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章 衣冠南渡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我们登上垸子小土坡上的高塔,眺望澧水上的半弯明月,宽广开阔的平原,自天边飘下一条白练,落在黝黑丰沃的土地上,闪闪发光。

    澧水经澧县、安乡后,会注入洞庭湖,所经之处,润泽黎民。

    我们在塔上远望时,可见沿澧水两旁有许多垸子村落,村间、田间,弯弯曲曲的无数小路,像大地的脉搏。

    怪不得唐朝雍陶写过一首小诗:澧水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我们从塔上下来,走回借宿地点,一路上,我们都很兴奋,说着看到的美丽景色的感受。

    我们回来时,正好可以开饭了。

    走了一天,大家都累了,打来井水,洗洗就早早睡下了。

    我们一行人来到垸子,受到当地居民热情的礼待,除了给一个小院子让我们摆放行李,又在各家空出十几间干爽洁净的房屋。

    这是古人朴素的好客之道,更是因为当地人也是从别处迁移过来的移民。

    俗话讲: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往低处流,是水因势而流;人往高处走的“高处”,并非指往高山高地走,而是指能够生活得比之前好的地方。

    在明代时,江南已成为一个十分富庶之地,而在中国的历史上,成就江南的富庶,是因为三次的衣冠南渡。

    衣冠南渡,是指原本生活在中原的文人,南渡长江,来到以太湖为中心的平原,既让江南成为无数文人心中绻恋的温柔乡,也让原来的水乡泽国、蛮荒之地,变成人间天堂。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的衣冠南渡,第一次南渡发生在三国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

    后世的人们经常用“七国甘乱”来形容情况混乱的程度,其实七国,至多是七国,五胡十六国,是多么乱呢?

    三国后,西晋曾一统中国,但是难统人心,司马昭的儿子称帝后,传到孙子司马衷的手里时,就发生了“八王之乱”。

    正当司马家的八位亲王自己笼里斗时,北方五个主要游牧民族,即匃奴、鲜卑、羯、羌、氐,故叫五胡;五胡一看有机可乘,就南下杀入中原,灭了西晋,先后在北方建立了几十个国家,最有名的足足有十六个!这就是五胡十六国。

    在此乱世之中,汉人就遭殃了,当官的会被杀,老百姓被抓了当奴隶,大批汉人向南渡过长江避难。

    这就是第一次衣冠南渡。

    第二次衣冠南渡,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

    唐朝灭亡后,中原先后经过了五个政权,历史称作五代,即梁、唐、晋、汉、周;中原之外,先后存在过十个地方政权,称十国。

    乱世之中,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带的民众,向往中华文明尚存的南唐,南渡长江,来到了江南,于是就有了第二次的衣冠南渡。

    第三次衣冠南渡,是北宋成立一百多年后,金人入侵,发生“靖康之耻”,汉人再次遭殃,这一次,北方的士族衣冠南渡,在杭州建立了南宋。

    南渡的汉人,越来越多,之前从太湖周边的江南已人满为患,就向湖南、江西、福建迁移,再是感到生存空间不够,就再往广东北部迁移。

    像我们凌家,直接跨越山水,远赴云南,也只为了家族未来能安居乐业,找到一处远离战乱纷争的桃花源。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