了,从此,后人就把这座山叫“烂柯山”。

    可以说,这就是一例有关中国古代历史上穿越时空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