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半渡

    朱由榔通过狼烟收到示警,立即意识机会来了。

    按照约定,一股狼烟代表武家军在斋江登陆。两股狼烟同时升起,代表他们越过斋江河口,向下游挺进,或在越池登陆,或绕到元江边的富寿登陆。

    三种情况明军都早有预案,各大将军立即将相应命令传达到千总一级。各队千总又快速将下一步作战计划传达给每一个士兵。

    计划非常简单,用最快速度赶到斋江边,在武家军完成登陆前,将对方一举击溃。

    武家军逆流而上二十里,在适合靠岸的登陆点卸下所有士兵,整个过程最少要三四个时辰。

    明军必须要在三个时辰内急行军五十里,抵达指定地点。抵达后没有休息时间,立即发起猛攻。

    一旦武家军立起营寨,明军计划就宣告失败,只能连夜返回安沛。

    一个人在三个时辰内跑五十里并不困难,道路合适的话,甚至有人能在一个时辰内完成。但七千士兵急行军就完全不一样了。

    可能出现的困难包括但不限于迷路道路拥堵士兵掉队体力不支有人受伤等等。

    他们抵达集合点后不能休息,也不能安营扎寨,而是立即投入战斗。这么艰巨的任务,不是普通军队能完成的。

    安沛的所有将领都很担忧,他们没听说过哪个名将打过这种神仙仗,完全没有先例。这是一场硬仗,更是一场冒险,一场豪赌。

    朱由榔对明军的组织度和战斗力充满信心。两个月艰苦训练,花费了数万两银子发军饷,改善伙食,绝对不会白费功夫。

    武家军登陆时一定很混乱。他们没有进行过专门训练,在混战下更容易被击垮。只要我们能按时赶到战场,他们就死定了。

    整个大营很快行动起来。每个千总在向士兵讲解战斗目标时,都反复强调,这次行军速度将会非常快,每个人都要紧跟队伍。哪怕掉队,也要赶到斋江边,向那里的其他军官报到。

    为了提高行军速度,尽量减轻负担,明军放弃了所有辎重。还好这次出征带的粮草很少,否则仅辎重损失,就能让黄元才心痛得吐血。

    很快,各千总队从大营鱼贯而出,分头向目的地进发。为了减少道路拥堵,七十个千总队,分散在数条道路上同时行军。

    虽然朱由榔在各重要路口部署了专人指引,各队千总把总也在渗透战时熟悉了好几遍道路,但还是有很多军官迷了路。他们在各个分叉口失去方向,觉得每条路看起来都差不多,急得直跳脚。

    前面在干嘛呢?别堵路,快闪开。后面的指挥官忍不住破口大骂。他一路上已经见到好几个迷路队伍,耽误了他不少时间。

    路都不懂得认,干什么吃的?

    被骂的千总心头狂喜,连忙指挥手下让开道路,然后跟在对方屁股后面继续前进。

    有人带路总比自己瞎猜好。每个队伍都不愿意落在后面,这场战役是给肩膀上再加一颗星星的最好机会,绝对不能放弃。

    朱由榔是最早出发的一批人,他们用两个时辰行军五十里,在武家军登陆地三里外的一个路口竖起旗帜,聚拢后面的部队。

    情况比他预想的要糟糕很多,等了半个时辰,身边才聚拢了两千多人。很多千总队都出现了士兵掉队的情况,最严重的一支,掉队士兵多达四成。

    一直在江边监视的张北海向朱由榔报告,武家军已经卸下了一半人马,没有时间等待了。

    全体士兵披甲,立即向江边发起进攻。朱由榔知道不能再等,下达了突袭的命令,和吴三省一起带队伍向江边赶去。

    王三才王之朔等人,则留在原地继续聚拢士兵,为前线提供后续支援。

    明军突然出现,让武家军吓了一大跳,他们刚收到消息,明军大部队还在越池,是怎么飞到这边的?

    已登岸的最高指挥官是武公俊,见到明军出现在视野,立即发出迎敌命令。

    然而码头附近的武家军相当混乱,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有些将军已经上岸,身边却只有几十个亲兵。

    有些部队士兵都已上岸,指挥官却还在船上。失去指挥官的士兵们对命令茫然失措,不知道该在什么位置布防。

    武公俊的亲兵部队是建制最完整的,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其他营就很混乱了,即使勉强挤到前线,也没有相应军官统一指挥,只能凭本能参加战斗。

    面对明军冲锋,武家军大部分士兵都没能齐射,各自凭经验开出了第一枪,击倒了少量敌人。他们并没能开出第二枪,因为明军已经挥舞刀剑,冲入了敌阵。

    冲击武公俊那条战线的明军遭到沉重打击,在三轮齐射下损失惨重,后续的白刃战也没能突破敌军防线,双方缠斗在一起,形成消耗战。

    晋王标营身体素质最好,最先赶到集合点,又借机休息了小半个时辰,体力得到一定恢复。吴三省以他们作为骨干,打出了重大战果,从侧翼突破了防线,向两边冲杀。

    按以往经验,突破敌军防线后,他们就可以向两翼迅速突进,席卷全军。然而五十里行军消耗实在太大,士兵们的实力顶多只能发挥出五成,甚至更少。

    武家军被打得更加混乱,但他们人数众多,没有立即崩溃。

    朱由榔在前线竖起龙旗,亲自督战,心情异常凝重。两千多疲惫的明军冲击七千多混乱的武家军,结局怎么样,真不好说。

    幸好掉队的士兵陆续汇聚到集合点,三四个千总领着数百士兵顾不得休息,赶到朱由榔身边。

    全部压上去,从缺口往里冲。

    属下遵命,兄弟们,杀呀

    武公悳是这次出征的主帅,此时也在船上观察着战局,心头焦虑万分。

    附近适合登陆的江岸只有那么一小段,上百条船挤在一起,根本无法插队,只能等前面的船舶卸下士兵,驶离码头后,才能接着卸下一艘。

    阮弘济武公述在干什么,快把缺口堵住

    武公悳所在旗舰不断用旗语指挥,低级军官们一会按旗语行事,一会又接到武公俊的命令。有时两个命令相同,有时两个命令又完全相反。

    到底要堵住缺口,还是要救援中军,还是守住码头?

    武家军需要执行的命令很多,而明军要执行的命令只有一个,那就是击垮所有能看到的所有敌人。

    朱由榔把所有赶到前线的士兵都派了出去,向缺口不断增援。

    添油战术是世界上最愚蠢的战术,然而此时此刻,却是唯一可以彻底执行的战术。双方都只能往战场一波接一波地添油。

    武家军从战舰不断向码头添油,明军则不断聚拢散兵,向缺口添油。武家军有体力优势,明军有组织度优势,真是旗鼓相当。

    听从身边军官的指挥,是明军每一个士兵被反复灌输的理念。一个月反复演练,在他们的脑海里烙下这样的思想钢印:听从军官指挥,打败仗也有功劳,不听指挥,打胜仗也要受处罚。

    而每个中低级军官也都知道一件事,必须尽快打垮武家军,后面还有更强大的敌人要对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