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六十九章 冯秀青

    山前村,赵文牧新家。

    小囡囡在婴儿床里爬来爬去,一会儿又像个蚕蛹一样到处蛄蛹。

    小家伙儿现在很好动。

    “叭”、“叭”

    她已经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音节了,小手扒着赵静的手指头,不停发出“叭”、“叭”的声音。

    “小弟,快来快来,囡囡会叫爸爸啦!”

    赵静立刻呼唤赵文牧过来。

    赵文牧手里拿着半块南瓜就冲了过来。

    “我听听,来,闺女,叫一声爸爸。”

    小家伙儿伸手去抓南瓜,不理他了。

    不管他们俩人怎么逗弄,小家伙就是不开口了。

    赵文牧又逗了小囡囡一会儿,恋恋不舍地回了厨房。

    他先把南瓜削好蒸熟,做成南瓜泥。

    又用温水泡开一些奶粉。

    接着打了几个鸡蛋在奶粉里搅匀,南瓜泥放进去。

    最后加入一些面粉搅匀,做成糊糊。

    支起鏊子,开小火,取出一勺糊糊倒在鏊子上,开始慢慢焙。

    直到糊糊表面彻底干燥,翻个面又等待了大概一分钟,将它铲起来装在竹编的小碟子里。

    松软可口的南瓜小松饼就完成了。

    小囡囡已经可以吃一些辅食,前些日子一直给她做小米汤、水果泥、蔬菜泥还有一些肉泥,这几天小家伙不爱吃这些东西了,每次只张嘴不往下咽,吃的满脸都是。

    赵静每次喂完饭脸都是黑的。

    赵文牧就想着做点小松饼试试,这东西香甜、松软,而且没有汤汤水水,吃起来方便又干净。

    他先拿了一个递给赵静让她尝尝。

    赵静刚要往嘴里放,她怀里的小囡囡伸手抢了过来,立刻就往嘴里塞。

    赵文牧眼疾手快,一把抓住她的小手。

    这小家伙儿抢吃的、玩的手速可快了,而且动不动就往嘴里塞,可得看紧了。

    赵文牧以前还拿她有些没辙,动作小心翼翼的,生怕弄疼了她,就搞得有时候半天都抢不过来。

    他现在熟能生巧,早就知道多大的力度可以控制住小家伙,又不会伤到她了。

    赵文牧轻轻松松地把松饼抢了回来。

    小囡囡嘴里咿呀叫着,两只小手乱抓,发誓要抢回来。

    “你这个小强盗,连妈妈的都抢!”

    赵文牧笑着撕下一小半松饼,放到她手里。

    小家伙握着松饼就往嘴里塞,很快半个松饼就不见了踪影。

    赵文牧把剩下的半个也给了她,重新给赵静拿了一个。

    “你尝尝。”

    给小囡囡喂了点水,小家伙儿竟然又吃下一个松饼。

    吃完打了个饱嗝,挣开妈妈怀抱,愉快地蛄蛹去了。

    ……

    下午4:50,便民市场。

    老赵家小龙虾摊位前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

    附近还有烤红薯的、卖羊肉串的、烤栗子的、卖糖人的、卖年糕、糖葫芦的…各种小吃齐聚在这一片区域。

    现在这里已经是“小吃区”。

    卖衣服的、卖纽扣的、修鞋的自觉远离了这片区域,以免商品被油烟侵蚀,于是在市场另一端自发形成了一个“服帽区”。

    便民市场就这么自发地开始分区。

    这其实是一种好事。

    经营相同或相似业务的商贩聚集在一起,看似加剧了竞争,大家日子都不好过了。

    实则形成商区后,能吸引更多的人流,客户多了,蛋糕大了,大家能分到的反而多了。

    而且产业形成集群后,大家还可以更方便的交流技术、加强合作,原材料采购也更方便,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后世为什么那么多小吃街、服装街?

    不信的话,你找个地方孤零零的开一家餐饮店,看看能支撑多久?

    人家菜贩子都不愿意大老远的只给你一家送菜好吗!

    老赵家小龙虾馆是小吃区当之无愧的巨无霸。

    确切地说,整个小吃区都是依托它建立的。

    大多数商贩,都是想着从吃小龙虾的人那里赚点钱。

    比如顾客在等位的时候,是不是可以来点烤栗子?

    等位时间太长,饿了怎么办,要不来点羊肉串应付一下?

