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凌家族人一行人从休宁出发的第十二天下午,来到景德镇,吃完饭、逛了街,回到客栈,五叔带我们去参观制瓷的窑。
我们去看的窑,在当地小有名气,是生产民窑的作坊。
五叔刚才一路走过来时,就对我们说,这个民窑生产的产品不比官窑差,许多富贵人家都喜欢他家的瓷器。
我们在浮梁古城时,就曾说过浮梁古城虽是七品县城,却是五品官员的规制,这与景德镇成为皇宫御瓷生产定点有关,朝廷常年会派三、四品的大员前来景德镇临管官瓷的制作。
既然官瓷的制作需要朝廷派遣官员劳心费力,就是说生产官瓷的厂商也是有业绩考核的。
生产官瓷的厂商,表面上搭上了一条赚钱的快船,但是这条船会不会翻,真的很难说;负责监督官瓷制作的官员也是压力山大啊!
瓷器的制作除了慢工出细货,还十分讲究工匠的技术水平;这样,就有了官方要求民窑搭烧官窑瓷器的事情,以防一窑烧坏了,还有后备替上,这也是合法的。
后来,人们称这种有能力做官窑替工的民窑叫“官古”窑户。
在明代时,景德镇的陆子顺就是最出名的“官古”窑户,他的民窑出品精美程度,达到了官窑的要求。
我们今天去参观的民窑,也是“官古”窑户,陈老板的工匠技艺了得,他们的出品十分完美。
萧遥剑问陈老板:为什么官瓷如此贵重?
陈老板说:首先,官窑的成品对质量的控制是十分严格的。每一件合格的官窑,都是万中挑一,必须是完全无一点瑕疵;或发现一点瑕疵,当即毁坏,绝无次品流出民间的可能。其次,官窑的瓷器主要用于皇宫、官方的对外贸易或是外交关系。没有皇帝御准,是不可以使用官瓷的,否则就是僭越,这可是掉头颅的事情。
萧遥剑听了,深深吸了一口气!
古代封建礼制社会,等级观念非常看重,任何人都不敢僭越,不要说平民百姓,就算是官员或贵族,都不能使用官瓷。
萧遥剑又问:官瓷这么贵重,难道真的不会有官瓷流入民间吗?
陈老板说:谁敢拿自己的头颅换取金钱啊!
我听了,微笑不语。
俗语也有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
正是官瓷完美与贵重,让有些人铤而走险,让民间从此有了官瓷的收藏。
铤而走险的正是监者自盗:督陶官的营私舞弊。
在宣德时,督陶官太监张善,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将官瓷作为贵重礼物,送给一些需要笼络、巴结的人,由于做得过份了,就被人举报,被斩首示众。
利之使然,不能停息。
只要是有利益的地方,一定会让人前赴后继;多少官瓷流入民间,就不得而知了。
既然官瓷流落在民间成为事实,这也是后世争相仿冒官瓷的原因。
话说,明代官窑在我曾生活的现代,一只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拍卖出2.81亿港元的天价。
当时凌轩曾问我:为什么这些能不断生产出来的东西会卖得这么贵重?
我告诉凌轩说,是因为物以稀为贵。
实际上,成化“斗彩鸡缸杯”的故事,让这只小小的瓷器,充满着神奇的色彩。
明成化皇帝是促成“斗彩鸡缸杯”诞生的背后推手。
成化皇帝看到宋代画作《子母鸡图》,被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场景感动,还在画上题诗。
古代人对鸡,心怀好感,因鸡的谐音是“吉”,代表吉祥如意。
成化皇帝喜欢鸡,下边的人当然投其所好。
“斗彩”之前,青花虽美,却没有彩色;“斗彩”创制成功后,跨越数百年后,人们仍能从看到前人的聪明智慧。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是皇帝的御用酒杯,在明代就不是寻常物品。
记载明朝万历皇帝日常生活的《神宗实录》有此记录: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m.166xs.cc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这个明星酒杯就价值十万钱!
清朝的乾隆皇帝,十分喜欢收藏成化瓷器,尤其是对斗彩鸡缸杯情有独钟,他曾提诗一首赞美“斗彩鸡缸杯”:
寒芒秀采总称珍,就中鸡缸最为冠。
牡丹丽日春风和,牝鸡逐队雄鸡绚。
金尾铁距首昂藏,怒势如听贾昌唤。
良工物态肖无遗,趋华风气随时变。
我独警心在齐诗,不敢耽安兴以晏。
斗彩鸡缸杯,是成化制瓷的点睛之作,就是存世数量太少了!
连乾隆皇帝,也让当时的景德镇御窑仿制。
俗话有说:盛世收藏,乱世黄金。
但凡太平盛世时期,民间会兴起收藏的热潮;而时逢乱世,人们就会热衷于购买黄金。
此无它,黄金是硬通货,保管和携带都方便。
中华大地,历劫沧桑,这就是流传到现代的完美品相的古代收藏品贵重的真正原因!
言归正传。
我看见陈老板的青花瓷瓶非常漂亮,就对凌轩说:买上一些,找个地方埋了,以后我会回来挖。
凌轩听了,虽然觉得我的说法有点天马行空,但是一方面他很宠溺我,另一方面他对我的话从来都不怀疑,凌轩就向陈老板采购了十几件的青花瓷花瓶。
陈老板就按照长途运输的装箱模式,用木箱为我们打好了严实的包装,稍后让工人送到我们的客栈。
萧遥剑问我:瑶瑶,为什么你会喜欢这些东西?
我微笑不语。
但凡爱得深沉,就不能言传。
为什么爱得那么深沉?
是因为故土难离。
为什么故土难离?
是因为它总使我情不自禁。
为什么我总是情不自禁?
那是我天性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