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章、海兰图朵江

    过了花湖站,丁4022号列车哐当哐当地行驶到次日傍晚。在一整个白天,接近八百公里的路途中,除了经过兵站,放下休探亲假结束的人员,便再没歇过。

    夜幕落下时,列车正好赶到了望奎基地,也就意味着列车越过了联盟境内最辽阔的原始森林。以望奎基地为界,从这儿起便归于东部军区管辖。若是放在战前的地理划分中,穿望奎市而过将其一分为二的海兰江则天然是合惠省与陵海省的分界线。

    联盟的前身乃是天海帝国,从旗帜上就能读出现代联盟对于天海帝国的认知。

    联盟的紫旗由金线进行横向三等分,而四颗紫星分布于东南西北,拱卫着正中央的两颗白星。紫旗意味着联盟的法理传承延续了以紫色为象征的天海帝国,三等分则标志联盟是天海帝国三千年伟业的继承者而非外国所认为的颠覆者。东南西北的四颗紫星分别代表着四个加盟共和国。由于战前联盟首都设于南方,旗帜中央只有一颗白星,在复兴历第67年,即正式宣布开始地表重建那天起,旗帜中央便成了两颗白星。象征着神圣的龙山与光辉的首都。

    在天海第一第二帝国时代,东北部的凌海王国将海兰江中游咽喉的望奎府视为兵家必争之地,争夺了长达千年之久。在天海第二帝国末期,凌海王国被彻底打垮,凌海被宁皇帝改为陵海,而望奎也割出新设的陵海道,置入合惠东道,之后的行政区划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省的万一有哪天陵海道忽然造反,也无法第一时间控制西面的交通要道。

    千百年恍然而逝,联盟在战后重设军区制时,考虑到核大战令海兰江改道,不再从望奎直通昌都,望奎的门户意义大减。于是望奎被最高统帅部交给了东部军区,算是某种意义上圆了陵海人千百年的愿望。

    闲聊扯淡中拽起历史,这就让人很是无语。听到最后,只有沈如松还算有兴致,听完了眼前这哥们的逼叨。

    看你很有兴趣嘛,咱们再聊聊呗。见沈如松仿佛若有所思的这样子,这哥们瞬间兴奋了。

    别别别。沈如松连忙挡住了这哥们掏酒壶倒酒的举动,他可不是没事喝大酒的人,再说了,花生米都没一颗,干喝也太顶了吧。

    这哥们颇为失望地收回酒壶,收拾掉床铺凌乱散着的几本线装书。自言自语道:这年头愿意读书的人越来越少喽。

    沈如松耸耸肩,没去再搭理他。

    车厢里乱哄哄的,过道铺满了小板凳,也是不得不惊叹这群人能在这么窄的地方,聚这么多人来打牌下棋。

    沈如松回到自个铺上,他趴着望向静止的窗外,蓝澄澄的海兰图朵江近在咫尺。

    这条江河从千山山脉奔腾而出,到望奎基地时已不复上游的湍急,在这儿转了个弯,变宽变缓,是优良的内河航道,汛期足以通行千吨船舶。同样的,周围尽是河口平原,是极其肥沃的良田。今日的望奎基地便是标准的资源基地,驻扎于此的282283基建兵团建立了许多座面积动辄上百公顷的军需农场,由移民们耕种的国营农场更是星罗棋布。

    所以嘛,生活在地表,是比在地下城吃的好很多,军人保证肉食每天供应。农场工人的话,肉不说顿顿有,隔三差五总是有一顿的。但吃的是养殖猪,还是吃打死的变异兽,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又要送走一批同学,在车站,有个叫麦秋的女士官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议沈如松吹首曲子送送她。

    这有什么?沈如松自然应了麦秋,买这支花了他三个月军校津贴的天鹅牌口琴不就娱己娱人么?

    沈如松想了想,抬眼间,不正是快要到化冻期的海兰图朵江么?

    简洁明快的旋律升起,在列车蒸腾的白雾和人们吐出又凝结的白汽间起舞。

    麦秋仰起头,嗓音清亮,她和着弦悠悠唱到:

    在我的故乡深长袤远群山中

    有两条美丽的清泉奔流长

    一条温和,一条清凉,汇成河

    海兰图朵江浪花四溅哗哗响

    映照着蓝天白云红霞闪光芒

    月影下水仙女迎涟漪嬉游欢畅

    河水穿过森林

    它飞泻落万丈

    飞泻落万丈

    一曲终了,掌声雷动。

    沈如松与同学们挨个握手拥抱,轮到麦秋时,甫一对上她噙着泪光的眼睛,沈如松心头微动,错身拥抱。

    务必保重。

    嗯,你一路平安。

    就在沈如松替麦秋拎起沉重的行李时,麦秋却轻轻拨开了他的臂膊,四目交汇的刹那,她别过头,像是抿着笑意,她眨着眼,睫毛微动,说道:记得以后买你自己那份李子干就好啦。

    夕阳如血,绯红而渐逝的云霞下,沈如松目送着同学们拾级而下,走进车站的阴影里,在时而闪亮时而昏暗的路灯之间,沈如松看着身穿棕褐色军大衣的麦秋慢慢走远,在军校的夏天里,她恣意飞扬的齐耳短发于此时的冰冷温度中低垂,拢进了厚重的护耳帽里,她的身影,最终融进了队列之中。