    当然也有来卖小龙虾和螃蟹的。

    可惜都支撑不了几天就铩羽而归。

    虽然他们的价格只有赵文牧的一半不到,但大家还是不买账。

    无他,味道相差太远了。

    不过,蛇有蛇路,鼠有鼠道。

    并不是说他们这些便宜却不那么好吃的小龙虾、螃蟹就没有市场了。

    他们都去了另外两个便民市场,在那里,总归还是能卖出一些,收入还算不错了。

    广阳大街的便民市场,没有别家小龙虾和香辣蟹的活路。

    因为赵文牧的品牌、名声已经打出去了。

    来这里的人,都是为了吃正宗的老赵家小龙虾。

    去别家吃?对不起,丢不起那个人。

    今天晚上,赵文牧遇到了一个熟人。

    庞青云。

    还有他媳妇李秀兰。

    这俩人他现在都挺熟的,主要是因为刚子在这边炒小龙虾。

    李秀兰自从有一次来便民市场闲逛,看见刚子满头大汗地炒小龙虾以后,就常来这边。

    她虽然溺爱刚子,却也明白刚子以前偷鸡摸狗的日子不是正道。

    现在炒小龙虾看着虽然很辛苦,但毕竟是个正经营生。

    当听说刚子一天工资10块钱的时候,她直接震惊了。

    自己一个堂堂的企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不过29块6,竟然比不上刚子三天赚得多!

    再也不觉得刚子炒小龙虾辛苦了。

    一个月300块,累啥累啊!干不死就往死里干好吗?

    李秀兰虽然常来,但也不是常吃。

    毕竟这东西,对他们家来说也不便宜!

    赵文牧招呼二人坐下,送了他们一个果盘、两瓶饮料。

    去晋省的事情,庞青云也帮了不少忙,何况李秀兰还是刚子的姐姐。

    当然免单是不可能的,免单的话,人家以后也不好意思再来了。

    趁着刚炒出一锅小龙虾,赵文牧见缝插针的站着休息会儿。

    就听着赵文秋、赵欣在窃窃私语。

    “你看那人涂着红嘴唇。”

    “对对,她还描了眉。”

    “我也想涂口红,那天差点被老娘打死!”

    赵文秋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地说道。

    赵文牧差点笑出声来。

    他给赵静买过口红,赵静其实很适合涂口红,她肤色很白,抹上口红,别有一番韵味。

    不过赵静坚决不涂,至少不在人前抹口红。

    口红也就成了二人的闺中乐趣。

    赵文牧确实最近吃了不少口红。

    赵文秋不知咋的发现了赵静的口红,于是央着她给自己用用。

    凡她所请,赵静自然是无有不应,很痛快地把口红借她了。

    于是赵文秋笨手笨脚地整了个烈焰红唇。

    还跑到蘑菇晾晒场找她二姐和老娘显摆。

    要不是赵文君动作快,抓住了刘素芳,她怕是就要挨一顿笤帚疙瘩。

    自从考上大学,这小姑娘在家都是横着走的,这下子终于吃瘪了。

    但她对口红和化妆的好奇心却是丝毫不减。

    这会儿,化妆还是比较另类的,会被人指指点点背后嚼舌头。

    至少在他们这小县城是这样的。

    赵文牧循着两个小姑娘的视线看去,果然看到一个描眉画眼、涂了口红的女人,正跟一个二十七八岁的男人一起吃小龙虾。

    女人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

    “小弟,要不要再给庞大哥那边送一盘小龙虾?”

    赵静突然问道,她注意到庞青云那边已经快吃完了。

    赵文牧扭头看去,刚好看见庞青云把一只剥好的小龙虾递给李秀兰。

    他突然想起来,庞青云还有一出糗事呢,这件事闹得可不算小,整个平阳县城差不多人尽皆知了。

    再看看那个描眉画眼的女子。

    就是她吧,冯秀青。

    前世差不多就是1980年9、10月份,平阳县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集体吟乱案。

    卷烟厂女职工冯秀青在四十岁和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两个女儿生活。

    没过两年,她又生了一场病,于是办理了病退赋闲在家。

    她之前在卷烟厂工作,生活也还算充实,但现在自己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无所事事。

    居委会给安排的工作,她嫌脏嫌累不愿意去。

    她是一个耐不住寂寞的女人。

    为了打发时光,就从国外的画报里学会了描眉画眼,年过四十的她经过这么一捯饬,还挺像30来岁的少妇。

    她保养得很好,皮肤白皙,一米七的修长身材,加上性格活泼,又有着几分风流,在青年男子中的人缘颇好。

    于是,就经常邀上一些社会上的朋友,在她的家中举行家庭舞会。

    随着名气渐传渐广,她家中每晚总是十分热闹,成为当时一些时尚青年聚会的大本营。

    章南,时年29岁,在建筑公司上班。在那个年代,会跳交际舞的人不多,他也就渐渐成了冯秀青的蓝颜知己。

    柔情的音乐,暧昧的气氛,加上跳舞时身体亲密的接触,男女之间难免心生情愫,做出进一步的亲昵举动。

    章南跟冯秀青也就谈起了恋爱,两人时常在冯秀青家里组织一些舞会。

    在这个思想还很保守的年代,冯秀青的行为太过出格,很多群众都认为她伤风败俗。

    女人避冯秀青如虎,而男人则趋之若鹜。

    还有人向公安机关反映她的问题。

    如此,冯秀青也就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重视,于是派出专案组来调查她的问题。

    而庞青云,

    就是专案组组长。