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鱼气急了,要知道若是这砚台砸到姜瑶的身上,但凡沾了点墨汁在衣服上,今日姜瑶都要成为笑柄了。
她怒火中烧,想要将这个小厮直接打入官府或者发卖,可是姜瑶不说话,她作为一个奴隶是不能张口。
此时现场一片安静,只有那小厮害怕得变粗重的呼吸声。
所有人都看向了事件的中心点,也就是姜瑶那处。
会场负责人此时也有些不敢开口说话,开玩笑,这可是姜相嫡女,他怎么有胆子替她做主。
但毕竟这件事情是会场上发生的意外,他努力扬起一抹笑道:“姜小姐,这,我这就把这个奴才打二十大板,发卖了可好?”
姜瑶端端正正地坐着,并没有被这件事情给吓到。
她垂眸看了眼那小厮,红唇轻启:“不必了,想来他也不是故意的,不必因为这点小事扰了大家的雅兴。”
“是是是,都听姜小姐您的。”那诗词大会负责人闻言连连点头,他暗含怒意地瞪了眼地上跪着的那小厮,“还不快感谢姜小姐,然后重新换个砚台上来。”
那小厮听到姜瑶的话后,有些不可置信地抬起头,那种劫后余生的喜悦以及求生的欲望让他回忆起了刚才砚台脱手时候的情况。
他骤然大喊道:“姜小姐,我是被人绊倒的。”
“那个人就是她。”
那小厮指向姜悦,无比笃定地说:“刚才一路平坦,但是走到那处的时候,我便觉得自己的脚被勾了一下,才会往前摔去。”【1】
【6】
【6】
【小】
【说】
那会场负责人气得直接上来给了小厮脑袋一巴掌,咬牙切齿道:“你在胡说八道些什么,那是姜府二小姐!”
也就是说,她和姜瑶是姐妹!
要是真的是姜悦出的脚,那么在诗词大会上,这姜府可是丢脸了。
毕竟姐妹不合这个点,足够让人说一段闲话了。
小厮明白过来后,额角冷汗都下来了。
好在那会场负责人反应很快,看姜瑶没有怪罪的意思,连忙一脚踹在了那小厮的腿上,低声怒斥道:“还不赶紧下去。”
小厮连声应下,慌忙起身便退下了。
一旁有侍女亲自给姜瑶呈上了砚台和纸笔。
诗词大会的第一轮便开始了。
姜瑶垂眸凝思片刻,便撩起了袖子,落笔成诗。
整首诗一气呵成,姜瑶写完后便搁置在一旁。
一盏茶后,所有人都准时提交那诗篇。
收取诗篇的小厮在收取姜悦大作的时候,面上不由有些鄙夷。
虽然他不识字,但是也能看出字的好坏,这姜家二小姐落笔写下的如同鬼画符那般,实在是好笑至极。
众人的诗篇都被拿进去观赏了,很快第一轮的成绩便出来了。
第一名赫然是姜瑶的诗篇,以月为主题,也以月为名,将清风与白月融合在一处,既有意境亦有思绪,自然夺得了第一名的好名次。
第二名则是萧澈的独月诗,从那诗的题材上就能看出萧澈是一个清风亮节的人,以自己的情怀寄于月上,以报家国。
第三名的人出乎所有人的预料,那个人是姜悦。
有人显然是不服的,她们抗议道:
“大人,我们承认姜大小姐与萧公子的才华,但是这姜二小姐缘何能得到这第三名啊?”
“是啊是啊,能否将那姜二小姐的诗句拿出一观?”
若只是一两个人便算了,偏偏在场的大多数才子佳人都不认可自己输给了这姜悦。
那会场负责人也不好说不给大家观赏,他便跑进去汇报了。
不大一会儿,那会场负责人便将姜悦的笔作拿了出来。
他将那副笔作展现出来的时候,众人一片哄笑。
因为姜悦的字实在是太丑了,在那张白纸上歪歪曲曲好似小儿刚学写字那般。
看到这字,其他人都觉得这诗词大会有内幕,这姜二小姐,必然没有真材实料。
可是等那会场负责人念出了姜悦的诗句后,会场便陷入了安静。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姜瑶听到这诗句的时候,正在抿茶,险些没被这诗句给呛到。
这是李白的《玉阶怨》,讲的是一个宫中女子失宠的场景,那诗中的一词一句无疑都是在表达宫女身处深宫当中的怨恨之意。
有人听了此诗,惊为天人。
“这玉阶怨,诗名有怨,但诗句中不见一字怨,却处处是怨,妙啊!”
“‘却下’一词妙极,似月怜人,实际上却唯有月伴人,写得好啊。”
……
刚刚还是怀疑姜悦的那些人听了此诗句,纷纷对此诗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就连萧澈看向姜悦的目光也透露出了几分欣赏。
姜悦看到那群古人满是惊叹地看着她,她心中便是一片得意。
这可是李白的诗句,这些古人没什么见识,自然会被惊艳。
只是可惜了,她从小就没有练过书法,若不是把字写成这个样子的话,她估计会得第一吧。
她炫耀的时候,下意识地看向姜瑶,却发现后者静静地看着她,那双美眸幽深又好似在打量着她那般。
不知为何,在姜瑶的目光注视下,姜悦不由挺起了胸膛,摆出了一副自信的样子。
姜瑶轻咳了一声,温声道:“我倒是不知道二妹妹原来平日里在相府会想这么多。”
姜悦眸中闪过一抹茫然,没能理解姜瑶的意思。
“啊?姐姐是什么意思?”
姜瑶美眸眨了眨,疑惑地问:“难道二妹妹不是有感而发才作出那诗的吗?”
姜悦闻言皱了下眉头,她对于古诗这些,背了就是背了,哪能知道准确的背景故事和意思啊。
但是听到姜瑶的话后,她有些僵硬地“嗯”了一声。
其他的官家小姐也是听到了她们两姐妹的对话,一时之间也感觉到有些奇怪。
于是有人直接问了:“姜二小姐,你是在什么心情作出这首诗句的?”
姜悦身体一僵,看向了发问的那个人。
后者显然是很真诚地在问,但是也正是因此,姜悦才顿觉词穷。
她又不是李白!
怎么知道这首古诗是在什么心情下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