    在军营响彻云霄的哨子声里,有些回忆如流淌的温水珠一般,滑过脸颊,顺着下巴落到靴尖上。

    把手放进衣兜里,攥着那支口琴,沈如松只有长长的叹息。

    列车在望奎基地停了两个小时,等待优先度更高的军备列车通过才继续出发。而下一站,就是延齐基地了。

    行程过了一半时,就会感到旅途马上要抵达终点了,百半九十的缘故,因而这最后一夜,沈如松反而觉得分外漫长。

    列车外早已不是森林,而是寥远无疆的大平原。还未到三月,田地仍是赤裸的。偶然间几个草垛一闪而过,碾子和收割机轱辘堆在水沟边。天蒙蒙亮时已有农业工人提着风灯巡视过田埂,面容稚嫩的少年指着东向的列车,似乎在问父亲,这趟绿漆火车里有多少来自首都的青年。他们来到这儿,是为了广播里的备战,还是为了备荒。是啊,三月将至,快要播下第一茬春小麦了。

    车窗倒影里的人们同样飞逝而过,远去的龙山仍然历历在目,沈如松翻开日记本,在扉页上用黑水笔写下一行字。

    慢速列车一天一夜,距离最后到站越来越近,打牌的搓麻将的心有灵犀地收敛起来了。最后一站是人最多的,从延齐基地起,许多支线复线兵站不再通行列车,必须以要么乘车骑马要么干脆步行的方式抵达。

    呜!!!越过最后一座铁路桥,汽笛拉响,于是,延齐基地到了。

    车站人头攒动,各连队的军士们领回了下连队的士官生们。

    在大厅里,沈如松高克明邵钢这对铁三角互相歪头说了声拜拜,他们仨都分在一个基地而且是一个师里,但说低头不见抬头见倒不至于,毕竟这是一个师。

    紫旗步兵第28师,它是少数带有紫旗前缀还部署于国土内陆的部队。

    这个历史悠久的步兵师延续了战前国防军的光荣军事传统,在2043年联盟重建开始复兴军大扩军时由营恢复为了师,打满了黑暗种战争与畸形种战争。麾下四个团,更有一个团荣获紫旗勋章,这就是沈如松所在的紫旗步兵第99团,大名鼎鼎的延齐模范团。

    第99团是第一个冲入战前延齐市区废墟的部队,在第一次延齐战役里独力重创了盘踞于此的黑暗种兽潮,因而授予紫旗勋章与荣誉称号,之后常驻于延齐,是师里的主力部队。

    因其赫赫战功与主力部队地位,该团辖有三个加强营和额外的战术支援部队,延续了巷战传统,特化了巷战能力,因而延齐团的九个连队里,有四个战斗工兵连!

    沈如松与邵钢正是战斗工兵,强调巷战攻坚,重装水冷护甲配突击霰弹枪,一线对敌。同时具有平常的工程维护技能。他们俩一个在2营一个在3营,都是班长,不过营区相隔有点远,没法常见。

    高克明则是传统工兵,和沈如松在一个营,是在营里直辖的机修队。所以他的本职工作既有架桥铺路,搞工程建设,也有外骨骼保养载具维修等,是正儿八经的技术兵,要比沈邵这样的管理型士官安逸些。

    毕竟初来乍到,听人说再多也比不过自己下连队,能在这么一支蜚声全军的部队服役,沈如松三人都与有荣焉。

    进到基地里,下雪缘故,沈如松一路上看的不真切,只感觉延齐基地好像没比102部署基地格外区别到了哪儿,主要是海兰图朵江在侧,更湿冷了一点。

    到了连队,营房还空荡荡的,新兵过两天才到,放了行李铺好床,休息会儿也赶上开火吃饭时间了,为了照顾新来的士官生,按老规矩,吃光头面

    地处联盟东北,吃的是油浸浸的焖面,部队里可不兴切小块肉片子,都是指头大小起步的肉块,撒大把葱花,能捞多少吃多少,一海碗面然后管一勺蒜蓉,够胆的再去浇辣椒油。外头是阴恻恻冷透骨的雪地,里头是红彤彤的大铁锅面条,这一顿饭吃的是沈如松肚皮撑破红光满面。

    等大家吃舒坦了,撑地挪不了窝了,副连长和几个老军士才出来说话。

    副连长姓刘,他来是例行吱声,说完了例行鼓掌,真的与沈如松这些下士能谈拢到一块工作战斗直接交集还得是连队里的老军士们。

    交叉的金色齿轮麦穗下四条粗杠,领章代表着发言的这位是一位四级军士长,至少服役十一年才资格选拔晋升到四级军士长。对于这群初出茅庐的士官生来说,眼前这位就是放个屁都得仔细揣摩下的老前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